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Q235普碳钢控轧控冷轧制HRB335和HRB400钢筋工艺中冷却速度和终轧温度对产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轧制和轧后控制冷却,采用Q235普碳钢轧制HRB335,HRB400钢筋的生产工艺是可行的,并提出了相关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梁南山  廖志 《轧钢》2002,19(6):62-63
对涟源钢铁公司六轧厂钢筋表面起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终轧温度过高,冷却强度不足及冷却不均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将原穿水冷却工艺改进为快冷工艺后,钢筋表面起泡完全消除,并且钢筋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铸造技术》2016,(9):1827-1830
对550 MPa级工程机械用钢进行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处理,研究了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冷却方式和卷取温度对工程机械用钢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工程机械用钢的力学性能影响较为明显,头部连续冷却、头部间断冷却和尾部连续冷却方式对工程机械用钢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工程机械用钢的轧制和冷却工艺对晶粒尺寸和针状铁素体含量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应用805-1型湍流式高效率水冷装置进行20MnSi螺纹钢筋轧后余热处理工艺及性能研究的概况。探讨了自回火温度、冷却时间、冷却水总流量及终轧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对钢筋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钢筋轧后余热处理的强韧化机理。并简述了新工艺的生产应用及其显著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赵超 《铸造技术》2014,(3):572-574
通过控制终轧温度与冷却速度的方法,研究了建筑用低碳型钢在轧制过程中的终轧温度与冷却方式对试验用钢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影响。对建筑用型钢的终轧温度与冷却速度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了常温力学性能与高温力学性能优异的建筑用耐火型钢。  相似文献   

6.
《铸造技术》2016,(8):1578-1581
通过控制轧后冷却工艺参数的方法,研究了冷却工艺参数对建筑钢筋横截面组织、晶粒尺寸和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冷却工艺参数可以改变钢筋横截面晶粒尺寸,随着钢筋横截面距离边部距离的增加,钢筋的晶粒尺寸在不断增加;随着上冷床温度的升高,钢筋的屈强比逐渐升高;轧后快速冷却和轧后空冷的强屈比相当,但是前者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要高。  相似文献   

7.
控轧控冷工艺对20MnSi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加热温度、终轧温度、各种冷却条件、冷却方式的控制,结合对实验样品进行组织、金相分析,研究控轧控冷工艺对20MnSi钢在轧制过程中性能、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制度:加热温度为(1150±20)℃;终轧温度为(850±20)℃;精轧总变形量为60%;冷却速度控制在0.5~2.0℃/s;终冷温度控制在(620±20)℃  相似文献   

8.
轧后余热处理对提高钢材的综合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效果。本文通过20MnSi轧后余热处理钢筋和正常热轧钢筋的韧性对比,探讨了轧后余热处理工艺对钢筋塑性韧性的影响。 (一)缺口冲击试验试样分别取φ25mm的20MnSi轧后余热处理(其终轧温度965℃,自回火温度664℃)钢筋和常规热轧钢筋。由于轧后余热处理的冷却速度不同,使钢筋断面的表层到心部组织不同。为真实反映轧后余热处理钢筋的性能,在取样时须考虑组织分层的因素。取样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控制轧制是近年来在冶金工业中为了获得高强度和改善钢材韧性而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它是通过控制各种冶金因素(化学成分、加热温度、形变速度、终轧温度、轧后冷却等)。将形变强化和热处理强化结合在一起,挖掘钢材性能潜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控制轧制在基础理论和工厂实用方面的研究工作都在迅速发展着。自1979年鞍钢有计划地开展控制轧制以来,尽管只是局部控制(终轧温度,终轧压下率,轧后冷却),也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此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快冷却技术(UFC)开发了含Nb、Ti、Cr、B的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研究了起始冷却温度和终冷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轧后采用较高的终轧温度进入超快速冷却时可细化试验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粒,防止沉淀粗化;通过控制适当的终冷温度,可获得具有马氏体、贝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的高强度耐磨钢;在冷却温度为910℃,终冷温度为300℃的条件下,试验钢可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王超  柯加祥  张虎  肖超  李祥才 《轧钢》2020,37(5):100-102
针对某钢厂生产的42CrMo小规格圆钢因硬度偏高,刀具损耗严重,给后续机械加工造成一定困难的问题,采用JMatPro软件计算了42CrMo 钢的CCT曲线和TTT曲线,在分析其微观组织转变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对产品组织、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2CrMo圆钢终轧温度较高,冷速较快,冷却后圆钢组织为贝氏体是造成其硬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降低终轧温度,采用轧后水冷以及冷床使用保温罩等手段以有效降低轧后冷却速率的措施,将圆冷速控制到0.32 ℃/s,使42CrMo圆钢冷却后获得了铁素体+珠光体的组织,硬度控制在253~266HBW,满足了客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王国栋 《轧钢》2012,29(1):1-8
新一代TMCP技术是以自主研发的冷却速率可调(空冷至超快速冷却无级调整)、冷却温度精确控制的先进冷却技术和装备为手段,根据不同钢材成分、性能要求和相变规律设计相应的冷却路径和冷却过程控制参数,对钢材热轧和冷却过程中的微观组织进行有效调控,实现细晶强化、纳米析出强化、相变组织强化等各种强化机制的综合强化,充分挖掘钢材的潜力。与传统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相比,新一代TMCP技术可节省钢材台金用量30%以上,或提高钢材强度100-200MPa以上,大幅度提高冲击韧性,节约钢材使用量5%~10%,声能10%~15%。该技术已经完成实验室和中试研究,开发的工艺技术、冷却装备目前在热轧带钢、中厚板、H型钢、棒材等生产过程中转化应用,开发出系列的减量化钢材产品,为我国钢铁产品的升级换代、钢铁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MnSi棒材轧后分级水冷过程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MnSi棒材轧后分级控制冷却过程温度场变化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仿真并与CCT曲线相结合,获得了棒材在分级控冷条件下温度-时间历程曲线及其组织变化特点,为优化控冷工艺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济南钢铁集团公司新型的棒材在线轧后双线高效穿水冷却系统。该系统能明显降低钢材上冷床温度 ,解决了钢材速冷后内部产生不良组织的问题以及不同组织形态的相互渗透对焊接性能的不利影响 ,使焊接焊口热影响区的性能与未焊接基材区域的性能相同。  相似文献   

15.
许宏安  杜忠泽 《轧钢》2007,24(1):66-70
介绍了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MCCR无头轧制生产线的工艺布置和技术特点,以及FGC控制原理。着重分析了无头轧制动态变规格FGC技术的控制过程、过程控制系统的设定,以及通过基础自动化的实现。FGC模拟控制结果表明,各机架辊缝设定和控制变化平稳,轧制力分布合理,过渡区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的低合金高强度钢Q345D达到了用户提出的高屈服强度和高抗拉强度的综合力学性能要求。严格控制钢水纯净度,降低终轧温度,采用冷床风机强制冷却工艺能有效提高钢材的强度和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17.
20MnSi钢筋在线冷却中自回火温度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0MnSi钢筋在线控制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求解,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于不同控冷条件下的自回火温度进行了计算,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到了控冷过程中各个控冷工艺参数对自回火温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8.
轴承钢棒材变形后的交货状态存在高温网状二次碳化物大量快速析出、网状级别和硬度超标等严重问题。采用热模拟实验机对GCr15轴承钢棒材高温变形后进行超快冷却的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其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经过变形量为40%的高温变形后快速冷却至700℃停留保温,室温组织珠光体含量随等温时间延长而增多,二次碳化物在晶界处析出更加明显。在700℃等温、超快速析出和冷却,网状二次碳化物快速析出数量减少,并得到细小片层的珠光体。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effect of accelerated water cooling on the mechanical and corrosion properties of steel rebars produced from steel with composition of 0·17–0·286%C, 0·62–0·72%Mn, 0·15–0·20%Si has been assessed. The bars were rolled from continuously cast steel billets to 12, 16, 20 and 25 mm diameter. Immediately after the last rolling stand the steel bars entered the quenching box. Cooling conditions were varied by changing the number of cooling nozzles and the water flowrate. Initial bar temperature and equalised temperature were calculated using a mathematical model and recorded by pyrometers at the entry of the quenching box and the entry of the cooling bed. Corrosion resistance was determined potentiodynamically and by immersion tests in NaCl and Ca(OH)2 solution. Equalising temperatur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oling time and water flowrate. Yield strength and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UTS) increased and elongation decreased with decreasing equalising temperature, indicating that different steel grades can be obtained from billet of the same composition using accelerated cooling. Though no direct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oling conditions and process parameters for thermomechanical treatment should be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corrosion requirements as well as to produce the desir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20.
控冷工艺对ER70S-6钢相变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华  刘雅政  张立芬 《轧钢》2002,19(1):15-17
通过热模拟机Gleeble - 15 0 0对控制冷却过程的模拟 ,研究了终轧温度、吐丝温度和相变区冷速对ER70S - 6焊丝钢相变点的影响规律 ,测定了该钢种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 (CCT)曲线 ,研究了控冷工艺参数对组织结构、铁素体量和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的影响 ,得出其影响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