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安塞特低渗透油田集输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安塞油田主要特点是:低渗、低压、低产,自然环境恶劣,油田地工程建设难度大。在开发建设中,通过科技攻关,研究出一整套适合特低渗透油田特点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形成了独具长庆特色的地面建设模式,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投资,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安塞特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驱先导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安塞特低渗透油田采收率,有针对性地应用微生物驱油技术,经室内研究和评价确定合理注入方案,开展矿场先导试验,试验井组含水上升率得到控制,综合递减率下降,试验取得成功,成为长庆油田特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驱油成功应用的先例。  相似文献   

3.
安塞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安塞油田王窑区王19-4井组的静态资料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限油层吸水状况、沿井见效及见效时间产量、动液面及含水等动态变化情况,并进行了产能预测,分析了井组中的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其且内注水压力平稳,油层吸水状况良好,注水见效时间快,见效程度高,无水采油期长,大部分油井生产形势平稳,产量下降幅度不大,稳产期较长,王窑区油藏自然能量的最终采收率只有8%,而注水后水驱采收率提高到21.9%,体现了长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分级闭合压裂现场试验的设计,探讨了分级闭合压裂的机理,通过试验井与普通压裂邻井的对比,分级闭合压裂井的试油产量和采油产量不同程度地高于普通压裂井的试油产量和采油产量。  相似文献   

5.
超前注水提高特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安塞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地质储量最大的整装级大油田,也是世界著名的特低渗透油田。因此,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及最终采收率是油田开发首要任务,安塞油田在大面积同步注水开发取得较好效果的同时,不断探索开发的新途径,通过对超前注水机理的研究及现场试验,建立了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使地层压力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降低了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地层伤害,抑制了油井的初始含水率,从而提高了投产初期油田的产量,使得油田能够保持较长的稳产期,减缓了递减,提高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石油规划设计》1995,6(2):14-14,26
安塞特低渗透油田地面建设模式长庆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甘肃庆阳745100主题词低渗透油气藏,油田地面工程,油田建设,开发方案,模式探索试验的王窑模式根据安塞特低渗透油田的实际,安塞王窑作为一个试验开发区,产能建设的思路介于马岭和延长之间。1王窑模...  相似文献   

7.
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主要做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鄂尔多斯盆地目前发现的两个整装特低渗油田-安塞、靖安油田长6油层的地质特点及开发实践,以油藏工程方面的内容为主,总结、提出了特低渗油田开发的主要做法,即开展油藏早期评价,优选富集区;深化油藏描述,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加强开发试验,优化方案设计;井网系统与裂缝合理匹配,整体开发压裂;早期注水开发;适时调整注采比,建立有效压力系统;开展不稳定注水,裂缝侧向合理加密调整,局部扩边挖潜;以及调剖堵水  相似文献   

8.
9.
安塞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安塞油田王窑区王19-4 井组的静态资料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了油层吸水状况、油井见效及见水时间、产量、动液面及含水等动态变化情况,并进行了产能预测,分析了井组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井组内注水压力平稳,油层吸水状况良好,注水见效时间快,见效程度高,无水采油期长,大部分油井生产形势平稳,产量下降幅度不大,稳产期较长。王窑区油藏自然能量的最终采收率只有8% ,而注水后水驱采收率提高到21.9% ,体现了长61 油层的注水开发效果较好。该研究结果对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提高采收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安塞油田反九点面积注水开发调控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塞油田由于储层裂缝的存在,难于建立较为精细的地质模型。本文通过建立裂缝概念模型,对安塞油田普遍采用的不规则反九点面积注水井网,取其1/8和1/4单元,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结合生产动态特征,对各阶段调控措施进行评估,提出反九点面积注水开发的调控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安塞特低渗透油藏合理开发井网系统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特低渗透油田由于存在天然裂缝或人工压裂裂缝,造成了储集层平面渗透率的方向非均质性。该油田以往采用正方形九点注水开发井网,存在沿裂缝方向油井见效、见水快,而裂缝两侧油井见效差或不见效等问题。以该油田具有代表性的坪桥区特低渗透油藏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正方形反九点井网、菱形反九点井网和矩形五点井网的特点和开采效果,并对矩形井网的井排距和井距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特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菱形反九点井网开发效果好于正方形反九点井网,沿裂缝方向线状注水的矩形五点井网更适合特低渗透油藏开发;矩形五点井网可以对油井和注水井进行大型压裂,在提高单井产能和注水波及体积的同时可防止油井暴性水淹,通过适当延长沿裂缝方向的井距(最优井距为450~500m)、缩小垂直裂缝方向的排距(最优排距为150m),可以提高油井均匀受效程度和开发效果。图5表3参2(侯建锋摘)  相似文献   

12.
文东油田属深层,低涌复杂断块油田,开发难度较大,经过近15a开发,采油工艺水平有了较大突破。本文重点对1996年以来采油工艺在文东应用及发展状况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下步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系统开发效率的方向,以便使文东油田获得经济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3.
安塞油田重复压裂技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雷群  宋振云  吴增智 《钻采工艺》1999,22(5):26-28,36
安塞油田随着开发时间推进,老井出现低液面,低面,低流和采 指数下降,综合含水上升,产量递减率增大,裂缝主向油井与侧向油井矸力差异大等日益突出的矛盾,这直接影响油田开发效益和最终要收率,对油田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浓度为0.25%的8608活性水,选择合适的施工参数,在安塞油田王窑等区块的28口油井现场试验,脉冲解堵工艺的有效率达到75%。有效期在120天以上。该项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见效快、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5.
安塞油田裂缝特征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渗透油气田》1997,2(3):22-26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近年来安塞油田北区西块先期注水效果的分析,认识到先期注水能促进特低渗透油藏油井的高产稳产、若配合不稳定的注采方式,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减缓裂缝式注水通道的形成,有助于油田的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7.
应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对安塞长6特低渗透油层见水后的水驱油机理及特征观察分析认为:贾敏效应对见水后的水驱油效率影响突出,表现形式为注水阻力增大、注入压力升高。随注入压力的增加,注入水形成新的渗流通道后使原已形成的水流通道“锁死”;残留于孔隙喉道处的油滴受毛细管附加阻力影响只发生变形而难以运移。在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影响下,长6油层中流体的渗流仅作用在部分连通较好的大孔隙内,当注入0.5~0.8倍于孔隙体积的注入水后,油井均已见水。残留于水洗通道中的油滴在水动力作用下不断发生卡断-聚并-再卡断的过程为见水后驱油效率增加的方式之一。在裂缝发育带水驱油的形式主要取决于孔隙渗透率、裂缝渗透率以及驱替压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坪北油田属典型的低产、低压、微裂缝发育的特低渗透油田。采用井网优化部署技术和采油、地面工艺技术.遵循“从简、从省、从快”的产建原则,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特低渗透油田开发方案,成功地开发了这类边际油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安塞油田特低渗透油藏的非均质性较强,注水开发启动压力梯度大,天然微裂缝较发育和油井见水后采液,采油指数下降等因素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日益突出,应用压力叠加原理研究地层压力分布规律,计算注采井间压力及压力梯度分布曲线,结合室内试验及现场测试确定的启动压力梯度值,确定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统的合理排距,开展以强化注水、不稳定注水、沿裂缝线状注水、注水产液剖面调整为主的注采调整以及裂缝侧向加密调整,取得了明显稳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长庆油田针对低渗油田特点,在注水技术应用中的经验与认识,以及配套形成的注水工艺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