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微型机与应用》2022,(1):69-74
基于光电检测技术开发了电缆表面缺陷实时监测系统。在硬件结构方面,系统采用半环形LED白光源照射电缆,利用线阵CCD相机采集电缆表面图像。在软件算法方面,提出一种改进的ROI (Region of Interest)算法精确定位电缆区域,利用一种基于改进双边滤波的图像差分算法建立背景模型,改进一种基于CV-Kmeans区域分类自适应滤波窗口算法来凸显电缆表面缺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光电检测技术研发的电缆表面缺陷实时监测系统的识别能力较高,整体监测准确率不低于97.0%。  相似文献   

2.
《电子技术应用》2013,(12):90-92
研究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玻璃缺陷在线检测系统,实现了对玻璃缺陷的实时检测、识别和分类,在缺陷提取上运用的是一种改进的归一化互相关算法,该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图像的匹配速率和缺陷检测效率,在检测效率上比传统的算法提高了25.7%;在缺陷的识别分类上研究采用的是一种改进的支持向量机算法,该算法在检测精度和效率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在缺陷种类的识别上,其准确率可达到95%。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带钢缺陷分类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染色体的带钢缺陷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不仅优化了支持向量机SVM中核函数参数、惩罚因子,并且对核函数、输入的特征向量进行了选择。除此之外,该方法融合了遗传算法和SVM,用遗传算法优化影响SVM的核函数参数、惩罚因子、输入特征和核函数;同时,用SVM建立的分类模型的分类准确率限制遗传算法的进化方向,彼此制约和促进,最终确定最优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混合染色体的带钢缺陷图像分类方法建立的分类模型能实时、准确地对带钢缺陷图像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4.
管声启  李振浩  常江 《软件》2020,(2):49-51
为了提高零件缺陷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算法的零件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将采集零件缺陷图像进行高斯差分滤波,以最大程度消除背景信息的干扰。然后对高斯差分滤波后的零件缺陷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并利用全局图像对比方法构建超像素图像显著图,从而有效的提高缺陷的显著性。最后,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缺陷。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提高零件缺陷的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工业生产中圆锥滚子外观缺陷分割领域的研究进展,为了实现更加简单高效的滚子外观缺陷检测,设计了一套合适的光学成像系统用于图像采集,提出了最大类间方差法和局部阈值算法的缺陷分割,对分割后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进行SVM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较好的适应性,优于传统的滚子外观缺陷分割算法,可以满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为对光学薄膜缺陷图像进行准确识别分类,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光学薄膜缺陷图像识别方法。为突出输入图像中的缺陷信息,采用改进的LBP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从三个方面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为了解决单通道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构建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改进传统的ReLU激活函数,避免模型出现欠拟合现象;使用支持向量机(SVM)代替Softmax分类器,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率。光学薄膜缺陷图像仿真识别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分类平均准确率高达93.2%,训练时间为964 s,充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人工和传统自动化算法检测发动机零件表面缺陷中准确率和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智能制造需求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算法.以Faster R-CNN深度学习算法为算法框架,引入聚类理论来确定anchor方案,通过对比k-meansII和CURE聚类算法生成anchor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聚类生成anchor方案的Faster R-CNN的零件表面缺陷检测算法,并引入多级ROI池化层结构,减少ROI池化过程中取整带来的偏差,实现高效并准确检测零件表面缺陷的目的.通过设计缺陷图像数据采集方案,建立了3种缺陷零件数据集,并验证了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将缺陷检测的均值平均精度mAP从原算法的54.7%提高到97.9%,检测速度最快达到4.9 fps,能够满足智能制造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背景差分与最大熵的轨面缺陷检测算法.首先建立钢轨图像背景模型并将原图像与背景图进行差分操作,以此来避免光照变化和反射不均的影响,更准确地突出缺陷区域;然后将改进的遗传算法与最大熵值法相结合来寻找最佳分割阈值并对差分图进行二值化,通过结合改进遗传算法加快了最大熵值法的运算速度;最后对二值图进行滤波操作,完成钢轨表面缺陷的分割.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分割出缺陷,精确率、召回率和正确率分别达88.6%、93.4%和90.6%.  相似文献   

9.
《软件》2020,(1):205-210
针对卷烟生产过程中条烟包装外观缺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条烟包装缺陷图像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模板匹配法定位条烟检测区域;然后利用Haar小波变换进行频域分解,并通过灰度共生矩阵算法对频域图提取纹理特征;最后结合纹理特征建立条烟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对待测样本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基于SVM分类模型的识别率为96.1%,该方法通用性强,实时性好,满足条烟异常情况检测要求。与BP神经网络测试性能相比,分类性能优于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0.
景军锋  刘娆 《测控技术》2018,37(9):20-25
针对织物缺陷检测时疵点种类繁多且传统人工检测方法漏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织物表面缺陷分类方法。因卷积神经网络(CNN)训练时参数多、样本量大,且极易陷入过拟合,利用微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Alexnet对织物疵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初始化采用原网络的参数而非随机初始化参数;再针对特定目标下的训练样本对网络参数进行微调;最后利用softmax回归算法进行预测分类。分别用三种方法和两种织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针对特定目标微调后的Alexnet网络,在两类织物测试中均能达到95%以上的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前医用胶囊生产过程中的缺陷检测主要由人工完成,费时费力,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堆叠降噪自动编码器的胶囊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深度自动编码器网络,并根据缺陷样本进行降噪训练,获取网络的初始权值;然后通过BP算法进行微调,得到训练样本到无缺陷模板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利用重构图像与缺陷图像之间的对比关系,实现测试样本的缺陷检测。实验表明,堆叠降噪自动编码器较好地建立了上述映射关系,能快速、准确地进行缺陷检测,对噪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当布匹的背景信息复杂多变时,复杂花色布匹的瑕疵定位与分类较为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基于级联卷积神经网络的复杂花色布匹瑕疵检测算法.首先,使用双路残差的骨干特征提取网络,在缺陷图和模板图上提取并融合特征.然后,设计密度聚类边框生产器,指导框架中区域候选网络的预检测框设计.最后,通过级联回归方法完成瑕疵的精确定位和分类.采用工业现场采集的布匹图像数据进行训练与预测,结果表明,文中算法的精准率和召回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配电线路稳定运行可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有序性,脆弱线路缺陷是引起配电网连锁故障停电的主要原因。以人工为主的识别方法存在明显缺陷,在无人机的辅助下,设计了一种脆弱线路缺陷图像自动检测方法。通过构建脆弱线路数据集,以输电线路的脆弱性综合指标为依据,辨识配电网脆弱线路。建立配电网脆弱线路缺陷特征分类标准,利用图像增强技术提升脆弱线路缺陷图像成像效果。采用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方法均衡脆弱线路缺陷图像的色彩和反差,结合小波变换对均衡后的脆弱线路缺陷图像进行降噪处理。运用卷积神经网络将降噪后的脆弱线路缺陷图像输入至卷积层完成脆弱线路缺陷自动检测。通过实验测试发现:提出方法的召回率最高为89.32%,精确率最高为98.20%,错检率最低为0.98%,能够最小范围识别脆弱线路缺陷,充分证实了提出算法检测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电子布缺陷分类方法效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电子布缺陷分类算法。首先,使用中值滤波对电子布图像进行预处理,滤除细节噪声,减少背景纹理的影响;其次,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Canny边缘检测,利用Hu不变矩提取缺陷的几何特征;再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使用K-means聚类后,构建电子布图像的词袋模型(BoW);最后,将几何特征和纹理特征融合,并传入SVM中进行训练,得到相应的电子布缺陷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多特征融合的方法对电子布缺陷进行分类,其平均准确率可达97.22%,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5.
输送带钢丝绳芯缺陷一般分为:内部钢丝绳的划伤,铜丝绳芯的锈蚀,断裂,钢丝绳芯与胶带粘合力下降而导致的胶带脱落等故障。对常见的划伤和断裂的x光图像进行缺陷分类。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学习图像特征,自动建立图像类的模型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通过训练特征向量,建立模型,对划伤和断裂的x光缺陷图像进行自动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VM的算法适合X光钢丝绳芯图像的缺陷分类。  相似文献   

16.
芯片表面缺陷会影响芯片的外观和性能,因此表面缺陷检测是芯片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缺陷与背景对比度低、缺陷较小等特点的弱缺陷给传统检测方法带来了挑战。因为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机器视觉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所以文中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来研究芯片表面弱缺陷的检测问题。该方法将芯片表面缺陷看作噪音,首先应用卷积去噪自编码器(Convolutional Denoising Auto-encoders,CDAE)重构无缺陷图像,然后用重构的无缺陷图像减去输入图像,获得包含缺陷信息的残差图。因为残差图中已经消除了背景的影响,所以最后可以基于残差图较容易地进行缺陷检测。由于基于CDAE重构芯片背景的无缺陷图像时存在随机噪音,导致弱缺陷可能会湮没在重构噪音中,为此,文中提出了重叠分块策略抑制重构噪音,以便更好地检测弱缺陷。因为CDAE是无监督学习网络,所以训练时无需进行大量的人工数据标注,这进一步增强了该方法的可应用性。通过对真实芯片表面数据进行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在芯片表面检测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Random surface defects occur during the hot bar rolling of steels and are identified either by manual or by automated inspection techniques. Manual inspection techniques are purely based on the process knowledge of the inspector such as the location, type and kind of defects, and the primary sources of these defects. The automated techniques, to identify and classify the defects, rely on machine vision technologies and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s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wavelets, image processing and statistical inference. Both these approache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lassification of these defects a process knowledge based support vector classification scheme is proposed (called PK-MSVM) which combines feature extraction task of automated inspection with the process knowledge. The defect observation data from the imaging sensor is transformed to include this process knowledge. Three attributes of the defects – length to width ratio, longitudinal location and transverse location- are used for this transformation are 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hermo-mechanics of the rolling process. Different formulations of the multi-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MSVMs) are compared for this classification with or without process knowledge based transformation: one-against-one, one-against-all and Hastie’s algorithm of multi class SVM. It is found that the new approach (PK-MSVM) perform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MSVM for all the three formulations. For the best case, the performance sees a jump of more than 100%. Thus incorporating process knowledge in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does increase the reliability of inspection considerably.  相似文献   

18.
日期码缺陷检测仍然以人工为主,现有的用于检测日期码缺陷的算法受限于时间复杂度和准确率,无法在工业界获得较大范围的应用。针对这样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迭代配准的post-rotate iterative closest point(PRICP)算法。该算法把日期码抽象为点特征,通过对模板和特征点进行配准来快速检测日期码的缺陷,引入机器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该算法的准确性、鲁棒性及缺陷分类能力。已经成功应用于青岛啤酒厂流水线喷码日期的缺陷检测,现场运行结果显示该算法在鲁棒性和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的方法。适用于多个连通域的信息码的快速缺陷检测,同时不受条件及背景约束,抗噪声能力强,可直接应用与其他的视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