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一种应用图文电视广播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研究并且适用于电网的同步时钟系统的实施方案,该方案具有投资小,精度高,易于实现的特点,可以使整个电网的时间达到精确同步,从而提高事件顺序记录SOE的时间分辨率,为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帮助查明事故原因,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2.
作首先对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所采用的校时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一种测算主站与子站之间时差,补偿网络通信延时(CSCD)的校时方法,并且对该方法的测量误差进行了估算,最后简单介绍了这种校时方法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王家林  杨宣访  刘蕾 《电测与仪表》2020,57(20):129-133
针对IEEE1588协议基于网络进行时钟同步偏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IEEE1588协议的时钟同步方法,在分析IEEE1588协议的基础上,对影响同步精度的时钟偏差和频率偏差进行建模,利用二阶Kalman滤波算法对时钟偏差和频率偏差进行递推,并通过Allan方差验证噪声特性,不断修正时钟偏差。最后,在实验室环境下设计了三组测试方案对改进后的时钟同步精度进行测试,并比较改进后的同步方法与IEEE1588协议同步方法的精度,验证改进同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具有频率响应自适应性的电压同步信号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自适应陷波器(adaptive notch filter,ANF)的电压同步信号提取方法能够在变频情况下准确提取基波频率和同步信号。但当电压频率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如航空电源频率在360~800 Hz之间变化,会对ANF频率提取的动态性能产生影响。通过对ANF的动态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发现其动态响应速度与电源频率呈现反比关系:电源频率越高,频率提取的响应速度越低。将频率检测结果引入到ANF的反馈环节中,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ANF的同步信号提取方法。该方法可消除电源频率变化对频率提取响应速度的影响,使变频情况下的频率检测结果具有频率响应自适应性。将改进方案在变频航空电源环境中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消除电源频率变化对动态响应速度的影响,提高动态性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电力系统同步时钟所需BPM时号接收机的研制过程。由于采用了锁相频率合成技术,运用电磁兼容理论,从而解决了普通接收机存在的频率漂移,抗干扰能力差的主要问题。经联机测试,达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卫星时钟与网络时钟互备的广域时间同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智能电网快速发展对广域时间同步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卫星时钟与网络时钟互为备用的新型广域时间同步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卫星时钟、晶振时钟和网络时钟误差特性的分析,研究了卫星时钟与晶振时钟相结合的高精度同步时钟授时方法,提出了基于IEEE 1588协议网络时钟的报文路径时延改进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精度同步时钟与网络时钟的分布自治式广域时间同步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广域时间同步方案可实现广域网内各时间节点的精确、可靠时间同步,能较好地满足智能电网的时间同步需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厂内各有关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时间的统一,采取了比较符合现场实际的技术方案,实施后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事故分析提供了统一的时间,有效解决了时间不一致带来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晶振信号同步GPS信号产生高精度时钟的方法及实现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GPS接收机输出的秒脉冲信号存在较大的随机误差,但不存在累计误差。晶振时钟信号的随机误差较小,但存在较大的累计误差。文中根据GPS时钟信号与晶振时钟信号精度互补的特点,建立了晶振信号同步GPS信号的一元二次回归数学模型,估计出GPS时钟随机误差的统计方差和晶振的累计误差;对晶振时钟进行实时修正,产生高精度时钟,并预测了修正后的时钟精度。高精度时钟发生装置已成功地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变化过程的异地同步记录。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低信噪比条件下的线性调频(LFM)脉冲信号参数提取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自相关滤波提取出LFM脉冲信号的频域参数信息,根据频域参数信息,确定小波分解尺度数和信号采样频率,使对采样数据的小波分解结果中,信号的小波系数在最大尺度上占优.然后利用信号和噪声的小波系数模极大值在不同尺度间的传播特性,分尺度对小波系数进行非线性滤波,并进行信号重构,得到提高了信噪比的重构信号,从该信号中可以较好地检测出原LFM脉冲信号的时域信息.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在信噪比低于0 dB时实现LFM脉冲信号时频参数提取.  相似文献   

10.
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对于高速数据流的接收的可靠性,是整个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与保证.在基于FPGA+ DSP架构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由于FPGA布局布线、环境温度、工作电压的变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可能造成数据同步时钟与数据对应关系的偏移,由此而可能造成高速数据流接收的不可靠.针对以上问题,基于DPA(dynamic phase alignment,动态相位调整)的设计思想,提出一种高速数据流接收的校正方法,并在FPGA+DSP架构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上设计实现,使得数据同步时钟的时钟沿与数据的有效窗口的最佳采样位置动态对齐.最终实验得到的数据和现象证明了该校正方法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计算空冷汽轮机设计气温目前已有的几种方法,并提出了以空冷汽轮机组全年利用小时数为依据的利用小时数加权平均法。通过实例,得出了各种方法确定的设计气温值。对计算结果分析论证后认为,利用小时数加权平均法计算空冷汽轮机设计气温较合理。  相似文献   

12.
交流绕组谐波漏抗系数的通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根据交流电机绕组特点,对单相和三相交流电机绕组谐波分布规律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数学推导,得出了一种能精确计算机绕组谐波漏抗系数的新方法。该方法能普遍适用于计算单相或三相,正规或非正规,对称或不对称等任意具有隐极式结构交流电机的谐波漏抗系数,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并指出目前常用的参数中存在的误差。  相似文献   

13.
姜光辉 《热力发电》2004,33(6):78-79
介绍了燃煤分炉计量系统的原理,并从犁煤器计量接近开关安装、系统通迅传输、电缆防护等方面对影响其可靠性的因素进行了技术分析,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实施后,彻底解决了以前存在的问题,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种遵循IEC 61850标准的合并单元同步的实现新方法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16  
简要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和保护控制设备接口的相关国际标准,指出合并单元的设计是实现此接口的关键因素。就遵循IEC61850-9-1标准设计合并单元时所面临的同步问题,分析了需具体实现的功能,并提出了一种利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器件解决的新方法。此方法在准确、可靠判断同步输入时钟脉冲上升沿后进行多路电流、电压同步采样,在同步输入时钟受到干扰或短时丢失时,可对其进行实时跟踪和判断,从而在输入时钟恢复正常后实现合并单元的快速同步。软件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供热机组热化发电率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热化发电率的各种计算方法,并且给出了计算实例,首次提出了“当量抽汽焓”的概念,以解决热电厂小回水率甚至无回水情况下热化发电率的简化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谐波测量方法   总被引:49,自引:5,他引:49  
王群  吴宁  王兆安 《电网技术》1999,23(1):29-32
通过构造特殊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利用模拟并行谐波测量装置的基本原理,建立相应的谐波测量电路,给出电路的训练算法和步骤,研究训练样本的形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谐波测量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不确定性的电网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张焰  陈章潮  谈伟 《电网技术》1999,23(3):15-18,22
提出一种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电网规划方法。在以模糊集合论描述和处理规划中的不确定模糊性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模糊供电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电网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18.
宋丽莎  苏世革 《热力发电》2008,37(1):97-100,113
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参数的提高,蒸汽溶解杂质的能力增强,机械携带系数也明显增加.汽包锅炉热化学试验是保证汽水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介绍合理选择热化学试验项目的方法,并对试验内容、试验条件的优化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现场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毅杰 《热力发电》2007,36(6):9-12
针对1000 MW机组在自动化设计方面面临的新问题,以典型的1000 MW机组自动化规划为例,提出了1000 MW机组自动化控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王莉琳  叶永松  汪家军 《热力发电》2004,33(6):39-41,44
科学合理地开展火电厂运行小指标考核,可以调动运行人员改进操作技能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对运行小指标考核的原则、成绩计算方法和数据库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建议采用根据不同运行工况和试验值确定考核成绩的实时算法。采用实时算法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运行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有助于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本方法在300MW等多台运行机组上应用,在指导火电厂生产和提高机组经济、安全运行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