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迷宫堰堰顶轴线呈折线形,状似锯齿或迷宫,故名为锯齿堰或迷宫堰。在控制段宽度相同条件下,迷宫堰比一般的直线堰溢流宽度增加许多,因而泄流能力比直线堰大很多。石嘴水库于1989年将原溢洪道无间控制改为迷宫堰以增加兴利库容,投资比替代方案(建闸控  相似文献   

2.
李宗坤  张亚东  张钊 《防渗技术》2014,(1):179-181,187
以鞍子河水库溢洪道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利用 k~ε湍流模型和VOF法处理自由水面,对迷宫堰过流能力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采用的模型能够较精确的模拟迷宫堰的过流能力。计算发现,迷宫堰在堰上水头较高的情况下,对计算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优化后,可以减小计算误差,为迷宫堰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鞍子河水库溢洪道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利用k~ε湍流模型和VOF法处理自由水面,对迷宫堰过流能力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采用的模型能够较精确的模拟迷宫堰的过流能力。计算发现,迷宫堰在堰上水头较高的情况下,对计算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优化后,可以减小计算误差,为迷宫堰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迷宫堰是一种线性堰,由于顶部长度增加,相对于传统的线性堰结构,迷宫堰可增加给定上游驱动水头的泄流能力,因此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该文以某水电站溢洪道改造工程为例,设计了一种迷宫堰,并通过概念设计,建立溢洪道数值模型,开展溢洪道物理模型试验3个步骤,对迷宫堰的设计流程和水力性能进行了验证和论述,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试验为基础,介绍梯形迷宫堰模型的过水试验过程,分析研究梯形迷宫堰的水力特性、泄流能力及泄流效率和通气设施对迷宫堰泄流能力及泄流效率的影响,并以图表的形式给出试验结果。其试验结论和研究成果对于迷宫堰的工程设计和应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并为迷宫堰的某些具体应用提供直接而有力的证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迷宫堰在低水头条件下,过流能力相对较大。但对于山区水库,溢洪道宽度往往受限(迷宫堰宫数通常不超过3宫)。运用FLUENT软件,基于VOF方法与RNG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研究了展长和单宫角度变化下V型(单宫)迷宫堰与W型(两宫)迷宫堰过堰水流水力特性。结果表明:在低水位条件下,宫头下游负压区真空度皆大于W型迷宫堰,堰后水流流态均较为平顺;随水头增加,V型迷宫堰通过侧堰的水流需要更长时间调整至主流方向且负压区逐步向下游方向扩展,W型迷宫堰负压区域则基本保持不变,所以V型迷宫堰过流能力大于W型迷宫堰,但其堰后流态更为紊乱。  相似文献   

7.
迷宫堰是岸边无闸溢洪道进口采用的堰型之一。其堰顶轴线在平面上形成首尾相接的三角形、梯形或矩形,状似迷宫,故称为迷宫堰,也有人称为锯齿堰。迷宫堰最主要的特点是在不增加泄水建筑物所占河谷宽度的情况下,泄流能力数倍于直线堰,有利于工程布置。无论对于改建还是新建工程,在满足同一前提条件下,用迷宫堰比用其它堰型更为经济。本文详细的介绍了迷宫堰的分类、基本参数、过水流态、影响水力特性的因素及现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迷宫堰是岸边无闸溢洪道进口采用的堰型之一。其堰顶轴线在平面上形成首尾相接的三角形、梯形或矩形,状似迷宫,故称为迷宫堰,也有人称为锯齿堰。迷宫堰最主要的特点是在不增加泄水建筑物所占河谷宽度的情况下,泄流能力数倍于直线堰,有利于工程布置。无论对于改建还是新建工程,在满足同一前提条件下,用迷宫堰比用其它堰型更为经济。本文详细的介绍了迷宫堰的分类、基本参数、过水流态、影响水力特性的因素及现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结合观音阁大峪分洞迷宫堰的设计实例,分析了迷宫堰水力设计、水流流态以及泄流能力,并通过理论计算和水力模型实验分析了迷宫堰的泄流能力。分析表明,在同等的水头下,迷宫堰的泄流能力明显强过宽顶堰和实用堰的泄流能力,特别是低水头下,迷宫堰的泄流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正>迷宫堰亦称"折线型堰"是堰顶平面形状为锯齿形的一种特殊堰型,它的溢流前沿宽度比直线形堰长几倍,在较低水头时具有较大的过流能力,加上它的经济、高效、方便布置和便于管理等特点,非常适合于泄水宽度受限,但又需提高泄流能力的泄水建筑物中。迷宫堰在我国水利工程中应用较晚,但国内在水库溢洪道改造中应用迷宫堰,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效益。1.迷宫堰的特点迷宫堰平面上是由一串首尾相接  相似文献   

11.
迷宫堰是一种新型而有效的加大溢洪道泄量的堰型。迷宫堰改变传统溢流堰顶的平面形状,以增加有效堰顶的长度,加大泄流量。对于地流宽度受限或洪水超高库容受限的场合特别适用。此外,自由溢流的迷官式溢洪道造价较低,而且比一般有闸门的需要人工或机械操作的建筑物运用更为可靠。因此,迷宫堰愈来愈被世人广为应用。  相似文献   

12.
迷宫堰是一种无闸控制的泄水建筑物,为获得较长的溢流前沿长度而在平面上将溢流堰做成折线形,具有结构简单、泄流量大、操作方便等特点,主要应用于中小型水库溢洪道。对新建溢洪道的控制建筑物或改造已建水库的溢洪道以增加泄流能力。均有突出的优越性。本文结合鞍子河水库工程中迷宫堰的设计实例,对迷宫堰水流流态、泄流能力、水力设计等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计算和试验证实了迷宫堰的泄流能力远大于相同水头下宽顶堰和实用堰的泄流能力。在低水头下这种优势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受制于山区峡谷地形条件,迷宫堰宫数选择有限。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一定堰高下的W型迷宫堰过流能力。随着堰顶水头的增加,迷宫堰过堰水流的流态逐渐从薄壁堰流向真空实用堰流过渡。与之对应,迷宫堰过流能力增长幅度小于WES实用堰。基于堰流基本公式,对试验研究成果进行数学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比尺放大,分析流量系数的变化,得到可直接用于实际工程的W型迷宫堰流量系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迷宫堰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迷宫堰轴线在平面上呈折线形,其溢流前沿长度比一般直线堰增长几倍乃至十几倍,故它具有溢流能力大的特点。本文在现有迷宫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地试验、分析了迷宫堰的水力特性,并对诸多影响因素作了简化和取舍,从而给出了简明实用的迷宫堰流量系数计算法;同时,根据工程设计的需要,提出迷宫堰淹没标堆和淹没系数计算法,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迷宫堰水力设计的准则。  相似文献   

15.
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新型堰闸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论是水库中的溢流堰还是河道修建拦洪闸,都可采用迷宫堰这一新型结构。介绍了迷宫堰几何形状特征,运用量纲分析π定理方法,定性分析了泄流量函数关系式及影响流量系数的物理因素。在归纳了迷宫堰尚存在待进一步细化和深化的问题的同时,预测了迷宫堰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阜新市中小河道防洪治理问题,按照阜新市政府关于解决三家子河流域防洪问题的会议精神和市水利局的具体要求,阜新市水利局决定对三家子河进行治理。本着以完善城市防洪建设体系为目标,解决三家子河的防洪问题。以阜新市细河区三家子河防洪工程为例,介绍迷宫堰在阜新市细河三家子防洪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阐述迷宫堰施工技术。结果表明,迷宫堰跟常规直线堰方案相比有着突出的优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泄水建筑物。阜新市细河区三家子河防洪工程将迷宫堰这一新型拦河坝应用于阜新市的中小河道治理中,通过建筑物外观形状的塑造,提升河道景观效果.研究成果对阜新市的中小河道治理具有参考价值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迷宫堰作为新型的低水头挡水溢流结构,因其具有构造简单、结构新颖、景观效果好、无上部结构等一系列的特点.以曲线形及折线形两种迷宫堰为研究对象,借助有限元计算就两种迷宫堰挡水情况下的结构受力特点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①结构应力方面,两种堰的大主应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拉应力均小于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极值,最大值主要分布在直...  相似文献   

18.
迷宫堰有限元内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有限元法对迷宫堰结构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网格划分的疏密及地基范围的选取对计算精度的影响,计算表明,采用8─21结,点单元,在主要荷载是面力的情况下,网格划分的疏密对计算精度影响较大。文中还用有限无法计算了迷宫堰的固有价率。并分析了堰高、展长和堰墙厚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以供迷宫堰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迷宫堰虽还处在研究阶段,但可增大泄量的特点已是确实无疑,笔者通过对诸公式的研究比较,发现相互间存在一定数学关系;斜堰是正交堰和侧堰的几何和,迷宫堰是折曲后的斜堰。在前人对各种堰型研究的基础上经数学推导,建立了迷宫堰流量新公式。笔者认为:该公式是不同堰型流量公式的普遍形式,它揭示了迷宫堰所以能增大泄量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人民黄河》2016,(5):95-99
采用标准k—ε紊流双方程模型,引入VOF方法处理自由水面,根据气—液两相流计算模型对迷宫堰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吻合。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数值模拟可以计算出迷宫堰的泄流能力,解决迷宫堰的泄流问题。从最大限度抬高正常蓄水位、实现雨洪安全高效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确定迷宫堰的优化设计原则、优化目标、约束条件建立梯形迷宫堰模型,以石路水库为例结合UWRL流量计算法对该模型分析求解,并结合坝顶高程安全复核方法确定结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即能够最大化提高水库的蓄洪能力,还能保证大坝安全泄洪,满足安全高效利用雨洪资源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