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针对基于LTE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接收信号包含多个同频发射基站的直达波和多径杂波干扰的问题,该文对传统的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流程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对同频基站干扰的处理步骤,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混合模型的盲源分离算法来抑制同频基站的杂波干扰。假设混合矩阵是一个矢量线性时不变滤波器矩阵,以互信息为代价函数,通过求取互信息的梯度,用最速下降法进行迭代,分离准则是使分离后的信号之间互信息最小化。仿真表明,该文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LTE信号同频发射基站的杂波干扰,为后续的主基站杂波对消处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外辐射源雷达的直达波对消技术,传统的变步长对消算法依据参考信号或对消后瞬时误差进行步长调整,对于剩余的目标回波等信号也产生了抑制效果,同时影响了直达波信号的对消效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消信号与直达波的相关性的Sigmoid函数变步长最小均方(Variable Step Size LMS based on Sigmoid function,SVSLMS)算法,根据对消后的信号与直达波的相关性进行步长调整。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SVSLMS算法对直达波对消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同时对目标回波信号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5.
基于小波域KL变换,对外辐射源雷达杂波抑制算法进行了研究.针对雷达记录中,传统KL变换滤波在整个时间轴上不相关,对某时间段部分细节缺乏分析.在记录雷达数据时,以KL变换为基础改善的算法——wavelet域名\"KL转换方法\"将被提案,改进后的算法完全可以过滤随机噪音和水平波,突出了有效波.通过理论数据及实测数据处理,发现... 相似文献
6.
外辐射源雷达系统具有隐蔽性好、反隐身能力及抗干扰能力强、系统简单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各国的重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影响外辐射源雷达性能的主要因素有直达波信号对消、多径信号对消、同频干扰的消除等,在系统设计中应进行针对性设计。文中以基于调频广播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系统为例,介绍了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的原理、组成及性能,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外辐射源雷达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数字调幅广播(DRM)外辐射源雷达面临严重的多径杂波问题,其中不仅包含静止地面散射物引起的无多普勒频移多径杂波,还有经运动海面等散射引起的具有多普勒频移扩展的多径杂波。扩展相消杂波抑制类(ECA)算法常被用于无源雷达杂波抑制,但均仅针对无多普勒频移的多径杂波。文中建立了考虑多普勒频移扩展杂波的该无源雷达信号模型,结合信号波形特点提出了载波域ECA算法(ECA-C)的扩展算法,深入分析了扩展ECA-C算法的多径杂波抑制机理。该方法通过对各载波信号组成进行分析,构造相应的杂波子空间,利用子空间正交投影可同时对静止的和具有多普勒频移的多径杂波进行抑制,提高了系统的杂波抑制能力,进而改善了弱目标检测能力。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贾东;温博;施健;罗扬静;王海涛 《无线电工程》2024,(1):150-156
随着机会照射源信号带宽越来越大,提升外辐射源雷达探测能力的同时导致杂波抑制的计算复杂度越来越大,杂波实时抑制已经成为外辐射源雷达面临的严峻挑战。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DLT分解的扩展相消批处理算法(Extensive Cancellation Algorithm Batches, ECA-B)段间并行算法。基于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 GPU)多线程并行处理技术并结合ECA-B各段相同子模块特性,通过分段并行处理提高ECA-B的时效性;针对传统ECA-B算法求逆过程中数据传输耗时问题,利用自相关矩阵共轭对称特性提出一种基于LDLT的并行迭代求逆方法,通过2个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 CUDA)核函数实现求逆处理,节省了矩阵求逆过程中数据传输的时间,进一步提升段间并行算法的实现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外辐射源雷达利用非合作照射源信号探测目标,参考信号提纯和监测信号杂波抑制是实现目标信号检测的关键。该文针对数字电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系统中存在的采样速率偏差问题,首先建立信号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采样速率偏差对参考信号重构性能的影响,然后探讨了采样速率偏差对时域杂波抑制和相关匹配接收的影响。仿真结果说明存在采样速率偏差时,提高接收端采样速率可以降低参考信号的重构误码率;不同的时域杂波抑制算法对采样速率偏差的表现不同;采样速率偏差对时域杂波抑制的影响较大,对相关匹配接收的影响较小。实测数据处理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为提高数字电视外辐射源雷达的目标探测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Feng WANG;Shuang WEI;Defu JIANG 《电子学报:英文版》2018,27(3):658-666
Co-frequency interference is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the aerostat passive bistatic radar exploiting frequency modulated broadcasting signals.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in frequency domain, one of the classic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SS) algorithms, is utilized to recover the direct signal in the above scenarios. To solve the permutation problem of the frequency domain BSS, we use the method of correlation in time-frequency domain between the output of ICA and the coarse reference signal achieved by pattern synthesis with null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interference or reference stations. In order to suppress the interferences and clutters, the separated direct signals of the reference and interference broadcasting signals are fed into a type of two dimensional adaptive filters in space and fast temporal domain. The processing scheme shows good performance in target detection, which is validat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机栽双基地雷达杂波的距离相关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非线性时变加权(NL-TVW)技术的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方法用于抑制双基杂波.该方法考虑了双基杂波角度一多普勒频率特性随距离变化的非线性因素,可有效抑制来自远、中及近距离场景中的杂波回波.此外,NL-TVW方法是与数据相关的,可自适应地补偿双基杂波的距离非平稳性而无需了解有关雷达平台或场景的先验知识.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双基距离的场景下,非线性时变加权法比基于线性时变加权的STAP方法和无任何补偿措施的双基STAP方法有更优的杂波抑制性能. 相似文献
13.
雷达极化学揭示了电磁波与目标相互作用的变极化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目标极化信息,对提高雷达探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在外辐射源雷达(PBR)探测中利用双极化特征提高探测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目标和城区杂波的PBR双极化特性分别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实测分析,得到了其交叉极化分量与共极化分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为PBR中双极化技术应用提供了基础;然后,根据无源相干定位技术推导了PBR 探测公式,揭示了其与目标双站距离、极化散射特性、多普勒频率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具体分析了双极化技术对PBR探测性能改善情况。研究表明,由于双极化探测更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目标自身极化散射特性,并用交叉极化方式有效抑制了杂波,所以采用双极化融合技术能有效提高PBR 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14.
15.
机载双基地雷达杂波的距离依赖性降低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杂波抑制能力,频率非均匀采样配准(RB-NFS)技术通过数据域信号处理可缓解杂波的距离依赖性.对该技术在机载双基地杂波抑制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改进方法,针对频率非均匀采样配准中杂波空时导向矩阵构造复杂,且存在杂波抑制不充分现象,提出引入广义逆矩阵或采...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