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流态化吸收式烟气脱硫试验装置上,进行废碱液(氢氧化钠)和Ca(OH)2双碱法烟气脱硫试验。由试验结果分析可知:喷射管插入深度是决定脱硫效率的重要因素;试验设备对不同SO2浓度适用的范围比较宽;废碱液烟气脱硫效率高;设备不易结垢且能长期稳定运行。对试验原理进行研究并给出动力学分析,为废碱液脱硫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烟气增湿实验台的基础上,进行了低温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试验工况参数为钙硫化:Ca/S=1.5,2,2.5,3;烟气温度与水蒸汽露点的温差△T=20,10,5℃;烟气流速V=1,2m/s,沿程对水合反应器的不同高度的脱硫反应程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T,Ca/S和烟气流速是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循环悬浮式烟气半干法脱硫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烟气处理量1500Nm^3/h的中试试验台,对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运行参数(包括烟气在吸收塔内的停留时间,Ca/S,绝热饱和温距,浆滴粒径,入口二氧化硫浓度,入口烟温等),脱硫灰再循环等因素对脱硫塔内和整个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行参数中绝热饱和温距、钙硫比以及浆滴粒径的变化对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明显,循环灰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图18表2参9  相似文献   

4.
脱硫剂的选用是影响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实验采用了实验室规模的鼓泡反应装置模拟烟气湿法脱硫过程,分别以碳酸钙、氧化镁、碱式碳酸镁以及添加钢渣的碱式碳酸镁作为脱硫剂进行了烟气脱硫实验,研究反应温度、鼓泡深度以及搅拌速度对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的烟气湿法脱硫反应过程中,几种脱硫剂的脱硫效率随着鼓泡深度与搅拌速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反应温度对脱硫剂脱硫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结合实验现象进行推断,SO2在气液两相界面的传质扩散和其水解产物在液相的扩散直接影响镁基脱硫剂的脱硫过程。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干式烟气脱硫技术方案,并在400 ̄800℃的温度下进行了实验研究。为了提高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还对在床内循环的脱硫剂进行了蒸汽处理。研究了烟气温度、Ca/S、床内气流速度、床内固体物料浓度等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以及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温度对脱硫效率有明显的影响,近600℃时最高。增加Ca/S可以大幅度提高脱硫效率。此外,适当降低床内气体流速使床内的总物料量增加,可以提高脱硫效率。研究表明,蒸汽处理对脱硫效率的提高有明显效果,在本实验条件下,处理后的脱硫效率提高42.1%。  相似文献   

6.
CO_2活化CaCO_3浆液对半干法烟气脱硫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CO2气体对CaCO3脱硫剂浆液进行活化,以提高CaCO3与SO2的反应活性,从而使基于流态化的半干法烟气脱硫过程取得更高的效率。在高1.1m、内径12.5cm的流化床反应器中,以粒径为275μm、静止床高为98mm的粗砂作为流化介质,实验考察了活化时间、饱和接近度、钙硫比、脱硫荆粒径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钙硫比为1.2、饱和接近度为15~18℃、脱硫剂粒径为64μm时,经CO2气体活化后的CaCO3脱硫剂其脱硫效率可达92%,接近于相同条件下Ca(OH)2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及其数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循环流档烟气脱硫试验台,并在增湿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数学模型,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脱硫效率随喷水量及Ca/s比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针对锅炉烟气净化问题,开发研制新型湿式脱硫除尘系列装置。实验表明,该技术除尘效率达99.6%.脱硫效率为80.0%,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实际运行过程中该装置的除尘效率达到98.5%,脱硫效率达到78.0%,是一种高效除尘脱硫装置设备。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脱硫反应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YB<0.3时,限制脱硫反应进行的环节是化学反应过程;当YB>0.3时,SO2通过灰层的扩散阻力占主导地位。文中还分析了影响布袋除尘器脱硫效率的因素,发现:布袋除尘器入口SO2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较小;温度升高可以提高布袋除尘器的脱硫效率;对布袋除尘器脱硫效率影响最显著的是烟气的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增加,脱硫效率急剧增高。Model-3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烟气脱硫吸收塔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鼓泡式脱硫塔为例,采用双膜模型对烟气脱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影响鼓泡式脱硫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有烟气中SO2含量、吸收液浓度、气体温度、pH值及喷管浸入深度等;在运行中应保持pH值>8和浸管深度>200mm,且吸收液浓度4.5%左右较为合适.同时,脱硫效率对入口烟气温度变化敏感,入口烟气温度越低,脱硫效率越高.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有助于脱硫装置的运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增湿活化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热态脱硫试验台上进行了喷水活化和蒸汽活化脱硫试验,并研究了在不同钙硫比,饱和温距、SO2浓度和烟气速度下的脱硫性能,研究表明,与单纯的吸收剂喷射技术相比,蒸汽增湿活化和喷水增湿活化,都可以提高脱硫效率,但喷水活化效果比蒸汽活化效果好得多,而且脱硫效率随钙硫比增加,饱和温距、SO2浓度及烟气速度的降低而升高;在喷水增湿活脱硫中,脱硫剂浆滴的脱硫作用远远大于脱硫剂吸温脱硫作用。  相似文献   

12.
活性炭烟气脱硫效率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燃煤电厂烟气参数,在自制的固定床活性炭烟气脱硫实验装置中,重点研究了氧量、水蒸气含量、活性炭床层温度及烟气在活性炭床层内的停留时间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一台采用紧凑型水冷旋风分离器的41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以石油焦、油页岩混合物为燃料的锅炉热力性能试验,对温度、汽水流量、烟气污染物排放及灰渣含碳量等多个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锅炉以石油焦和油页岩的混合物为燃料,添加石灰石脱硫,在锅炉实际运行负荷下热效率为90.89%;炉内密相区温度分布均匀;床温、分离器入口温度、排烟温度和回料腿温度稳定;主蒸汽流量、给水流量、减温水流量波动小;烟气污染物均可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注汽锅炉是油田热力采油过程中最主要的耗能设备,简要介绍了注汽锅炉的热工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VB6.0开发了注汽锅炉热力计算软件,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计算的准确性,分析了注汽锅炉操作参数中排烟温度、注汽干度、配风量和空气过量系数4个因素对注汽锅炉热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汽锅炉的热效率随上述4个因素的增大而降低,且排烟温度对注汽锅炉的热效率影响最大,注汽干度和配风量的影响次之,空气过量系数的影响最小.其中,排烟温度每升高20℃,锅炉热效率约下降1%.  相似文献   

15.
程竹静  管坚  王龙 《节能技术》2014,(1):69-72,77
在2台31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热工性能试验,分析比较了烟气温度、汽水流量、灰渣含碳量及尾部烟气污染物等参数。2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均燃用煤和石油焦混合物,炉内添加石灰石脱硫。1#和2#锅炉额定运行负荷热效率分别为89.22%,90.70%,日常运行负荷热效率分别为88.10%,89.88%。2台锅炉炉内密相区温度分布均匀;床温、分离器入口温度、回料腿温度和排烟温度稳定;主蒸汽流量、给水流量、减温水流量波动较小;烟气污染物均可达到设计要求。试验结果可对混烧煤和石油焦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不同再循环烟气抽取点和引入点对某1 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运行参数的影响,提出分别从省煤器和引风机后抽取烟气,并引入到炉膛底部和上部共4种烟气再循环方案。进行热力计算,分析不同负荷、不同再循环率下各方案对锅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再循环会降低炉膛出口烟温和升高排烟温度,抽取点为引风机后,排烟温度升高幅度较大,引入点为炉膛上部时,炉膛出口烟温下降幅度较大;再循环烟气引入炉膛底部可以提高再热蒸汽温度和主蒸汽温度,引入点为炉膛上部不能明显提高再热蒸汽温度且会降低主蒸汽温度;随着再循环率的增加以及负荷降低,烟气再循环对蒸汽温度的影响程度增加;从省煤器后抽取烟气的方案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较小,但再循环风机磨损较严重,从引风机后抽取烟气对锅炉热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徐晖  高远 《电力与能源》2012,(5):479-481
针对湿法烟气脱硫(FGD)装置在运行中存在承受高硫烟气能力较弱、脱硫效率较低、吸收塔浆液pH值偏高等问题,进行了添加DSA-5060型脱硫增效剂与脱硫效率、浆液pH值等关键参数之间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增效剂后,提高了脱硫效率、降低了吸收塔浆液pH值,FGD设备结垢现象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increasingly strict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sintering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in double tower had been applied to improv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ammonia escape” and “aerosol” phenomena. In this work,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a sintering plant were simulated by ANSYS CFX and the flow fields without and with fluid spray of a full-scale ammonia-based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FGD) double tower were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evaporating tower had a profound cooling effect on flue gas with spray. The gas flow distribution was non-uniform in evaporating tower, which needed further optimizations. The flow with spray was more uniform in both towers. The pressure drop mainly took place in absorption areas of desulfurization tower. The velocity of inlet region with spray was lower than that without spray in desulfurization tower.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d along with the forward direction of gas flow due to the heat transfer with spray in desulfurization tower. The study provided useful data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9.
一种湿法烟气脱硫方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烟气横向冲刷槽形导流芯的液膜式烟气脱硫方法,并在一小型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空塔烟气流速、温度以及气液接触面积对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对试验台的结垢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