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国军 《中外电器》2011,(18):18-20
20世纪80年代始,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多个文件指导信息技术开课,各级政府积极投入,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发展。30年的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课程实现了其教育功能,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斌 《中外电器》2011,(17):18-19
信息技术课早已被纳入了现代学校的教育体系,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也导致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不均衡,目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改善。本文从目前山东淄博地区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出发,并结合淄博教育现状,初步分析了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设施、师资、课程等,探讨了改善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大面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逐渐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传播技术已成为对教育最具革命性影响的技术,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提高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把教育观念转到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上,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启君 《中外电器》2014,(17):140-140
信息素养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沿阵地。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  相似文献   

5.
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着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而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结合",这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指明了方向。本文主要阐述了信息技术人文教育的内涵、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中学信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信息社会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专业素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信息社会中的教师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传统的教学基本素养,而且包括信息素养,即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是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并提高绩效的能力。因此,深入探究教育教学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课题背景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新的信息能力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具有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信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人们掌握信息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从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层面来看,这使这一时代教育特征展示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信息素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使教育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民主性、全民性和终身性。  相似文献   

9.
信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人们掌握信息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从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层面来看,这使这一时代教育特征展示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信息素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使教育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民主性、全民性和终身性.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并能够在教学中恰当、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而且,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 教师必须具备与自己专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包括:一般的教育专业知识、与教材有关的专业性知识、教学推理能力和信息资源设计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杨春明 《中外电器》2011,(10):18-19
信息技术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行为习惯,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已经迈入了信息化的进程,它实现了将生产生活和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想要在社会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在新课标的体系下是必修课并且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及重视,如何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获得较好的效果、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学校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针对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需要教师改变课程角色、教学模式、教学评价观,并要求教师必须承担教育创新实践者的角色,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内涵,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并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教师如何应对教育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需要教师改变课程角色,教学模式、教学评价观,并要求教师必须承担教育创新实践者的角色,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内涵,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并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邓均丽 《中外电器》2012,(3):117-118
近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凭借其广阔的覆盖面、无限的容量、及时的信息更新和快速的信息传播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而信息技术作为当前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叙述了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当前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6.
郭凤扬 《中外电器》2010,(10):62-62
班主任工作信息化指信息技术与班主任工作整合,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班务工作融为一体,以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以下是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信息化方面的初步实践。  相似文献   

17.
董方田 《中外电器》2010,(13):25-26
20世纪90年代信息素养理论引入我国,迅速成为指导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经典理论。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更是明确地把提高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但是,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逐渐发展,一些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对此有了一些自己的不同看法。有一些学者提出要将信息技术素养替代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那么,信息技术素养概念到底有何内涵呢?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到底应该采取哪种说法作为核心价值呢?本次解码特别约了两篇稿子,系统地介绍了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并且对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的界定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陈火德 《中外电器》2014,(24):163-163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时代要求我们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有效整合,为教育改革的实现提供帮助。但在教学实践中不懂用、滥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却普遍存在,那么怎样用好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真正有效地为学科教学服务呢?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根据教学需求出发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让教育信息化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19.
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各项教师职业能力,在全国推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方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师范生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提出师范生在校期间应当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崛起使得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共同趋势。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着如资金投入不足、信息资源欠缺、信息技术与学科缺乏整合、教学模式陈旧单一等问题。通过分析英国的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建议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及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法的研究、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