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汉东  姚晓红 《中外电器》2011,(15):183-183
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能够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因此,可以说多媒体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优势引人入胜,能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以形象具体的可感知的方式呈现出来,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化难为易,其形象的视听效果让学生乐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在学生面前展现的是一个崭新的多彩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言教学从单调的文字描述中解放出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带来了教育现代化的一场革命。它改变了传统教与学的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用动态的音、形、画使教学更形象、生动,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宋全河 《中外电器》2014,(12):117-117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为学生营造更加直观、生动的可视化信息交互平台,让学生在开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本文分析了多媒体课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误区,提出了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柏霞 《中外电器》2014,(24):147-147
多媒体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重要辅助工具。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能将海量生物信息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在课堂中;更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沈三英 《中外电器》2011,(13):169-169
生动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力量。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声画并茂的特点,能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美,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6.
杨猛 《中外电器》2014,(2):143-143,145
随着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开始于新课改号召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也因为多媒体技术的融入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变化。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体育教学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新时期的高中体育教学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加入,高中体育教学活动变得动静融合、丰富多彩,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环境中更大限度地拓宽知识面,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更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王仲勋 《中外电器》2010,(10):43-43
多媒体以它的信息容量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美术课教学中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给学生练习提供广泛的可以参考的信息资料,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它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美术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利用信息技术的科学文化素养,使美术教学与现代科技紧密地联系起来。本文就笔者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和探索,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电力电子电路具有结构多变、波形图较多、公式推导灵活、实践性较强等特点,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其进行教学的缺陷日益明显。引入动画技术,将电路的动态过程生动呈现,弥补了语言难以表达问题的缺陷;借助仿真技术,可以使学生便于观察电路参数和器件性能,通过仿真结果了解电路分析方法的正确与否,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创造力;采用网络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使得教学方式更灵活、方便,并且为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刘辉 《中外电器》2010,(6):46-4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就目前的教育改革来说,多媒体是提高教学效益、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由于多媒体可集声音、图像和动态画面于一体,达到营造情境,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更有利于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以受到学生的欢迎。下面就语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的方法及效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袁伯健 《中外电器》2014,(2):118-11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教学课堂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中,同样需要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在教学过程中,找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点,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多媒体生动、活泼、形象的特点,以更好的让多媒体技术为初中政治课堂服务,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全面提升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郭朝强 《中外电器》2010,(8):100-100
传统的品社课教学多由教师简单说教,让学生感到乏味,收效甚微。恰当使用多媒体,使教学直观、生动、形象、灵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知识结构的完美,激发其情感;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趣意盎然,激发学生更浓厚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质量大大提高。而通过以下手段可使教育效果更为明显,课堂教学更为精彩。  相似文献   

12.
唐静月 《中外电器》2012,(3):133-134
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多媒体走进课堂成为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集形、声、光、色于一身,融动、静于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实践证明,在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鹏 《中外电器》2014,(2):42-42,44
现代信息技术使中职体育教学手段和内容越来越丰富立体,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体育教学的印象。本文主要从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难点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体育理念,培养创新力三方面进行分析,以多媒体技术直观性、交互性好的优点,为学生传递运动健康理念和渲染着体育美学的魅力,让中职体育教学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4.
马红梅 《中外电器》2014,(22):160-160
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阅读效果的作用,多媒体的运用使语文阅读教学更生动、更有效。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去提高阅读效果。本文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例,对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朋 《中外电器》2014,(2):54-5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地深入,追求教学质量,激发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活力,是每个教师的共同愿望。本文笔者针对中职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可视化进行初步探讨,希望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体育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实现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大教学信息。  相似文献   

16.
王振华 《中外电器》2011,(15):166-166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简洁明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教学的优化。因此,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更重视多媒体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7.
徐春来 《中外电器》2010,(22):69-70
在语文教学中,应恰当运用多媒体、录像、投影、录音、音乐等电教媒体,充分利用媒体优势,设计时机、把握时机和捕捉时机的适时性,为教师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以其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蒋丽萍 《中外电器》2010,(12):42-43
多媒体技术在信息载体方面的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让数学教师能更灵活、方便地组织教学内容,驾驭课堂教学,使数学教学更生动、更有趣、更透彻。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充分突出教学重点、巧妙突破教学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张虹 《中外电器》2010,(3):46-49
本节课的教学将信息技术和物理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主要特色: ◇利用多媒体演示小魔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平面镜;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中国古代铜镜,丰富本课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20.
李秀侠 《中外电器》2010,(24):79-79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生动、方便快捷、使用灵活等特点,它具有多种信息传输功能,加大了教师的教学密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