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方田 《中外电器》2010,(13):25-26
20世纪90年代信息素养理论引入我国,迅速成为指导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经典理论。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更是明确地把提高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但是,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逐渐发展,一些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对此有了一些自己的不同看法。有一些学者提出要将信息技术素养替代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那么,信息技术素养概念到底有何内涵呢?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到底应该采取哪种说法作为核心价值呢?本次解码特别约了两篇稿子,系统地介绍了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并且对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的界定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陈爽 《中外电器》2008,(5):29-30
阅读近期学术文章,浏览各个专业论坛的帖子,不少人觉察到有一股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产生怀疑的倾向,甚至有人用偏激的言论责问“我们到底要讲什么”、“信息素养能否作为课程的基石”……为了引起大家更多的思考,解码栏目拟从诸个角度去解析该现象,希望您也能加入其中。  相似文献   

3.
陈进 《中外电器》2014,(24):158-15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迈入了信息时代的世纪,信息化是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就对人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于初中生来说,计算机也成为他们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也将成为他们的一项信息技术与必备的技能,这是新时代教育对于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涌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不应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来教,也逐渐跳出了信息素养的单一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以操作性、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其教学中也是综合了感性与理性两种元素。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课程的最高目标,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恰当地运用好感性与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彰显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使信息技术课程真正成为一门具有丰富内涵与价值的课程。  相似文献   

6.
吴凝 《中外电器》2011,(11):36-38
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核心目标是提升信息素养,课程理念是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学习者。但放眼看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教学内容从软件操作进化到信息活动,理念趋向基于信息主题开展活动,为操作而操作,为主题而主题,在信息活动需求下技术弱化、重复的情况越演越烈。  相似文献   

7.
庄静芳 《中外电器》2010,(14):39-39
信息能力已成为人们在信息社会中得以生存竞争的基本能力。信息技术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为了让农村孩子跟上时代步伐,具备信息素养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条件好的农村小学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让农村孩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8.
从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至今,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得到了迅猛的普及和发展。但是,在表面繁荣背后,义教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暗流汹涌,我们看到了许多课程发展过程中的困惑与困难。甚至可以说,时至今日,义教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到了生死攸关的节点。在众多困难前,关心义教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人们有着许多期盼。第一,厘清义教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基础。我国的义教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程序文化论、信息工具论、信息素养论等阶段,理论基础不断发展变化。但是,面对如今迅猛发展的新时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在全民信息技术下,我们面临着操作豸弓化的现实挑战。若想课程得到持续发展,必须要重新构造理论基础。无论是信息素养,还是信息技术素养,理论基础的厘清将有助于构造持续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冰 《中外电器》2010,(12):26-26
全日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作为课程的根本目的。然而时至今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把握好“提升信息素养”这个概念,依旧将信息素养简单的理解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对信息素养的理解,并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建构新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数次大的变革,从最初的程序设计教学,到信息技术工具论,再到今天以信息素养为核心,大致每十年就会有一次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宗艳 《中外电器》2012,(12):105-107
美国的信息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的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软硬件配置等方面的介绍,寻找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付效花 《中外电器》2011,(12):32-32
自从2006年9月山东省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也随之深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从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到了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是理想,新的课程教学是现实,在这样新的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数次大的变革,从最初的程序设计教学,到信息技术工具论,再到今天以信息素养为核心,大致每十年就会有一次大的变革。那么,当我们迈入2011年的时候,反思自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开创的信息技术课程,我们是否应该有一些变的思维呢?因为,只有“变”才能够保持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机与活力。上期专题我们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现状的反思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本期,我们将专门探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应变之道。  相似文献   

14.
邬幼芬 《中外电器》2010,(8):110-110
对于在校中职生来说,信息素养的核心目标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而且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树立起终身教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陈怡 《中外电器》2011,(23):92-93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学科,正在迅速成长。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评价,改进和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我们应该做一个善于评价的教师,以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中外电器》2008,(5):4-4
自从信息技术课程诞生以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似乎都集中在教什么的问题上,而如何教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从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2004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得到了确立,虽然仍然有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核心价值等争论,但是逐渐走向规范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梁瑞平 《中外电器》2012,(1):123-123
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与能力”、“注重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等理念。而在当前信息化大环境下,学生的信息素养严重影响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由于学校及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同,同时受社会、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信息素养差异明显,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材晗 《中外电器》2011,(17):32-34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更加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要求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因此,传统的“讲解-演示-练习”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需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陆洪霞 《中外电器》2011,(15):52-5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信息素养中“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则需借助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实现。应用软件为数字化信息的综合处理提供了支持工具,也为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操作平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软件种类繁多,操作方法多样,更新换代快,因此怎样教就成了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林建祥 《中外电器》2008,(11):118-122
LOGO思想或LOGO方法论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是深层次的信息素养,只有重视这种素养,才能高效支持认知与创新,使学生得到现代化的教育。把信息的分析、综合与建构观点应用于教育,就会看到教育领域的底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