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岭技术》1999,(3):26-30
本文阐述了舰载雷达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四抗”能力,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与其它舰载电子设备的一体化,发射固态化、接收灵敏化、信息处理计算机化,多功能兼容化、多域信息处理一体化、空基多基实用化;突破关键技术、广泛采用新技术、深入研究新体制,舰载雷达所遇到的特殊问题将获得更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周沫 《电子测量技术》2007,30(9):157-159
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雷达中的广泛应用,使雷达的结构和功能日益复杂,集成化和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同时也对设备维修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舰载雷达电路测试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多通道数字激励信号产生、DDS模拟激励信号产生等新技术,通过电路节点关联分析、对比测试等方法,实现了舰载雷达数字、模拟部件的通电检测和故障诊断.该系统具有造价低、使用方便等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蒸发波导条件下,S波段舰载搜索雷达的超视距探测能力不仅受海面气象水文环境和雷达主要工作参数影响,还与雷达天线架设高度密切相关.采用基于PE方程的电磁波传播衰减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分析S波段雷达辐射电磁波在各种蒸发波导条件下的传播衰减值,得出S波段舰载搜索雷达采用高天线架设高度能获取更好的超视距探测效能的结论.同时考虑到在多数蒸发波导条件下,20 m、25 m和30 m天线架设高度对应传播衰减值较为接近,并且采用较低天线架设高度可降低系统建设和使用维护成本,因而S波段舰载搜索雷达天线架设高度在20 m左右可充分发挥雷达探测效能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雷达的指向精度,舰载雷达多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在舰壁上,这种连接方式将使雷达在水下爆炸等冲击环境中受到剧烈冲击,严重影响雷达设备的安全。为此,文中首先提出了一种由截止激励缓冲器组成的阵面缓冲系统,该缓冲系统具有低冲击下保持刚性和强冲击下呈现柔性的特点,有效解决了雷达在低冲击下保精度和强冲击下保强度的矛盾。然后,再以该阵面缓冲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弹性元件的刚度试验、缓冲器动态特性试验、阵面缓冲系统冲击试验和颠振试验等重要试验为技术手段对新研缓冲系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后续新研缓冲系统的试验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取固体火箭发动机舰载环境载荷历程,设计了一套固体火箭发动机舰载环境无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1个局域存储控制器和多个温湿度监测节点之间的协调工作,实现了对多个联装导弹发射贮运箱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同步监测.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对多个试验箱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有效地监测,并具有低功耗、小体积、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舰载设备抗冲击能力对舰艇生命力十分重要,实验测量因消耗大且危险性高不能大量开展,数值仿真技术的发展为舰载设备考核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基于声固耦合法的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某小型浮动冲击平台(FSP)进行数值仿真实验,并与实爆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缓冲平台基座处冲击加速度峰值和冲击谱仿真计算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舰载设备提供准确的冲击环境输入,可对该型FSP进行准确的冲击环境预报,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到中大型FSP。  相似文献   

7.
抗干扰性能是雷达的重要战技指标,干扰环境的逼真度直接影响雷达的作战效能评估。通过分析现代雷达系统抗干扰性能测试需求,采用数字射频存储方法构建了雷达抗干扰测试系统,并对系统的功能和原理进行设计和介绍;同时,通过对目标及回波、欺骗干扰、背景杂波以及压制性干扰进行数学建模,并依托数字射频存储系统,给出了各种干扰信号仿真实现方法。经过仿真测试应用,本文给出的宽带雷达抗干扰仿真测试系统设计方案,能够产生满足各类雷达装备测试需求干扰信号环境,为检验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抗干扰性能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8.
PMA可以在海军舰艇电子装备舰员级维修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满足某舰载导航雷达PMA设备研制的需要,设计了基于ADS7947的高精度、低功耗、PC/104总线A/D转换模块.该模块通过大规模FPGA完成PC/104总线接口、A/D转换控制、A/D转换数据的串/并变换、缓存以及模块的功耗控制等功能.经实际使用证明,该模块的...  相似文献   

9.
《长岭技术》2001,(3):47-55
在现代海用雷达的发展中,最大的推动力之一是电子系统成本的急剧下降,过去,雷达的生产成本昂贵,制造困难,目前,雷达完全可以逐步做得便宜而可靠,海用雷达新的在大发展趋势是:多功能雷达,雷达反隐身技术,电子扫描天线。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洋环境对雷达探测性能影响评估问题,在电波传播预测模型和雷达探测性能评估模型基础上,分析不同环境要素数据采集处理方法、不同评估模式的选用准则,设计并实现了具有信息处理、环境参数输入、特性数据库查询及设置、装备性能评估和作战辅助决策等功能的海洋环境雷达探测性能评估演示系统,为指挥员进行战场准备、实施正确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岛礁雷达是构建海上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岛礁面积小、环境恶劣、远离大陆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岛礁雷达设计及使用过程中存在人员紧张、防护困难、保障不便等问题,总结出岛礁雷达设计必须加强综合防护、自动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在此基础上,从目标录取自动化设计、故障检测智能化设计、模块化快速修复设计、综合防护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岛礁雷达设计探讨,提高了雷达环境适应能力,减轻了操作及保障人员负担,保证了雷达作战性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2.
在舰载、地基等高分辨率雷达的修理或研制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测距、测速标校以检验该雷达系统性能指标。设计了一种超宽带相参雷达目标模拟器,在X波段上实现1.3GHz带宽,并以我国某海基超宽带、高分辨率雷达为适用对象,通过空馈方式接收海基雷达发射的调频步进频信号,对其进行相应的距离、速度、幅度调制后重构发射信号,再由天线辐射给海基雷达,从而模拟空中目标的各种运功状态,完成对高分辨率雷达参数校验及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3.
收发分置的雷达网络隐蔽接收的特点使其在对抗干扰时有着较大的优势。将收发分置的多基地雷达应用到舰艇编队中。首先,分别构建接收站点数量各异、拓扑结构不同的1发多收多基地雷达系统;然后,从反截获能力和干扰暴露区出发,评价布站拓扑的探测能力和布站花费并提出p指标和q指标;最后,通过分析站点数量一定下的大量拓扑,总结使用该数量站点布站时的探测效能。分别研究典型的布站数量,对舰艇编队的布站站点数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茹 《电器评介》2014,(2):117-117
针对现代战场出现复杂电磁环境以及密集使用电子设备的特征,本文从不同电磁威胁对作战武器的影响方面研究分析了复杂电磁环境的构成、特征及作战武器可能受到的电磁威胁形式,进而提出了几种有效降低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雷达是现代军事领域里的空中千里眼,在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雷达要探测的目标通常是运动的物体,如飞机、导弹、舰艇及车辆等.在某些场合,雷达不仅要显示这些运动目标,而且还要准确地测定其运动速度,如导弹制导、靶场测量和车辆监视等.  相似文献   

16.
SAR海面风场反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SAR(合成孔径雷达)海面风场反演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SAR反演海面风场的物理机制,然后阐述了由雷达后向散射截面反演海面风场的模式函数,随后对最具代表性的CMOD4经验模式函数进行了仿真,得到了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在不同海面风速、风向、雷达入射角和极化条件下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海面雷达后向散射截面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风速、风向、入射角和极化方式,这对将CMOD4模式实际应用于SAR海面风场反演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雷达综合试验台仿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大型雷达系统的工程验证评估难题,设计了一套雷达综合试验台仿真系统.针对大型雷达工作模式多样化以及电磁环境复杂的特点,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设计了雷达探测空间目标和干扰的稀疏分布、雷达环境在雷达探测空间的面分布或体分布以及雷达环境回波建模,构建了一套雷达综合试验台仿真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所设计的雷达综合试验台仿真系统通用性强、成本低、使用方便,解决了现实生活中大型雷达系统评估验证的复杂度和成本逐步上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雷达干扰效果的评估已成为电子信息对抗领域的热点课题。雷达方往往从雷达设备的某些性能或效能参数作为评估指标。干扰方主要是根据实施干扰后的雷达图像,结合作战人员的电子战知识和经验来判断干扰效果。因此本文提出从雷达方和干扰方两个角度来评估干扰效果,更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9.
导弹制导雷达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导弹制导雷达制导机理的分析、制导信息的提取、抗杂波、抗泄漏、抗干扰等方面的介绍,使导弹制导雷达的功能要求、技术要求比较清晰的呈现出来。也对导弹制导雷达的研制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环境是作战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环境仿真的优劣直接影响作战仿真的逼真度。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海军作战环境仿真的发展现状,从作战决策角度分析并整理了环境对于作战的影响,以及作战仿真中环境模型的搭建。同时,结合国外先进的环境仿真软件,对当前国外环境的发展状态进行了介绍,并对未来国内的作战环境仿真的发展作出畅想。无论从环境模型的搭建角度还是从环境仿真软件的发展层次方面都给出了很好的借鉴,对国内未来环境仿真工作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