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贾惠艳  孙雨  贺斌 《建筑节能》2012,40(6):50-53
从地下水渗流理论出发,以承压水作为地下水源热泵的抽灌目标层,建立了承压水的异井回灌和同井回灌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目前地下水源热泵回灌率低的原因和机理,提出了水文地质条件、井距、井壁孔隙率、滤料规格、洗井与成井工艺及回灌管道等方面的回灌条件.  相似文献   

2.
回灌井堵塞是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实际工程中回灌井侧缺少相应的监测设施,使得溢井发生前难以被察觉。本文建立了地下水源热泵回灌井溢井预测诊断的模型,并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回灌井溢井问题进行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随着回灌的持续进行,各回灌井的回灌性能均有所下降,但回灌性能的恶化程度及发生溢井所需时间各不相同。若对各回灌井的流量进行合理分配,则可从整体上降低溢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邬小波 《暖通空调》2004,34(1):19-22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一些技术和环境问题。就地质条件、回灌方式、地下水灌抽比、回扬和洗井次数等指标,比较了目前国内和荷兰的技术差异。指出解决地下水回灌的堵塞问题是地下含水层储能和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得以发展的关键。强调为避免出现地面沉降和地下水质污染等问题,必须采用回灌技术和密闭系统。对政府今后的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某办公楼地下水地源热泵回灌井的最佳回扬强度、最佳回扬间隔时间进行试验研究。地下水地源热泵回灌井定期回扬可以及时清除回灌井中的暂时性堵塞物,疏通回灌水的运移通道,保证回灌效果。该办公楼地下水地源热泵回灌井的最佳回扬强度为48 m~3/h,最佳回扬间隔时间为7 d。  相似文献   

5.
热弥散对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多孔介质和含水层蓄能中常用的热弥散模型,把热弥散模型归结为两类:速度一次方模型和含水层滞止导热系数倍数模型。对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GWHPPRSW)引起的地下水的换热,针对这两类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随着热弥散的加强,抽水温度降加大。含水层中某些地方,温度降随着热弥散的增加而减小,且变化幅值较大。含水层热影响范围随着热弥散的加强而加大。速度一次方模型的计算结果较含水层滞止导热系数倍数模型的计算结果的抽水温度降大,热影响范围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地下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结合浙江省的水资源情况分析了应用该技术对地下水水温、水质、地质条件的要求及可行性,指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空调冷热源形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地下水源热泵的应用现状及成井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管井设计计算、成井工艺和回灌方法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成井质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强调为避免出现地面沉降和地下水质污染等问题必须做好水文地质勘探、控制成井质量及采用合适的回灌方式,并对管理部门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热负荷对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倪龙  马最良 《暖通空调》2005,35(3):12-14,23
模拟研究了热负荷对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抽水和回灌降深、抽水温度和热影响范围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抽水流量的增加,抽水和回灌降深绝对值增加,抽水温度降低;对于易于出现热贯通的含水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小抽水温差和大抽水流量。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后,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应用日益广泛。目前,有的部门和地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使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更为广泛。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注意地下水的双重性,它不仅是地下水源热泵优良的源与汇,还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基本物质之一。我  相似文献   

10.
多层含水层中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适当简化了多层含水层和抽灌同井的基础上,分析了多层含水层中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水力和热力特性。随着中间含水层竖向渗透系数的增加,抽、回水口降深绝对值减小,抽水和回灌相对容易;中间弱透水层厚度减小时,抽、回水口降深绝对值有所降低,但降低不明显;抽水流量增加,抽、回水口降深绝对值基本呈线性增加,从而增加抽水和回灌压力。中间弱透水层的存在,显著地降低了抽水温度降,大大增加了含水层热影响范围,即使弱透水层很薄,也能起到很好阻隔作用,在这种条件下井的出水温度对于流量的加大不敏感。因此在抽水和回灌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加大抽水流量,使井承担更大的负荷。  相似文献   

11.
以某高校水源热泵系统2口地热水井(1抽1灌)为研究对象,采取回灌井回扬,对回灌井的常压回灌、加压回灌的效果进行了试验分析,探讨了回灌的技术要点,介绍了该工程地热水井实际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2.
水源热泵系统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慧颖  张铭  闫明 《建筑节能》2007,35(10):14-17
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技术,介绍了水源热泵开发研制的背景及水源热泵技术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并与锅炉和空气源热泵在能源利用角度作了对比.详细地描述了水源热泵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水源热泵应用的基本情况和中国目前水源热泵开发应用的前景及推广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自行开发的10kW住宅用水源热泵机组的启、停机以及稳定运行工况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得到了该机组在不同工况下启动和停机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曲线,对产生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该机组的性能系数和能效比。  相似文献   

14.
张兴科 《住宅科技》2012,32(1):20-22
简述了目前蓬勃发展的太阳能光伏和地源热泵技术,重点介绍太阳能光伏与地源热泵的结合体——光伏-地源热泵系统,论述该技术在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小区采用中水源热泵作为基本热源,热电厂作为峰荷热源的供热系统流程进行探讨。对供热系统的设计要点、能耗及环保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分析单井循环地源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情况,利用数据采集监测系统,对绵阳市某单井循环地源热泵系统进行换热性能测试研究。由数据采集监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最终计算出单井循环系统的实际换热量,测试结果表明该地源热泵系统换热量平均只有25 k W,没有达到初期的设计要求。分析该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住宅建筑的节能降耗,对户式冷、暖与生活热水设备进行合理整合,研发了一种具有供冷、暖与生活热水3种用途的空调机组(Cooling,Heating and Hot water Unit,简称CHU),并试制了CHU样机。建立了CHU性能检测试验系统,研究了CHU样机冬季运行工况下从空气中取热制备生活热水的动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从空气中取热时,机组制热性能(COP)受冷凝侧进水温度和室外气候条件的影响,平均COP随冷凝侧进水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室外平均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空气源热泵各自的性能和特征,以及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几种辅助热源,比较了常见太阳能辅助热源优缺点及适用性,以三一上海产业中心为例,重点论述了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相结合的热水系统的原理和控制方式,分析了此系统的特点及在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某水源热泵系统的技术改造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强调了在当前形势下综合利用自然能源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兰州某示范性工程为例.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和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优缺点,结果认为二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很好地在一个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