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地方服装产业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分为三个方向:服装造型能力、服装工艺设计能力和服装生产管理与营销能力。按能力培养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制定科学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
当下国内不少高等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本文从五个方面比较分析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工业设计综合能力,构建复合型的工业设计人才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4.
5.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目前中职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模式普遍较为传统,信息化程度低,且技能大师工作室间相互独立,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文章分析了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基本现状,阐述了专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具体运行过程,包括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实施、管理及考评等环节。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工作室的建设成效及实践情况,旨在为中职院校提升该专业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综合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如果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将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需注重实践教学渗透,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文章围绕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展开讨论,联合教学内容与要求,探索人才培养实践策略,以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服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服装设计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在此形势下,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随着服装产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就职业高校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而言,如何迎合市场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设计人才综合能力成了服装设计教育的核心问题。“三度一体”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就是将科学维度、哲学维度和宗教学维度的相关知识整合为一体,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而达到开阔视野、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服装设计人才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本科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进行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从学院自身特点出发,将企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切实地为企业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有针对性地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双导师培养模式在中国高等教育中逐渐开展,服装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将双导师制引入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通过校内导师对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在实验实践方法教学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由校外导师负责提高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实践部分,实现学校企业的无缝链接,优化毕业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工作室模式培养学生参加服装设计大赛的模式,强调培养学生既要有基础理论知识,也要有实践动手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项目的工作室模式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同,更注重梯形团队的凝合力和专业素养。文章首先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化课程建设、增加行业互动3个方向,详细分析了高职院校创建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必要性;其次从工作室模式设置的前期实践研究、工作室模式实践的特点、师资队伍和团体的建设、工作室项目的孵化与实践4个方面,阐述了项目驱动式工作室模式的实践;最后总结工作室模式的孵化效果,利用项目驱动工作室运转,有效实现了教学、社会、企业需求的对接,为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章立足于应用型服装设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聚焦于应用型服装设计专业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问题,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的新视角与新思路,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通过分析国内高校新文科建设途径和方法,凝练出所具有的共性特征,针对当前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的服装设计专业学科交叉的建设路径。通过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探寻并归纳出具有一定应用实践价值的服装设计专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及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5.
以"旎莱雅"品牌校企合作研发中心的运作为案例,提出了如何构建和推行企业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式,突出专业特色,解决实际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期进行逐步推广,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3+1”学制的实践教学体系,总结与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实习机制与实习考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促进了全球纺织产业的国际分工和产业调整。纺织高等教育要适应国际化要求,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复合型应用性纺织国际贸易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自贸区发展的背景下,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达到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目标,除了要满足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外,还必须探索更深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加强教研管理、搭建校企合作虹桥等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到复合型人才培养中。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