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宋晓薇  詹炳宏 《包装工程》2020,41(10):325-330
目的蒙古族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是最直观的文化形式,也是了解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蒙古族服饰为载体,提取其中的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通过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达到保护和传承蒙古族文化的目的。方法搜集蒙古族服饰相关资料并整理分类,使用形状文法提取蒙古族服饰文化因子,依据因子特性完成图谱构建,再细分影响蒙古族服饰文化元素的基因,通过用户心理意向测试对用户感知进行定性分析,将具有较高用户感知度的设计因素集成应用到产品设计中。结论在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蒙古族服饰文化因子的提取与运用,为蒙古族文化背景下的产品设计开辟新空间,通过设计实践验证在产品设计中使用"文化因子提取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基因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丽  陈波  张旭伟  阳旭 《包装工程》2018,39(2):270-275
目的将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基因融入到现代产品设计中,实现对彝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方法以现代设计方法和基因工程原理为理论基础,分析、筛选、整理凉山彝族服饰资料,归纳凉山彝族服饰在式样、色彩搭配等方面的主要特性,并利用分析图谱进行可视化表达,进而借鉴基因工程的逆转录过程提取出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基因。结果提取出了凉山彝族服饰形态基因、色彩基因、纹样基因和语义基因,以调味瓶系列设计验证了方法与应用流程的有效性。结论该方法可为其他传统文化风格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参考,不但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韵味与附加价值,而且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3.
韩海燕  阿雅拉古 《包装工程》2022,43(22):443-456
目的 构建鄂伦春传统服饰文化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可视化设计。方法 通过知识可视化所包含的知识层、结构层、视觉层和用户层要素而展开设计。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挖掘鄂伦春传统服饰文化知识要素,构建其知识层;其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鄂伦春传统服饰文化知识要素进行知识图谱绘制,构建其结构层;再次,对知识图谱中的形态、色彩、纹样、文化内涵进行设计因子提取,构建其视觉层;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可视化设计因子进行决策,构建其用户层。结论 将知识图谱的“相似匹配、回归聚类”与设计思维的“用户中心、迭代创新”优势互补,可解决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中“用不对、看不懂、接受弱、体验差”的窘境。  相似文献   

4.
贺雪梅  李颖颖  蒋颖  鹿丹琼 《包装工程》2016,37(12):176-179
目的研究唐代仕女造型因子提取方法及造型推演过程,并最终进行设计应用。方法首先在研究史料及实物资料的基础上从形体、容貌、发型以及服饰四方面进行整体比较分析;其次,用因子分析法提取色彩、线条及图案元素,并在此基础上以形状文法进行形状推演;最后,将因子提取应用于现代陶瓷茶具设计中,对相应设计方法和思路进行验证。结论以唐代仕女造型为切入点,提取唐代仕女人物造型元素,融入陶瓷茶具的形态语言中,将传统唐代仕女人物造型进行创新,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以新的艺术形式再现。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瑶族服饰纹样的特征,探究其文化意蕴,推广其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合理提取瑶族服饰纹样的精华,获取设计灵感,发挥瑶族服饰纹样承载的文化价值,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当地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文化生态视角系统分析蒙古族传统服饰在不同地域文化下所产生的符号特征与装饰手法,探索其中所含元素的缘起与地域文化背景,总结整理蒙古族服饰地域分化脉络与设计驱动的文化价值实现路径。方法 首先,通过对蒙古族服饰地域特征的分析,从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收集蒙古族服饰元素符号,梳理不同地域下的蒙古族服饰特点并将其进行分类,同时分析地域环境对蒙古族服饰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探讨地域环境与蒙古族服饰文化价值的关系;其次,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探讨蒙古族服饰的保护与利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最后,从设计学的角度总结蒙古族服饰的地域分化和文化价值的实现路径。结论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地域、文化、宗教、环境对蒙古族服饰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设计驱动的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转化和价值实现路径,为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价值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服饰是人类文化和进步的象征,是人类观念的产物。广西的瑶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代表着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有不同的服饰特征,集中体现了瑶族服饰的多彩性、装饰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广西瑶族服饰的元素在今天已经被大量地使用,展示在现代服饰的每个细节如蜡染、绣花、流苏等。  相似文献   

8.
王建华 《包装工程》2020,41(10):198-204
目的研究精准扶贫背景下河池瑶族特色产品的包装设计。方法为更好地对瑶族特色产品的包装进行地域性创新设计,从同质化严重、缺乏瑶族特色、设计粗糙简单三个方面,分析河池地区产业扶贫中特色产品包装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瑶族特色资源(风景名胜、服饰文化、民间艺术、民族信仰及婚俗文化等)为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设计源泉和灵感来源,充分利用这些地域性资源进行元素提炼和设计,并结合包装内容物的特点和要求,解决精准扶贫下瑶族特色产品包装的创新设计问题。结论使用河池地区瑶族的特色资源对产业扶贫的产品包装进行创新设计,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对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将为地域性特色产品包装创新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婷婷 《上海包装》2023,(5):165-167
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传统服饰文化体系,同时要与现代设计观念相互融合。从传统服饰的结构特点、色彩体系以及象征意义等3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服饰的设计特点,对传统服饰文化元素的现代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提升现代服饰设计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传统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0.
将收集的盐城地域文化元素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基于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利用图谱分析法将收集的资料按照规则构建分析图谱,对相应图谱进行合理的用户感知定性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定量分析,通过以上研究方法提取盐城地域文化中的形态、色彩和文化内涵因子,并结合湿地文化特色设计因子的提取与设计应用过程,最终以用户感知评价,验证设计因子运用的合理性。通过盐城地域元素与文创产品的融合,将有效提升设计对象的内涵,并促进地域特色文创产品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针对传统文化符号再设计过程中,显隐性因子提取与表征存在模糊主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拓符号学和眼动实验的显隐性文化特征提取与应用的研究方法。方法 以黄梅挑花为例,在可拓符号学的基础上融入眼动实验,首先,利用爬虫技术提取黄梅挑花文化特征词(隐性因子),并进行可拓语义评估得到其可拓区间值;其次,运用眼动实验提取挑花纹样特征(显性因子),结合隐性因子可拓区间值进行综合图解语义评估;最后,将图案元素进行可拓变换设计。结果 变换结果在服饰纹样图案设计中得到合理应用。结论 研究表明:运用该方法可修正传统的依据从业经验及主观思维表征文化特征存在的偏差,能客观、科学地提取显隐性因子并作为设计因素,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目前我国儿童海洋文化教育意识薄弱的现状,通过对儿童海洋文化教育现状及儿童对游乐设施心理特征的分析,探索海洋文化元素在儿童具体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海洋文化元素的传播。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与情景导向为设计的海洋文化元素提取方法。通过对渔民耕海劳作的用户行为分析和对渔民出海行为的情景展示,提取相关海洋元素。以儿童游乐设施为例,分析其儿童游乐设施的用户行为和情景需求地图,结合提取的元素展开实例设计。将该方法提取的海洋文化元素应用于儿童游乐设施中,为海洋文化元素的传播方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小培养儿童了解海洋知识,有效地实现海洋文化元素的传播,有利于提升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13.
符晗 《包装工程》2022,43(8):386-393, 412
目的 针对广西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在功能、设计创意、文化内涵、情感认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价值感知的角度,为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优化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方案。方法 通过科学设计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者调查问卷,从社会价值、功能价值、文化价值、情感价值等价值感知的维度进行消费者购买意向和满意度数据采集,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找出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现状问题的症结所在,结合瑶族生态博物馆特色文化元素及内涵,归纳文创产品优化设计思路,提出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优化设计策略,并以瑶族服饰元素进行文创产品优化设计实证。结论 立足消费者的价值感知,提出广西瑶族生态博物馆文创产品优化设计策略,提升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价值属性,促进了瑶族特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为少数民族特色博物馆文创产品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提供了借鉴方法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江南园林文化因子提取及设计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丽萍  李阳 《包装工程》2016,37(24):57-62
目的构建江南园林文化因子的提取模型,科学而理性地挖掘与提炼具有识别性的设计元素,结合实践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建立江南园林文化因子提取及应用研究框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花窗、洞门、色彩、意蕴4个设计因子,计算各因子的重要性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产品设计。结论使用科学的因子提取方法能够提取特征鲜明的江南园林文化设计因子,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以系统、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创意产品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5.
苗秀  侯文军  徐雅楠 《包装工程》2022,43(16):303-310, 409
目的 探究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方法框架与关键性设计因子,助力非遗数字化创新。方法 将非遗不依赖物质文化而存在的活态特征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感、想象性和交互性等特征相结合,提出以虚拟现实游戏为载体作为非遗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价值传播的数字化创新路径。基于游戏元素四分法,在现有游戏设计模型和用户体验要素模型的基础上,探索设计流程与方法框架。基于评估的方法开展实验,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虚拟现实游戏体验的关键性因子。结果 从前期文化调研、非遗游戏定位、内容与机制设计、界面设计4个方面,构建了非遗虚拟现实游戏设计流程与方法框架。提出了包括真实性、游戏性、可用性和情感在内的影响虚拟现实游戏用户体验的要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在方法框架与关键性因子的设计策略指导下,对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达斡尔曲棍球开展虚拟现实游戏设计与开发,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虚拟现实游戏为非遗数字化带来了沉浸感、想象性和交互性体验,是非遗数字化创新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李学坤  邱保金 《包装工程》2022,43(24):316-323
目的 探索禅宗文化在伴手礼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并设计出具有禅宗文化内涵的茶具伴手礼。 方法 禅宗文化意境的营造从造型、质感、色彩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确定禅宗文化伴手礼的形式特征,对禅宗文化伴手礼的造型设计从本能、行为、反思三个情感层次进行分析,使产品设计中“禅”与“艺”相结合。通过用户调研,对禅宗文化提取文化因子作为造型设计的要素,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禅宗文化因子用户需求权重,将较高权重值的文化因子作为最终伴手礼造型创新设计的重要依据。结论 禅宗文化伴手礼设计将优秀传统元素和现代美学融为一体,将传统艺术合理地渗透到现代产品设计语言之中,推动人文与艺术的融合,提高文化创意品牌价值,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7.
王宁鑫  詹秦川 《包装工程》2019,40(6):257-263
目的提取立春节气文化中蕴含的特色设计因子,丰富节气文创产品种类,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保持和发展文化特色。方法采用文献阅读和综述等方法收集立春节气资料,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发现有效信息;创建基于立春节气设计因子的提取模型,使用思维导图筛选显著特征;针对立春节气文创产品设计,从隐性因子和显性因子出发,对立春节气的设计因子进行可视化处理;将生成的立春节气纹样根据形状文法的不同推演规则,推演出更多立春节气新纹样和新图形。结论立春节气丝巾的纹饰创新设计验证了该提取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拓宽了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提高了设计对象的文化内涵,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洪诗莹  宋方昊 《包装工程》2019,40(22):230-235
目的分析用户色彩偏向性的选择行为,为应用软件标志色彩的设计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以层次分析法对应用软件标志色彩的识别性影响因子及影响比重进行实验,构建用户选择色彩影响因子的层次结构。从用户对色彩认知的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提取色彩影响因子,对色彩影响因子的提取方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在生理方面结合眼动实验数据,将数据作为用户的生理评定数值引入层次模型;在心理方面通过色彩区域划分,获知用户对色彩的偏向次序;在社会方面运用色彩语义法进行语义分类。以医疗类应用软件标志色彩选择为例进行实验,将各因子的层次结构转化为判断矩阵进行数学计算,得出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值。结果应用软件标志色彩的影响因子提取模型具有可行性,且模型具有可重复性。结论借助层次分析法获知用户对应用软件标志色彩的偏向次序,为应用软件标志色彩的设计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小开  孙媛媛 《包装工程》2018,39(22):171-175
目的 以地域文化的符号化法则为研究的基础,提出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法、思路,为解决我国现阶段城市个性缺失等问题提供技术路径和设计案例。方法 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成因进行分析,总结出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法则及设计思路,运用案例研究法,设计山西临县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结论 对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有典型化提取、抽象化处理和符号重构3个阶段,提取的地域文化符号最终应用到现代城市的公共环境设施中,转化为城市文化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20.
刘琳琳  周恩玉 《包装工程》2023,44(24):319-327
目的 运用设计手段为大运河文化基因活态化传承赋能,促使大运河文化内涵与时俱进,助力大运河文化在当今时代不断延续。方法 以杨柳青年画为例,梳理文化基因类别,构建文化基因设计逻辑。依据不同文化基因的特性,提出三项文化基因符号设计应用原则,对文化基因提取方法和应用流程进行实践。结果 运用所提出的文化基因提取方法提炼出杨柳青年画《连年有余》的基因符号,并依据取舍有度、与时俱进、多维渗透原则将其转译变换,得出一款具有现代特征的包装设计方案。结论 运用文化基因理论能有效实现对大运河文化基因的提取及设计应用,所提出的文化基因提取方法及基因符号设计应用原则为大运河其他文化基因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