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胡飞  冯梓昱  刘典财  王炜 《包装工程》2020,41(16):51-63
目的当前,用户体验设计存在概念上的两个"误读",一是对用户体验与可用性的概念误读,二是对用户体验设计与体验设计的概念误读。试图厘清用户体验的概念,并基于明确的定义梳理用户体验设计的方法,再从设计方法的视角反思用户体验的内涵。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法梳理从"可用性"到"用户体验"的发展脉络,解析用户体验与可用性的三种关系;其次,比较用户体验的不同定义,进而明确用户体验的内涵;第三,收集并筛选用户体验设计方法,从方法属性、设计流程、研究对象三个维度进行方法分类,借助信息可视化手段,比较多重维度下用户体验设计方法存在的共性与特性。结论通过对用户体验设计方法的多维比较分析,基本厘清了当前用户体验设计方法的应用情况,反映出用户体验、可用性、体验设计三者在方法上的含混性,并指明了用户体验设计方法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杨茂林 《包装工程》2015,36(12):83-86
目的从创新性视角研究智能求解的交互设计流程。方法以可穿戴计算技术的介入为例,从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层面,设计产品概念原型方案,运用批判、约束和反思等原则和方法进行设计评估,从而系统分析以问题求解为中心的智能求解交互设计流程。结论智能求解交互设计流程从整合艺术、科技和人文的新型思考维度,来适应信息时代的智能化趋势,是基于传统设计流程的创新和延展补充,为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更新,设计师创造非凡用户体验,解决用户实际问题提供方法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胡康  蔡文浩 《包装工程》2023,44(10):181-192
目的 针对参与式设计概念模糊的现状,梳理定义,归纳主要研究点,以设计方法为基础,从方法特性的角度进行多维分析及可视化,探索参与式设计方法未来的走向。方法 以发展脉络为研究基点,对比各阶段高被引定义,明确参与式设计的研究点。将设计方法作为样本,通过行为模式、研究属性、设计流程和方法形式四个维度对设计方法进行单维度分析和多维度对比,以图谱的形式总结各个方法的共性和特性,以此探讨参与式设计未来的走向。结论 根据研究明确多种参与式设计方法在设计流程中的使用范式,并通过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呈现,同时研究得出以下三个结论,即研究双方的信赖程度决定设计深度;多样化设计方法对研究起到推动作用;不同阶段需要选取适当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胡飞  叶震宽 《包装工程》2022,43(10):54-65, 79
目的 厘清信息设计的发展脉络,探究研究重点与核心方法。方法 以信息设计定义中的共现概念为基础,梳理学科发展脉络,通过区分研究目的、对象,以及要素的基础性与衍生性关系,构建信息设计的狭义概念,并从设计流程、方法属性和信息加工3个维度进行分类,利用力导图对分类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论 信息设计概念的内涵是信息的高层次转化,外延是信息架构与可视化。信息设计方法主要来自制图学、平面设计和认知科学领域,以在交付阶段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进行可视化为研究重点,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信息预测和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檀鹏  纪毅 《包装工程》2022,43(4):244-250
目的 探究知识可视化视角下移动端全景虚拟博物馆的交互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概述了移动博物馆的现状,并对知识可视化理论和应用进行梳理和提炼;其次,从知识可视化的视角分析移动端全景虚拟博物馆的应用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将知识可视化引入移动端全景虚拟博物馆交互设计的机会和意义;最后,通过分析移动端全景虚拟博物馆的知识可视化特性并结合前期相关研究,构建基于知识可视化的移动端全景虚拟博物馆的交互设计方法。结论 知识可视化是增强用户高效交互和学习的重要方式。研究通过将知识可视化理论与移动端全景虚拟博物馆的交互设计相结合,提出从数据、结构、交互和用户4个层面进行知识交互的架构设计,并从知识类型的可视化、认知过程的可视化和图形性质的可视化3个方向作为设计原则,综合形成面向移动端全景虚拟博物馆的交互设计方法,为今后的相关学者和设计师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工业设计概念界定模糊的现状,梳理工业设计的定义,归纳工业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展开工业设计方法多维交叉分析,探索方法与现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梳理工业设计定义的基础上,明确工业设计的研究内容,并据此将收集和筛选到的工业设计方法投影于流程-属性-要素维度,借助交叉分析比较法,比较经典工业设计方法在多重维度下的共性与特性,再将投影和分析过程可视化,最后归纳发展趋势。结果归纳了工业设计方法在不同时代和工业发展背景下的研究特性与影响内因。结论当前工业设计方法以“物”的定性研究为关注重点,并已呈现出“物”、“人”、“事”综合分析的趋势。通过对经典工业设计方法的多维交叉分析,归纳总结了工业设计方法的发展趋向,为工业设计方法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厘清“可持续设计”的概念缘起及发展现状,从方法角度对可持续设计做出新思考。方法通过文献整理法,从可持续发展观着手,全面梳理可持续设计观念的发展脉络、相关定义、研究内容,归纳出可持续设计的一般定义及现阶段缺失的内容;通过数据分析法,选定符合本文研究立场的方法条目,根据可持续设计的内容及特点,从“流程(双钻模型)-属性(定性与定量)-对象”三个维度进行分类;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方法进行单维度、双维度、三维度的内容对比与具体分析,挖掘不同维度间的隐藏信息和潜在关联,最终筛选出可持续设计的核心方法。结论可持续设计在方法层面上呈现出渗透迭代的发展状态,表现出以递进式系统创新策略为基础的发展趋势,属于凌驾于其他领域方法的集合型设计观念,为可持续设计方法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和趋势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模式。  相似文献   

8.
彭凌  王炜  胡飞 《包装工程》2020,41(4):70-81
目的围绕设计管理的定义及方法,探讨设计管理的学科本质与一般程序,解析设计管理的脉络发展。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设计管理的学科发展脉络并聚类分析其现有定义;基于狭义定义,就方法学视角,以科学计量的方法,从研究对象、定性定量、设计流程三个维度来收集、归类与比较设计管理方法。结论设计管理的狭义定义是企业为实现目标对项目层面、组织层面、战略层面的设计资源和设计活动,进行规划、制定、执行、评价的一切管理活动。通过可视化工具辅助分析后,呈现出组织层方法、定量方法过少,“要素”包含“维度”等分布特点。最后,在基本理解设计管理的本质与一般程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问题,即设计组织管理作为设计管理的重要内容,相应的设计方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与应用;设计管理作为设计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其方法却并未体现科学管理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信息维度与交互设计原理》序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覃京燕 《包装工程》2018,39(16):57-68
目的探讨信息通讯技术支持下,信息维度与交互设计的关系,研究通用性的交互设计原理与方法。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法、大数据分析法和用户参与式设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信息所构成的11个基本的信息维度,在全息的量子奇点中映射对应不同的交互设计类型与交互设计方法。结论新型信息维度影响下的交互设计原理与方法,将交互内容、信息功能、传媒介质的交互设计元素进行抽象本质的分析,从信息升维与信息降维角度,阐释由交互载体、功能、内容三要素构成的新的人机交互范式,与信息维度的全息映射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网络动态可视化的交互设计原则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柏茂源  代福平 《包装工程》2018,39(4):193-198
目的构建网络动态可视化的交互设计原则。方法结合数据可视化基本设计方法分析网络数据可视化的设计案例,总结网络动态可视化的交互设计原则。结论网络动态可视化的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多数据元素分类显示、数据的分层显示、背景信息描述、交互视角管理、数据标记5项交互设计原则。构建可视化数据与用户之间的动态交互,将是网络数据可视化的焦点课题。  相似文献   

11.
胡飞  钟海静 《包装工程》2020,41(4):20-33
目的以信息可视化的方式考察环境设计方法,从设计方法的视角反思环境设计的内涵。方法首先,运用文献法,梳理了从“环境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到“环境设计”的发展脉络,基于对不同时期中外学者的定义的比较,揭示出了环境设计的内涵。其次,采集并筛选了一百一十八种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设计方法,从方法属性、设计流程、设计对象三个维度进行方法分类。然后,通过信息可视化和比较法,对上述方法分别进行了一维方法分析、二维关联分析和三维综合分析。结论从“环境艺术”到“环境艺术设计”再到“环境设计”的概念更迭,不仅是我国不同发展阶段对环境设计的认知的差异,而且更加反映出了时代背景、现实需求的变化,也必然带来相应设计方法的变化。当前,环境设计正在从关注环境中物质对象的设计,转向关注环境中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的关系等非物质对象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黎颖  胡莹  杜星 《包装工程》2020,41(4):182-188
目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驱动着设计的转型,服务设计是当今服务型经济驱动下,设计发展的新趋势。基于此背景,探讨服务设计理念下产品设计创新的策略。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P+S、P+E、P+B三种融合服务设计理念的产品设计创新策略。通过实验观察法,观察十二名参与者对三个策略的使用情况,并结合“Mirror Mirror”智能镜子与“Open Sesame”无人商店身份识别系统的设计实践,讨论该策略的可行性。结论服务设计理念的引入能驱动思维模式的转换,借助三种设计策略,将“服务”、“用户体验”、“商业模式”融入到产品设计过程中,推动由单一产品向“产品+服务”的整合性解决方案的转变,给当代产品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不仅是未来产品设计创新的重要方向,而且符合服务型经济下设计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3.
郭伟  郝瑞楠 《包装工程》2022,43(14):326-334
目的 探析我国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特征及未来的研究趋势。方法 应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CNKI网站收录的高质量期刊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随后结合文献阅读工作,从研究方法分类视角对我国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结论 可将我国文创产品设计研究分为3个阶段:2015年以前的萌芽时期、2016—2018年的起步和发展时期、2019年以后的多元化发展时期。从整体来看,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及发文机构较为分散,但发展态势良好,研究持续升温。从核心机构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及中部地区,来自各类高校的不同专业领域,覆盖艺术学、设计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从研究主题来看,包括设计元素转化、实验设计理论探析、创新视角、用户视角产品设计、产品设计链条以及实验设计应用6个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场馆文创、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以及文化创意产业方向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厘清其术语内涵、研究领域、发展脉络和研究类型,思考其构建路径。方法通过概念辨析,厘清设计研究的术语内涵:一是为特定设计项目进行信息拓展的实践研究;二是发展一般化、结构化设计知识体系的学术研究。进而将设计学术研究分为一般设计研究和特定领域设计研究。基于设计知识和知识生命周期,提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知识生命周期”,强化实践、用户与研究之间的知识循环。从类型学角度概述设计研究的类型,重在阐述研究方法的选择。通过“设计信息框架研究”的案例,研究与思考“如何构建设计研究”这一问题。结论设计研究中的学术研究,旨在研究发展设计知识的机制,并维持其知识生命周期,从而为设计实践提供可使用的知识平台。设计研究者需要更清晰自己知识创造的使命,并进行更深入、更有价值的设计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事理学在概念产品设计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雯  杨静  罗星宇  王琛 《包装工程》2020,41(8):93-97
目的强调进行目标系统外部因素的研究,从方法论层面有望突破传统主要考虑内部因素的局限性,对于概念产品创新设计有重要意义。方法将事理学引入概念产品设计定位,在"事"的结构基础上,提出概念产品设计定位研究框架;基于"事""理"之间的联系,对外部因素研究的有序组织的具体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具体阐述事理学中外部因素在概念产品设计定位中的实际应用。结论以主要面向"95后"人群的概念汽车内饰设计项目为案例,提出部分具体的设计定位研究方法,经过整合分析后得出设计定位阐释,为概念产品创新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伟伟  魏婷  余隋怀 《包装工程》2021,42(24):73-83
目的 为了厘清情境感知的相关术语概念与研究发展动态,借助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情境感知在交互设计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梳理。方法 首先,从多学科角度梳理情境的定义、情境感知的涵义以及情境化设计方法。其次,运用文献计量软件VOSviewer以及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通过VOSviewer分析国内情境交互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热点,得到情境感知交互设计是目前情境交互领域研究的热点主题。再结合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情境感知在交互设计领域的研究发文数量分布、期刊分布、合作国家分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梳理可穿戴产品设计的研究发展态势,从文献计量可视化的角度对近20年国内外关于可穿戴产品设计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进行系统化地梳理和分析。同时,明确可穿戴产品设计研究存在的局限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2002—2022年CNKI和WOS数据库中与可穿戴产品设计主题相关的期刊文献作为研究数据源,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国内外可穿戴产品设计研究的概况和热点,提出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美国是可穿戴产品设计研究的主要力量,其中中国科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等高校是主要研究机构;人机交互、交互设计、用户体验是国内外对可穿戴产品设计研究的重要方向;可穿戴产品的医疗康养与适老化设计将是学者与决策者持续关注的课题。2002—2022年国内外可穿戴产品设计的研究历程可分为缓慢发展期、快速增长期、增速变缓期三个阶段,文献发表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国内的研究热度、发文频次高于国外,以人机交互领域研究尤为突出,研究重点在发热理疗、医疗监测系统、人体无线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产品设计模式;而国外研究以生理数据监测、电子纺织品和传感器网络等方面为主。综观研究现状和趋势,从人本智能形态、多学科研究和人口老龄化设计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可穿戴产品设计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