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有效地处理重金属背景值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灰关联分析理论建立了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模型。改进的地累积指数首先通过构建指标灰关联度向量和综合灰关联向量,量化单项重金属和和综合污染状况的不确定,而后通过一阶矩原则,对沉积物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等级进行识别。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西洞庭湖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估。结果表明:1)与传统地累积指数模型相比,改进的地累积指数沉积物重金属在污染等级评判,污染程度不确定性量化和风险因子识别方面均有显著优势。2)澧水河口、沅江河口和西洞庭湖湖心区的沉积物重金属一阶矩分别为2.19、2.29和0.42,它们分别属于"中度污染"、"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等级。3)澧水河口、沅江河口和西洞庭湖湖心区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恶化风险分别为19%、36%和15%,主要诱因均为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鄱阳湖河湖交汇处及长江入湖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情况,于2018年9月在鄱阳湖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并分析其重金属质量分数,借助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沉积物质量基准法评估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Zn、Pb质量分数较高,分别是背景值的5.7~19.4倍、1.3~7.4倍和2.3~6.1倍。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Cu和Cd为主要污染元素,而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则指出Zn元素的潜在生态毒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茂名近岸海域底质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茂名近岸海域水质和底质中典型重金属污染物的质量比,评估了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定量确定了其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茂名近岸海水中重金属污染指数均低于0.6,重金属污染不明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为0.17~1.8,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d、Pb、As、Cu和Hg.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为44.3~83.4,表明这些水域的表层沉积物已受到重金属的轻微污染,体现出极轻的生态危害,但重金属Cd在水东港养殖区、第一滩风景区和城市排污区等监测水域具有中等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五河尾闾沉积物表层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选取6个典型代表性区域沉积物表层样品,并对6种重金属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As、Pb、Cr、Cd和Zn的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24.62~72.19、5.65~17.57、19.93~42.92、36.41~53.11、0.56~2.14、7.06~15.43mg/kg;库区沉积物表层重金属存在一定程度污染,除Zn外,其余金属元素均已超过鄱阳湖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和污染指数法分析表明,Cu与Cd是主要污染因子,各元素污染程度:Cu> Pb> Cd> Cr> As>Zn,各重金属元素呈正相关,具有相似迁移过程的规律与污染来源.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与污染程度评价结果基本一致,Cd达到较重风险水平,其余元素在各断面都处于中度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株洲市各城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株洲市各城区土壤中Cd、Pb、As等重金属的含量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除了Cr、Hg外,各城区的重金属都高于株洲市农田土壤背景值和国家自然背景值,其中石峰区Cd高出背景值633%。潜在生态风险研究表明,只有Hg和Cd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指数(Ei r)大于30,表明该元素对土壤存在潜在生态危害。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危害指数RI看,石峰区(RI>265)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严重。健康风险评价表明,仅有石峰区Zn的单个污染物非致癌风险HQ和总非致癌风险HI都大于1,暗示其可能对儿童有较明显的非致癌健康影响;且石峰区总致癌风险Risk高达1.05×10-4,致癌风险比较高,其他3个区的重金属对株洲市儿童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不明显。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石峰区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摘 要: 调查了会仙湿地典型河流地表水和沉积物重金属As、 Hg、 Cr、 Ni、 Cu、 Zn 和Pb, 以及水葫芦中Cr、 Ni、 Cu、 Zn 和Pb 的分布特征及富集情况,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地表水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特征及生态风险, 植物富集系数法评价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结果发现: 夏季地表水重金属含量高于秋季含量, 夏季呈现重污染状态, 秋季呈现轻污染状态, 均为地表水Ⅳ类水质, 主要受Hg 含量特征影响; 两季沉积物重金属均为轻度污染, 但Hg 的强生态风险率高达95. 8%; 水葫芦根部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茎和叶部, 根部对地表水与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的能力大小顺序一致, 均为Zn>Pb>Cu(Ni)>Cr。  相似文献   

7.
以成渝经济区水体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由生物效应数据库法导出的沉积物质量基准(ERL/ERM和TEL/PEL)及毒性单元总和(∑TUs)评价了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风险。结果表明:区域内重金属生物毒性风险整体不显著;潜在生物毒性风险评价和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可以相互补充和借鉴;基于生物效应数据库法的沉积物质量基准和毒性毒性单元总和可以有效地评价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  相似文献   

8.
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广东大宝山矿区4条河流的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多种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RI表明:4条河流的重金属污染均达到了强生态危害,导致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元素是Cd、Cu和As,Pb、Hg次之,Zn、Cr影响最小;主要受污染河流为矾洞河与船肚河.分析表明,采矿活动对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有很大影响,Pb-Zn、Pb-As、Zn-Cd和Zn-As的同源性很高,Hg则表现出不同于其它元素的累积特征;沉积物的粒度对重金属元素在其中的含量也有较大影响,除Cr、Hg和Pb外,Cd、Cu、As、Zn等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均受沉积物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分布于大连海区的5个调查位点的潮间带的表层污染物中重金属Cu、Cd和Pb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大连海区潮间带的表层沉积物总体处于低污染水平和低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仅个别位点样品的Cu达到中等污染水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水平与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随着飞机设计的发展,结构非线性颤振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准确评价系统的颤振稳定性,不但要采用非线性颤振计算模型,同时还必须考虑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些具有随机分布的参数,传统的确定性颤振分析方法已不能胜任;为了探索一套新的,且适合研究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相互耦合的颤振计算分析方法,文中选取具有非线性扭转刚度的二元机翼颤振系统为研究对象,将概率统计学中的蒙特卡罗方法和核密度估计法结合确定性颤振分析,开展不确定性量化工作,并得到给定速度下系统发生颤振的概率,进而对系统的颤振风险进行评定。并给出算例中非线性扭转刚度表现为软弹簧特性时,不同速度下发生颤振的概率,从而说明系统在不同速度下的颤振风险。  相似文献   

11.
汤峪水库是西安市的重要供水水源地,为了解重金属污染状况,对汤峪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Cd、Zn、Cr、Ni、Cu和Pb的形态分布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汤峪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中国水库底泥重金属含量背景值.沉积物中Cd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远大于其他重金属,达32.40,因此Cd是汤峪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者.沉积物中Pb主要以可还原态形式存在,Cd的赋存形态除残渣态外,主要以更易从沉积物孔隙水向上覆水体释放的水溶态、可交换态形式存在.氧化还原条件对沉积物中Cr,Cd和Pb的形态分布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好氧条件下沉积物中Cr,Cd和Pb的具有潜在环境效应的各形态含量占总量的比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而厌氧条件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活化.  相似文献   

12.
锦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从近岸海域向外海方向逐渐降低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锦州湾西南部河流入海口处,最低值出现在锦州湾东部与外海相连接处,这与锦州湾内潮流运动和入海排污有着直接的关系;8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强弱顺序为:Hg〉Cd〉As〉Pb〉Cu〉Ni〉Zn〉Cr,Hg和Cd的潜在生态危害为极强程度,西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比其它海区严重。结论表明,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为Hg、Cd、As,应加强对Hg、Cd、As污染物排放的管控。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市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流经连云港市区4条河流(蔷薇河、排淡河、盐河和烧香河)的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数据,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潜在的生态危害系数(Eir)说明4条河流均属于轻微生态危害范畴,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以Hg,As污染为主,Cu,Cd次之,Cr,Pb较弱,Zn最弱;多种重金属的生态系统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表明河流重金属污染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其受危害程度由强至弱的次序为:烧香河、盐河、排淡河、蔷薇河。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在用电梯的动态分级监管,提出了在用电梯系统风险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现行标准和研究现状,确立了在用电梯系统风险评价的基本程序,包括准备工作、风险评价、降低风险和生成文件等四个方面.其次,通过对电梯设备、相关人员、运行管理以及使用环境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评定,确定评价单元,找出危险状态;综合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在用电梯系统风险评价模型.对电梯部件的风险评价,采用模糊评价方法确定单因素危险状态的风险等级,并对单因素风险的概率等级和严重程度进行量化处理,得到电梯部件多因素综合风险评价值.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对一定区域内的在用电梯进行动态分级监管,以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提高监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油库安全分析中事故树基本事件概率的模糊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价油库安全的方法有很多,因为引起事故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传统的评价方法有其自身的 局限性。模糊综合分析法是一种将危险因素的不确定性模糊后量化进行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被大量应用于安全 评价体系当中。以往的模糊分析通常用于系统安全性的评价上,通过专家打分可以直观地了解油库的安全等级,评 价方式简单。事故树定量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其难点在于因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统计资料不充足而难 以确定。事故树定量分析法对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模糊分析,将得到的可能性等级量化后再用于实际计算。 这种方法具有评价方式简单直观的特点,量化分析后比以往方式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大南湖12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d、Hg、As、Cu、Pb、Cr、Zn)进行监测和分析,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地积累指数法结果表明,Cd在多数样点呈现中度污染状态,Hg、As、Cu、Pb呈无—中度污染状态,Cr、Zn呈无污染状态。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表明,大南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为轻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7.
评估了广西大厂锑矿下游地区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为合理预防和治理广西大厂矿区下游的重金属污染以及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d,Cu,Ni,As,Zn,Pb和Cr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9 mg.kg-1,204 mg.kg-1,247 mg.kg-1,19.3 mg.kg-1,1 329 mg.kg-1,44.0 mg.kg-1和101 mg.kg-1,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浓度高低依次为Zn>Ni>Cu>Cr>Pb>As>Cd.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所调查地区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对所调查地区生态风险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Cu>Ni>As>Zn>Pb>Cr.所调查地区的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生态风险因子是Cd.本研究为该矿区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湖北某有色金属矿区排污河道底泥中铜、锌、铅、镉、镍含量进行了分析测试,主要采用变异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排污河道底泥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铜、锌、铅、镉、镍含量均超过湖北省土壤背景值;底泥重金属富集程度为镉>铜>锌>镍>铅,其中镉的富集程度为3级中-强度污染;铜和锌变异系数较大,沿程分布变化明显;以湖北省土壤背景值为参比,排污河道底泥5种重金属的生态危害顺序为镉>铜>镍>铅>锌,总体表现为中度-重度的生态危害,镉是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9.
洪泽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异系数、富集系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分析评价洪泽湖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相关特性。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离散性及富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重金属元素空间波动程度依次为Cd〉Cu〉Pb〉As〉Cr〉Zn〉Hg,富集程度依次为Cr〉Zn〉As〉Cu—Pb〉Hg〉Cd;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处于轻微水平,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依次为Hg〉As〉Cd〉Cr〉Cu〉Zn〉Pb,洪泽湖南部、东部出湖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较大,网围养殖区受到重金属的轻微污染;Cr,Zn,Pb,Cd污染来源基本一致,对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北部湾沿海经济区水稻根系土中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70个采样点Hg、As、Cd、Pb、Cu和Zn 6种重金属进行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根系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变化范围58.84~417.88,平均值118.49,整体平均水平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生物有效性评价结果显示,根系土中各元素生物可利用性大小顺序为Cd〉Zn〉Pb〉Cu〉Hg〉As。Cd、Pb和As在水稻籽实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标,主要与工业活动和施肥灌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