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高速经编机梳栉横移运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改善梳栉横移运动,减小横移冲击,通过分析梳栉横移运动的工艺特性,运用机械运动学理论,选用适合高速凸轮机构的组合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作为梳栉横移驱动曲线,研究影响横移运动特征值的4个因素:织针针距、横移针距数、经编机主轴转速和横移允许主轴转角。分析结果表明,可通过增大横移允许主轴转角的方法来优化横移运动,即在确保横移安全可靠的条件下导纱针横移提早起始点,延后结束点,增长实际横移时间,从而显著改善高速经编机梳栉横移的运动性能。  相似文献   

2.
高速经编机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选择优良的经编机凸轮从动件运动曲线,提高国产凸轮在实际生产中的速度,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到经编机凸轮运动规律的选择中.阐述梳栉横移运动的基本要求,分析横移用凸轮的主要指标,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对经编机凸轮设计中常用的运动曲线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修正正弦运动曲线能够很好地满足高速经编机横移运动的要求,对用于经编机横移机构的凸轮的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MENG  Jianjun孟建军 《纺织学报》2008,29(12):100-102
为选择优良的经编机凸轮从动件运动曲线,提高国产凸轮在实际生产中的速度,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到经编机凸轮运动规律的选择中。阐述梳栉横移运动的基本要求,分析横移用凸轮的主要指标,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对经编机凸轮设计中常用的运动曲线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修正正弦运动曲线能够很好地满足高速经编机横移运动的要求,对用于经编机横移机构的凸轮的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郑宝平  蒋高明  夏风林  张琦 《纺织学报》2012,33(10):122-127
针对目前采用的位置控制模式和速度控制模式无法满足高速经编机梳栉横移高定位精度、高动态响应需求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转矩控制模式的经编机电子横移系统,并设计出电子凸轮的运动规律曲线和运动控制卡的PID控制算法,实现梳栉横移的柔性冲击和高定位精度。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推导出电机的选型计算公式,选择高响应伺服电机。并从梳栉横移振动和电机实际反馈速度分析验证了转矩控制模式下梳栉横移的高定位精度和高动态响应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UG软件建立高速经编机传动及成圈机构的CAD模型,通过UG/Motion模块对其进行运动学仿真,并分别分析了槽针、针芯、梳栉这3个主要成圈部件的相对运动关系,得出了能够正确实现成圈运动的配合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梳栉最佳横移时间以及成圈机构的运动特性对经编机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经编机在编织过程中,导纱梳栉除在针间作摆动外,还要在针前和针后作横向移动。针前横移通常为一个针距,而针后横移运动的大小可以是一个针距、两个针距或者更多,这取决于织物的组织结构。在每个成圈横列编织过程中,针背垫纱横移的针距数过大,将影响机器的运行速度。考虑到织针的刚度,针背横移允许的最大针距数,一般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用无停留修正梯形加速度曲线作为高速经编机电子横移的控制模型,在KS4高速经编机上进行不同条件下带梳栉实验,对比分析高速运动中梳栉驱动系统的适时动态响应特性曲线表明,选择该运动曲线作为高速经编机电子横移控制模型是合适的,并且具备良好的控制效果。实验同时表明,为有效提高车速,在针前横移区间,电子横移控制所采用的横移起始角度要超前于实际机械横移起始角,最大可到5°;而在针背横移区间,电子横移控制所采用的横移起始角度要滞后于实际机械横移起始角度,至少为20°;并且在两种情况下,电子横移控制所采用的横移结束角均要提前于实际机械横移结束角。  相似文献   

8.
郭威东  夏风林  张琦 《纺织学报》2021,42(1):162-166
针对高速经编机电子横移控制系统高速响应性不佳的问题,根据经编机梳栉横移的运动要求,搭建了一套梳栉横移运动响应性的测试平台.通过测试电子横移系统中伺服惯量比、电动机选型(如电动机功率、磁极对数等)等参数改变后,横移伺服电动机的实际运动曲线与控制系统指令曲线,分析这些因素变化对电子横移控制系统高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高速经编机在电子横移系统的速度和稳定性,本文在满足高速经编机对梳栉横移运动工艺要求的基础上,描述了电子梳栉横移机构的机械结构,分析了梳栉横移时应遵循的运动规律,更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梳栉横移运动规律的几种因素,提出了较好的减小这些因素对梳栉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多梳栉经编机槽针运动要求,分析了非对称型直线-余弦-直线组合运动规律的组成和表达参数、偏移量与加速度极值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从动件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和跃度与三段凸轮转角比例之间的关系,利用边界点条件确定出每段运动过程中的积分常数和加速度极值。与选定的一种非对称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相比,采用非对称型直线-余弦-直线组合运动规律的加速度和跃度极值均有不同程度减小。将该运动规律应用于经编机槽针上下运动凸轮机构,在槽针运动轨迹上升段,轨迹高度位置有一定程度提升,有利于退圈和避免前面梳栉导纱针上的纱线与后面梳栉导纱针之间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牛善宇  曹清林 《纺织学报》2017,38(4):127-133
为解决多梳栉经编机成圈机构运动链较长、整机适应性差的问题,采用电子凸轮驱动执行机构的传动方案实现多梳栉经编机槽针的复合运动。根据经编工艺、梳栉排布特点选定理论关键点位置,以拟合出槽针针钩点理论轨迹,其中锁边花梳栉针前垫纱理论关键点位置,低于针背垫纱理论关键点位置,且不能超过槽针针头圆弧半径大小。低速试验状态下,实测43/1 型经编机槽针针钩点运动轨迹。结果表明,地梳栉和贾卡梳栉排布区间实际关键点与理论关键点在X 方向的偏差在允许偏差±0.25mm范围内,花梳栉针背垫纱的偏差在X方向允许偏差在0~0.25mm范围内,锁边花梳栉针前垫纱的偏差在X方向允许偏差1.95mm 范围内,所有情况在Y方向的偏差都在允许的偏差范围±0.25mm内。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经编机导纱梳栉由于弯曲振动造成导纱针与舌针摩擦的问题,基于连续梁理论从静态和动态方面建立了导纱梳栉的振动模型。通过能量法获得导纱梳栉的振动方程,通过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获得导纱梳栉的特征方程和模态函数。在静态情况下,研究了不同材料和支承刚度对导纱梳栉固有频率和振型的影响;在动态情况下,研究了轴向速度、加速度和横移时间对导纱梳栉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和支承刚度对导纱梳栉振动的影响显著,而速度、加速度和横移时间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减小导纱梳栉的弯曲振动和优化经编机的横移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交流伺服控制花梳横移系统的原理。分析了影响生产速度的主要因素,在经编机主轴横移角度一定的情况下,伺服控制多梳经编机生产速度主要由横移时间决定,横移时间的长短与伺服参数的优化程度、电机的响应性和一次横移的针距数密切相关。适当的伺服系统响应性是满足多梳经编机横移系统"停止→运动→停止"运动特性的关键,对多梳经编机生产速度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花型组织一次横移最大针数决定横移该针距所需的脉冲数和横移时间,它的大小对伺服控制多梳经编机生产速度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念  夏风林  张琦  蒋高明  殷明跃  秦文 《纺织学报》2012,33(11):121-126
 为了研究梳栉自身的固有性质与力学性能,提高梳栉在经编机横移运动中的平稳性与动态响应性,对梳栉横移机构进行简化分析建立了动力学模型,根据牛顿运动定律给出了动力学微分方程,用拉普拉斯变换法进行求解,并应用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模块创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采用声学与振动分析系统(3560C型)、4507B型加速度传感器和电脑组成的振动测试系统对梳栉进行实际采点测量,以实测梳栉外部激励作为输入信号对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所得振动加速度响应与实测结果吻合程度较高,证明了该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梳栉摆动机构作为经编机的主要关键机构之一,直接影响了经编机的高速运行性能。本文仿真分析了梳栉转轴在低速运行时约束反力的变化情况,并借助ADAMS以及Nastran分析软件建立了经编机梳栉传动机构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经编机高速运行时的动态响应,得出了在高速运行时梳栉允许横移时间角改变的程度;在不同转速下导纱针针尖位置的偏差程度和变化趋势;梳栉传动机构振动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给多梳栉经编机成圈机件运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成圈工艺过程、成圈机件的运动,以及实现机构的结构。认为针床往复摆动时间比、凸轮的动力学优化和相位角优选是决定多梳栉经编机复合针运动和影响整机运转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针床往复摆动的时间比确定槽针针尖运动轨迹形状,凸轮跃度运动曲线连续避免了机器运转过程中的冲击,较小的相位角使槽针和针芯运动的加速度极值较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电子横移系统的结构及原理,选取了运动特征良好的无停留修正梯形为横移曲线。通过分析该曲线的特征结合横移运动的特性提出了采用提前横移的方法增大针前横移区间。并以RSE4-1经编机为例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采用该横移曲线的提前横移角度为8.4°。对影响提前横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提前横移角度可在理论基础上增加7.8°。最后以基于三菱J4型旋转伺服电机、采用无停留修正梯形横移曲线的RSE4-1型经编机为实验平台,测试了主轴速度在1 300 r/min的情况下针前横移角度可提前16°。  相似文献   

18.
高速经编机电子横移系统运动精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电子横移系统不能适应高速经编机的发展要求,影响高速经编机全面电子化控制的问题,通过对电子横移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艺要求的研究,从系统控制和机械结构两方面分析影响横移运行精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在系统控制方面,控制方式、驱动运动规律、电子齿轮比设置、跟随误差、反馈方式与精度、主轴信号装置是影响横移运动精度的因素;在机械结构方面,直线伺服电机的选型与安装、顶杆长度、电机运动轴与梳栉的平行度是横移运动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经编机成圈主要运动分析及其实现机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曹清林 《纺织学报》2009,30(11):129-135
经编机成圈运动装置的设计是研发经编机的关键,故分析槽针型经编机成圈运动中的主要运动——梳栉、槽针和针芯运动的要求,包括每种运动装置末段执行件的运动类型和运动变化规律。探讨在梳栉数较少情况下实现机构的选型,并对实例进行运动分析,获得了实际装置中梳栉和槽针之间的配合以及槽针针钩尖和针芯头端之间闭合的运动关系。根据三者之间的运动配合关系研究梳栉、槽针和针芯运动机构主动件之间的相位关系,从而为梳栉、槽针和针芯运动装置的安装调试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И型和H型相结合的梳栉横移机构和新型的梳栉板集聚装置,以针床摆动进行成圈运动的ZGE236-19-84型新型多梳栉经编机最近在绍兴经编机械厂研制成功并通过鉴定.该机有地梳栉3把,花梳栉16把,分六道集聚线,地梳栉由И型花滚筒控制横移,花梳栉由H型花滚筒控制横移,地梳栉由三道17英寸分段经轴盘头上的经纱供给,花梳栉由机架上16根花经轴上的纱线供给或用纱架筒子纱供给进行织造.3把地梳栉可编织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