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树琪 《中国酒》2007,(12):54-55
从现在情况看,我国的葡萄和葡萄酒产业总体上还不具备规模效益,全国干酒产量加起来还不足美国一个企业的一半。美国的一个葡萄酒生产企业1997年产量就达到60万吨,而我们全国加起来还不到50万吨,具体到蓬莱就更少了。这么多的葡萄酒企业,真正干酒销售还不足1万吨,并且多数是低价位的,整个产业规模效益很低。24家企业中只有三分之一多一点有点规模。  相似文献   

2.
刘树琪 《中国酒》2012,(3):40-40
从国家层面来说,一定要把葡萄和葡萄酒产业提到一个战略高度,作为一个新兴的战略产业来关注。  相似文献   

3.
刘树琪 《中国酒》2011,(4):36-36
从我们国家来说,应着重保护中国的葡萄种植,给国外的葡萄酒倾销实施一些反倾销的政策,对国内的葡萄种植业给予相应的一些产业政策的支持和扶持,尤其是从葡萄酒企业本身做起,这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4.
刘树琪 《中国酒》2009,(1):13-13
这几年蓬莱市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导向,得益于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刘树琪 《中国酒》2007,(9):40-41
刘树琪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推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数年间,实地考察了国内外著名的葡萄产区,对全球葡萄酒产业了然于胸。在担任蓬莱市委书记期间,中粮长城、南王山谷酒庄、新天国际、金六福香格里拉、华东百利、菲律宾康达、意大利罗迪、德国阿尔玛、英国登龙、法国瑞枫奥塞斯等10多个大的葡萄酒项目相继落户蓬莱。2005年,首倡“世界七大葡萄海岸”高峰论坛,发表葡萄酒海岸蓬莱宣言,使蓬莱一举成为国际葡萄酒名城。 2006年,荣获葡萄酒行业特殊贡献奖。 百忙之中,他更是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并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如今,葡萄种植已经基本掌握,正在研究葡萄酒的生产,有关葡萄酒酿造的教科书已经研究了两遍,正在读第三遍,下一步准备研究葡萄酒的营销,他立志成为葡萄酒行业全方位的专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刘树琪 《中国酒》2012,(2):40-40
中国葡萄酒的产销格局在悄然裂变。关税的下降——尤其是香港取消红酒税后,兼之世界葡萄酒的严重过剩,在世界葡萄酒消费版图上,中国成了一块最大、最具诱惑力的蛋糕,使得国外各路葡萄酒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7.
刘树琪 《中国酒》2009,(2):13-13
政府要承担历史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推动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政府的责任是多方面的,在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的作用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8.
刘树琪 《中国酒》2007,(11):52-52
“人和”的关键因素就是我们的“人”。 一是我们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葡萄酒产业发展壮大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蓬莱葡萄酒产业的中坚力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刘树琪 《中国酒》2012,(1):56-56
葡萄酒产业在中国具有巨大潜力,是快速增长的一个产业;拿我们自身作比来看,能感受到一些历史性的变化。中国葡萄酒发展历史比较长,可以追溯到在汉武帝时期,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欧亚葡萄品种和酿酒技术,使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开始有很大的发展,到唐朝时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但是后来,  相似文献   

10.
刘树琪 《中国酒》2011,(2):44-44
近年来,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增长迅猛,在给国内葡萄酒企业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让国外的葡萄酒企业虎视眈眈,纷纷入主中国——狼终于来了!中国的国产葡萄酒处在“与狼共舞”这么一个关键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小葡萄酒企业的发展,我想提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树琪 《中国酒》2011,(8):59-59
一些发展比较健康的葡萄酒产区,都是因为政府强有力主导的结果。在现在面临国际葡萄酒市场的激烈竞争,葡萄酒的消费大量增长,鱼龙混杂的时期,尤其应该加强政府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刘树琪 《中国酒》2011,(10):45-45
面对国外葡萄酒的竞争要有一种忧患意识,一定要有超前的、清醒的认识,理性去应对,但不可过分忧虑——中国市场如此之大,中国人喝中国的葡萄酒,我们占尽地缘优势。  相似文献   

14.
刘树琪 《中国酒》2012,(4):51-51
我是1996年到蓬莱担任市长。当时,我对葡萄和葡萄酒的认识只是理性的,认为应该有一个发展。但是真的到了蓬莱,看到蓬莱区域大多为丘陵,土地瘠薄,农民难以脱贫,他们种一亩地粮食也就挣二、三百块钱,日子过得都很紧巴。  相似文献   

15.
打造“百年立市”产业必须加快产业化进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发展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最终目的是推进葡萄种植、酿造和产品销售一体化、专业化,企业发展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企业是产业振兴的主体。在这里,我主要讲一下蓬莱“地生”中小葡萄酒企业的发展问题。现在我们“地生”的中小葡萄酒企业,面临的情况和问题最多,压力也最大。  相似文献   

16.
刘树琪 《中国酒》2012,(12):42-43
泰山南麓葡萄酒产业发展,在短短半年的时间,从零基础,到形成共识、完成规划,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此产业的成功推进,将对山东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格局带来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花大气力发展葡萄及葡萄酒产业,每年组织观摩会议,检查产业发展现状,使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惯例。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到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刘树填 《中国酒》2011,(3):46-46
国产葡萄酒企业正面临着全方位的市场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国产葡萄酒企业家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首先要从一些认识的误区当中走出来,要从对国外葡萄酒竞争格局估计不足的侥幸心理、盲目自信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9.
“蓬莱产区”的品牌还没有真正叫响。蓬莱要打造“葡萄酒名城”,“蓬莱产区”必须要成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顶级葡萄酒产地的代名词,成为质量最有保障、最有个性的葡萄酒原料供应地。这也是我们打造“葡萄酒名城”的主旨。但目前蓬莱产区的对外形象不容乐观,品牌酒寥寥无几,而且这些酒很多还不是用蓬莱地域生产的优质葡萄酿造的。基于这样的现状和水平,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打造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葡萄酒名城”?  相似文献   

20.
刘树琪 《中国酒》2008,(2):15-15
要成为名副其实的“葡萄酒名城”,至少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一流的品质。质量是产品竞争的核心,是企业的生命。因为质量不仅代表着企业本身,更代表了全市整个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和未来。特别是蓬莱这个葡萄产业密集区,质量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