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棕榈酸甲酯的合成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A分子筛吸附脱水技术,以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为催化剂,棕榈酸和甲醇为原料合成棕榈酸甲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n(甲醇)∶n(棕榈酸)=2.5∶1、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的用量为棕榈酸和甲醇总质量的8%、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 h。最佳反应条件下棕榈酸的转化率为92.95%;反应总级数为二级,表观活化能为64.50 k J/mol,指前因子为2.95×108 L/(mol·min)。 相似文献
2.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是安全、营养、高效的抗氧化剂并乳化剂,具有多功能多用途的特点。本研究以乌桕脂生物柴油副产物--棕榈酸甲酯为原料,与VC经酸催化合成AP,并测定了其HLB值。结果表明:该法简单、可行,AP产品符合国家标准,HLB值为8.4左右,为油-水乳化剂。 相似文献
3.
4.
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脂溶性抗氧化剂,是近几年被国际上认可的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广泛地用于粮油、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1 -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 [BMIM] OTF)是一种常用的室温离子液体催化剂,可有效催化乙酰化反应,具有高效、底物普适性好和对水稳定的特点,本文研究了 [BMIM] OTF催化棕榈酸与L-抗坏血酸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考察了[BMIM] OTF的用量、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优化工艺条件,得到较佳工艺条件,离子液体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3%,棕榈酸∶维生素C为1∶1.2,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4h,产率达到66.44%.产品质量符合GB16314 - 1996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分提棕榈硬脂用作蜡材时渗油的问题,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氢化。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脉冲核磁共振仪、偏振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其结晶行为进行研究,并比较了氢化前后化学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棕榈硬脂氢化的第一个阶段,部分油酸和亚油酸迅速转变为反式油酸,它促进了α型晶体的形成及其向β'型的转变,虽然45℃以下时固体脂肪含量高于原料油,但其熔点却降低;氢化的第二个阶段,大量油酸和反式油酸转变为硬脂酸,高熔点组分增加,虽然晶型仍处于β'型,但此时熔点及各温度下的固体脂肪含量均高于原料油。氢化15 min后低熔点峰基本消失,蜡烛渗油现象也消失;继续氢化至20 min后样品结晶峰狭窄、尖锐,蜡烛容易断裂。因此,适度氢化样品(氢化15~20 min)较适合用作蜡材。 相似文献
6.
7.
8.
9.
酶促反应合成蔗糖棕榈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以Novozym 435脂肪酶为催化剂,以蔗糖和棕榈酸为底物的糖酯合成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考察了在丙二醇和正己烷存在下,底物酸糖摩尔比、含水量、温度、脂肪酶浓度、时间以及摇床速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底物棕榈酸与蔗糖的摩尔比为1.2∶1.0、含水量为4%,反应温度为65℃、脂肪酶浓度为棕榈酸质量的4%、反应时间为4.5 h、摇床速度为200 r/min时,棕榈酸的转化率可达到86.94%. 相似文献
10.
11.
12.
本试验结合了液膜萃取和银离子络合萃取亚麻酸甲酯的优点,原料为乌桕梓油甲酯,液膜为硝酸银的甲醇水溶液,反萃取剂为石油醚,考察了硝酸银浓度、甲醇含量、相间搅拌速度、级数对亚麻酸甲酯萃取收率和纯度的影响。液膜中硝酸银和甲醇浓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液膜通透性,相间搅拌速度的提高有利于加强相间传质,均有利于亚麻酸甲酯收率的提高,但甲醇浓度的增加会降低产品中亚麻酸甲酯纯度。当液膜由1.6 mol/L硝酸银,30%甲醇(体积比)和70%水(体积比)组成,相间搅拌转速300 r/min,萃取温度20℃时,一级液膜萃取的收率为31.4%,产品中亚麻酸甲酯的纯度为94.1%。相对于同等萃取条件下的普通溶剂萃取,一级液膜萃取的收率是四级普通萃取收率的10倍。 相似文献
13.
14.
制备了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钠(C1618FMEE-7SO),研究其基本物化性能,并与脂肪酸甲酯磺酸钠(C1618MES)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1618FMEE-7SO的表面活性低于C1618MES,耐钙、耐碱性高于C1618MES,起泡能力低于C1618MES,润湿时间长于C1618MES;C1618FMEE-7SO与液体石蜡形成的乳液稳定性高于C1618MES,与大豆油形成的乳液稳定性低于C1618MES;30℃时,C1618FMEE-7SO的去污力低于C1618MES,低温(11℃)时,C1618FMEE-7SO的去污力(JB-02、JB-03污布)高于C1618MES。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单凝聚法制备叶黄素酯肠溶微囊,并对其性质进行评价。首先以明胶为囊材采用单凝聚法通过超声辅助制备叶黄素酯微囊,然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Beckman Coulter LS 230激光粒度仪表征微囊表面形态及粒径,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其包封率和载样量进行测定,依据药典测其在肠中的溶出度,并进行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考察。通过单因素法与正交试验确定优化处方和工艺,经考察,最终处方和工艺如下:温度55℃,搅拌速度为400r.min-1,叶黄素酯与明胶的质量比为1∶6。通过本次研究考察,制备得到的微囊具有较好的耐酸性与肠溶性能,平均粒径约为70μm。 相似文献
16.
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Na H_2PO_4与Na_2HPO_4混合盐为原料,采用真空辅助微波半干法制备高取代度磷酸魔芋葡甘聚糖酯(konjac glucomannan phosphate ester,KGMP),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微波时间、微波温度、酯化剂与KGM摩尔比、真空处理时间、p H值、尿素用量对取代度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研究所得产物的基本性质。结果表明,真空辅助微波半干法制备高取代度KGMP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时间7 min、微波温度100℃、磷酸盐与KGM摩尔比为0.72∶1、真空处理时间29 s、p H值5.0、尿素用量(质量分数)6%,KGMP的取代度为0.199;随着取代度的增加,产品的黏度适度降低,透光率增加;红外光谱表明,KGM上引入了磷酸基团,得到KGMP。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杂醇油的利用率和附加值,研究非水相条件下杂醇油的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优化其转化为天然酯类香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用量、分子筛用量、乙酸加入次数及间隔时间、摇床转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条件对产物酯的生成有重要影响,采用间歇式加酸、加入适量分子筛吸水剂可明显提高混合酯得率.在正已烷10mL、杂醇油3ml、乙酸1.5mL的反应体系中,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乙酸异戊酯产率最高时):脂肪酶Novozym435FG用量70mg、乙酸分6次加入、加入乙酸间隔时间3h、分子筛用量2g、摇床转速140r/min、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36h.该条件下,乙酸异戊酯、乙酸异丁酯和乙酸丙酯的产率分别为90.1%,91.3%,78.1%.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