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展茅台镇酱香型白酒不同酿造区域可培养酵母种群结构多样性研究,探索环境与大曲中酵母种群结构的多样性特征。通过样品采集、可培养酵母分离和26S rDNA鉴定,从环境和大曲样品中共分离获得568株酵母菌,共送检202株酵母。其中从环境样品中共分离334株酵母,鉴定为14个属、25个种以及1株uncultured yeast;从大曲中共分离223株酵母,鉴定为12个属、20个种以及1株uncultured fungus。环境和大曲共有10种相同酵母菌种群;环境中主要优势种酵母为Wickerhamomyces anomalus、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Hyphopichia burtonii;大曲的主要优势种为W. anomalus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环境和大曲中的酵母在数量上多样性明显,但酵母在种水平上多样性不明显。其中,Nectaromyces rattus、Wickerhamomyces sp. H1Y23、Issatchenkia sp. S612Y5、Wickerhamomyces pijperi、Trichosporon faecale、Kazachstania sp. IMB190R、Pseudozyma sp.、Kazachstania solicola、Torulaspora sp. Z8Y10和Helicoceras oryzae为首次从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分离获得的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2.
研究四川浓香型白酒制曲过程中酵母菌、芽孢杆菌类群以及工艺指标(理化因子和质量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大曲中酵母菌和芽孢杆菌多样性及其与工艺指标的关系。根据QB/T 42572011《酿酒大曲通用分析方法》,监测制曲过程中的工艺指标,同时采用纯培养技术对11个样品中的酵母菌和芽孢杆菌进行选择性分离。纯培养获得的194株酵母菌,归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9个属,其中7个属都集中在酵母菌目(Saccharomycetales);148株芽孢杆菌被鉴定为8个种,其中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优势菌。另外,研究也验证了四川浓香型大曲在生产周期第90~180天为最佳使用期的生产经验,随着贮存期的继续延长,大曲品质出现大幅下降。冗余分析显示,温度、水分、酸度和淀粉含量与两大微生物类群以负相关为主,3种酵母菌(Kazachstania exigua、Candida tropicalis和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和3种芽孢杆菌(B.subtilis、B.horneckiae和B.megaterium)是影响大曲质量的关键微生物类群。四川浓香型大曲生产过程中具有丰富的酵母菌与芽孢杆菌多样性且发生动态变化,它们既受到制曲理化因子的调控,也影响大曲品质。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是中国传统白酒主要的工艺特点之一。大曲中的微生物组成十分丰富包括各种种类的霉菌、酵母以及细菌,这些复杂的微生物体系为白酒的发酵提供了必要的微生物、酶以及风味物质。酵母菌作为所有酒类发酵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微生物,在大曲的生产过程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大曲中功能微生物,本文对不同时期大曲中分离的酵母菌采用26S rRNA D1/D2区序列进行分析比对,共分离鉴定了260株酵母菌,分属于22个种。主要为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andida orthopsilosis,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Pichia caribbica,Saccharomycopsis fibμLigera,Cryptococcus neoformans var.grubii,Clavispora lusitaniae,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等。对序列比对的结果进行了单链构像多样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种间差异,并构建了M-L系统树。根据这些分离鉴定的结果初步探究出大曲生产过程中不同时期酵母菌的组成和变化规律。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白酒的酿造微生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酿酒》2015,(1)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对不同颜色和不同存储时间酱香大曲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从中共筛选到60株酵母,并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论:酱香大曲中酵母菌的种属有毕赤氏酵母属、伊萨酵母属、假丝酵母属、丝孢酵母属、酵母属、德巴利酵母属和复膜孢酵母属,其中,伊萨酵母属、德巴利酵母属和复膜孢酵母属是首次以传统方法从酱香大曲中分离筛选出,这也表明酱香大曲中酵母具有高度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清香型大曲微生物整体数量、种类,确定清香型大曲优势菌,为进一步解析清香型大曲功能微生物,筛选优良酿造微生物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对采自北京、山西、台湾、黑龙江、河北5地的11份清香型大曲进行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结果:传统分离结果表明:11种清香大曲微生物总数各不相同,不同大曲中真菌数量均多于细菌数量。扣囊覆膜酵母是大曲真菌的主要组成部分,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分别构成不同大曲细菌的优势类群。高通量分析结果表明:11种大曲真菌多样性较为一致,扣囊覆膜酵母是优势真菌。细菌多样性则较为丰富,主要由乳酸菌、芽孢杆菌、放线菌、泛菌属、葡萄球菌5类组成。其中乳酸菌类是优势细菌,主要包括融合魏斯氏菌、戊糖片球菌、柠檬明串珠菌、耐酸乳杆菌这4个种。结论:清香型大曲微生物多样性丰富,不同大曲样品微生物总数差异较大,真菌数量远大于细菌数量。扣囊覆膜酵母、乳酸菌和芽孢杆菌为清香大曲真菌和细菌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钟方达  胡峰  唐云容 《酿酒科技》2012,(7):41-44,49
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等研究方法有效结合,从制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量化分析、大曲优势微生物菌群的鉴定,以及酒曲微生物菌群多样性3个方面对浓香型习酒架式大曲微生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比较学研究,探讨了大曲生产体系微生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变规律,为揭示黔派浓香型习酒酿酒微生态学特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富集分离方法,从3个赤霞珠株系(R5、ISV-FV5和169)的葡萄果实表皮共分离得到酵母菌36株。利用26S rDNA的D1/D2和5.8S-ITS区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多样性研究。共鉴定出3个酵母菌属的4个已知种群,分别为Cryptococcus magnus、Cryptococcus uzbekistanensis、Rhodosporidiobolus ruineniae和Hanseniaspora uvarum。Hanseniaspora uvarum为株系R5所特有,Cryptococcus uzbekistanensis和Rhodosporidiobolus ruineniae为株系ISV-FV5所特有,而Cryptococcus magnus同时存在于株系ISV-FV5和169上。结果表明,不同株系的赤霞珠葡萄表皮蕴含着多种类型的酵母菌资源,而且尽管其生长的客观条件是一致的,但因为株系的不同其所含酵母菌种群的组成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不同地区自然发酵乳由于地域和自然环境及制作方式的不同其微生物菌群组成均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对采集自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地区的11份传统发酵乳中酵母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采用纯培养方法分离出55株酵母菌,并利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从发酵乳样品中共鉴定出4个属4个种,分别为Kluyveromyces marxianus、Candida zeylanoides、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Yarrowia lipolytica,其中Kluyveromyces marxianus为酸牛奶样品的主要分离菌株。塔什干地区发酵乳制品中的酵母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该地区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资源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酱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中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从酱香型白酒高温大曲中分离出147株微生物,其中97株为细菌,包括芽孢杆菌、放线菌、葡萄球菌、微球菌4类;50株霉菌,包括青霉、曲霉、毛霉、交链孢霉、茎点霉菌、球毛壳、散囊菌、红曲霉8类,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大曲中的微生物具有高度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从西藏地区采集11份曲拉样品,从中分离出36株酵母菌.利用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鉴定,可以将其分为8个属9个种.Debaryomyces hansenii是曲拉中的优势菌,其中Debaryomyces hansenii-Torulaspora delbrueckii和Debaryomyces hansenii-Candida zeylanoides是曲拉中酵母菌优势组合.曲拉中的酵母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差异性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