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药》2008,47(11)
马克西姆意大利分公司的杀菌剂Vincare(有效成分为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isopropyl 1.75%+灭菌丹folpet50%)在本国获得批准。该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番茄霜霉病、番茄灰霉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灰霉病等病害。该杀菌剂的水分散性粒剂在葡萄上的推荐用量为160-200g/hm^2在番茄上的推荐用量为1.8-2kg/hm^2。该杀菌剂的有效成分苯噻菌胺在EU的临时登记已获得延长,另一有效成分灭菌丹去年也在EU登记。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河南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嘧霉胺的抗药性状况。[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从河南省不同保护地中采集、分离的101株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结果]高抗菌株8株(7.92%),中抗菌株52株(51.49%),低抗菌株22株(21.78%),敏感菌株19株(18.81%)。[结论]河南省番茄灰霉病菌已对嘧霉胺产生不同水平的抗药性,各地应合理更换或轮换使用与嘧霉胺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以确保番茄灰霉病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咪鲜胺等新型杀菌剂对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用5种低毒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和黑豆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使百克1000倍液对葡萄灰霉病和黑豆病防治效果都最好,80%大生-M800倍液对灰霉病防效好,40%福星6000倍液和5%安福1000倍液对黑豆病防效好,32.5%丰收纯800倍液次之,其它供试药剂防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嘧菌环胺对葡萄灰霉病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嘧菌环胺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嘧菌环胺的EC50值为0.0319 mg/L,EC90值为0.0955 mg/L;腐霉利的EC50值为0.3235 mg/L,EC90值为1.4080 mg/L;嘧菌环胺对腐霉利的T50值为1014,T90值为1474.说明嘧菌环胺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制活性好于腐霉利.2008年和2009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证明:在葡萄灰霉病发生初期,用50%嘧菌环胺WG有效剂量125~200 mg/kg连续喷药3次,使用间隔期7~10 d,防效达72.50%~80.44%,是防治葡萄灰霉病较理想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5.
李同科 《农药》1992,31(1):51-51,43
葡萄霜霉病是我国葡萄产区的重要病害。近年来,我场各葡萄园都不同程度地遭受霜霉病的危害,发病率高达90%以上,严重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长势。为了加强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本试验以几种新型高效杀菌剂为试验材  相似文献   

6.
赵平 《世界农药》2007,29(3):29-35
用于防治葡萄灰霉病的化学药剂主要有二甲酰亚胺类、苯并咪唑类和邻苯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但是由于抗性的出现,这些常用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开始下降。目前,新型的防治灰霉病的杀菌剂已开始商业化,这些药剂对那些对其他常用药剂已产生抗性的灰霉病菌活性很高。这类药剂主要是苯胺嘧  相似文献   

7.
8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多重抗药性菌株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3个不同多重抗药性番茄灰霉病菌株的生物活性,筛选防治番茄灰霉病高效低毒的杀菌剂,缓解和治理其多重抗药性。[结果]8种药剂中氟啶胺、咯菌腈与啶酰菌胺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氟吡菌酰胺、多氧霉素与丙烷脒抑菌效果较好,生防制剂丁子香酚与武夷菌素对多重抗药性番茄灰霉病菌也有抑菌作用。[结论]在农业生产中可以组合或轮换应用上述8种杀菌剂对多重抗药性番茄灰霉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腐霉利杀菌剂。国外企业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于1988年、1999年在我国登记速克灵50%可湿性粉剂、速克灵原药。制剂登记防治油菜菌核病、黄瓜、番茄、葡萄灰霉病。国内首家企业陕西省西安近代农药有限公司于1992年登记10%腐霉利烟剂,防治番茄(保护地)灰霉病。据对农药产品登  相似文献   

9.
司乃国  李志念等 《浙江化工》2000,31(C00):94-96,77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SYP-Z071具有保护、治疗活性及内吸传导作用,杀菌谱广、活性高。室内测定结果SYP-Z071对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田间试验表明:SYP-Z071能有效控制葡萄、黄瓜霜霉病,小麦、黄瓜白粉病,番茄、黄瓜灰霉病,番茄晚疫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10.
朱丽华 《世界农药》2004,26(5):18-24
由灰葡萄孢(Bowytis cinerea Pets)引起的灰霉病,严重影响蔬菜和酒类生产。近年来主要使用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进行防治,但由于抗性菌株的发展,其使用受到影响。为了提高防治效果,有必要开发不同作用模式的新型杀菌剂。  相似文献   

11.
美国EPA拟批准进口Nissan公司的杀菌剂吲唑磺菌胺(amisulbrom)用于番茄和葡萄作物,此杀菌剂用于防控由卵菌亚纲引起的真菌疾病,如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以及葡萄霜霉病。这个原药曾于2008年在英国获得登记,之后先后在德国,日本,台湾和韩国获批,此次EPA授予进口许可还需经公众评议,  相似文献   

12.
新广谱杀菌剂SYP-Z071的生物活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SYP-Z071具有保护、治疗活性及内吸传导作用,杀菌谱广、活性高.室内测定结果SYP-Z071对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田间试验表明:SYP-Z071能有效控制葡萄、黄瓜霜霉病,小麦、黄瓜白粉病,番茄、黄瓜灰霉病,番茄晚疫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13.
赵建江  张小风  马志强  王文桥  韩秀英 《农药》2013,(9):684-685,688
[目的]明确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及其与其他杀菌剂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抗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灰霉病菌对咯菌腈、多菌灵、乙霉威、腐霉利、嘧霉胺和啶酰菌胺的敏感性。[结果]咯菌腈对106株野生菌株EC50的平均值为(0.0135±0.0096)mg/L。咯菌腈与其他5种杀菌剂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结论]野生菌株对咯菌腈的敏感性的平均值,可作为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基线。咯菌腈可广泛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戊菌唑水乳剂,为葡萄主要病害提供高效、安全和环保的防治药剂。[方法]通过对溶剂种类、乳化剂种类和用量以及乳化方法的筛选,获得20%戊菌唑水乳剂的优化配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考察该水乳剂对葡萄灰霉病菌和葡萄炭疽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采用去离子水滴加入油相的方法,按如下配方:20%戊菌唑,20%溶剂(溶剂油S-100#),7%乳化剂(吐温80),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可以制备出常温、低温和热贮稳定性均合格的水乳剂,其入水分散性和乳液稳定性良好,对葡萄灰霉病菌和炭疽病菌抑制效果明显,EC_(50)值分别为1.83、13.65 mg/L。[结论]水乳剂配方组成和加工工艺简单,粒径细微且均匀,生物活性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顾学斌  王磊 《世界农药》2007,29(6):51-51
长川霉素为上海市农药研究所1999年开发的新颖生物杀菌剂。其于2000年申请专利,目前主要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58种植物提取液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58种植物提取液对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的游动孢子囊萌发抑制率及接种叶圆盘的发病控制效果的研究,表明:虎耳草(Chloris virgata Swartz),黄檀(Dalbergia huoeana Hance),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rmb),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刺槐(Robinia pseudoaccia L.)5种植物提取液对葡萄霜霉病有抑菌效果,对游动孢子囊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4.70%、87.52%、88.46%、83.78%、83.15%,而叶圆盘生测结果,其发病率均为0级,该效果和目前常用药剂波尔多液的效果等同,有的还优于对照。该研究为开发植物源控制葡萄霜霉病杀菌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蔡明 《农药》2020,59(7):525-527
[目的]对比几种杀菌剂对冰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6—8月间,采用喷雾法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寡聚酸碘防治效果最好,在药后7、21 d防效分别为86.23%、82.2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比对照组,寡聚酸碘使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增加15.00%、20.68%,且差异显著。氨基寡糖素和化学杀菌剂在药后7、21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43%、83.98%和75.91%、77.20%,差异不显著。[结论]寡聚酸碘和氨基寡糖素可作为替代杀菌剂用于冰葡萄霜霉病防治。  相似文献   

18.
邵靖霞  周晓峰  张建新 《农药》2006,45(7):488-490
2003—2005年多点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25%啶菌噁唑乳油200—400μg/ml处理浓度,在发病初期喷施2—4次,间隔期6—8d,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在85%以上,防效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使用的腐霉利、施佳乐、硫菌霉威等常规杀菌剂;25%啶菌嚼唑乳油与保护性杀菌剂福美双、百菌清混用,对番茄灰霉病同样具有优异防效。  相似文献   

19.
创制杀菌剂啶菌恶唑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Ⅰ)--番茄灰霉病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啶菌恶唑(试验代号:SYP-Z048)是一种结构新颖、作用方式独特的新型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效果及良好的内吸传导性。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啶菌恶唑对番茄灰霉病具有很高的离体杀菌活性和优异的田间防治效果。室内离体试验啶菌恶唑对番茄灰霉病(Botrytiscinerea )的EC50值为0.206 /ml;1998~2002年多点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啶菌恶唑在处理剂量200~400 g a.i./hm2、施药2~3次、间隔期6~8d的条件下对番茄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多菌灵、腐霉利、菌核净、嘧霉胺等常规杀菌剂。  相似文献   

20.
百菌清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广潜性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用百菌清烟剂可有效的防治温室黄瓜霜霉病和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以及芹菜斑枯病、韭菜灰霉病等病害。该制剂可在发病前和发病仞期施放,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剂量为250~300克。施放前要关闭气窗和通风口,然后进行定点放烟或流动式放烟熏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