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国资源型城市分布广,数量多,长期以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发展路径依赖严重,资源环境问题凸显,如何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重要的战略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国外就开始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50年代戈特曼提出"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  相似文献   

2.
正城市管理随着城市的形成应运而生,城市管理也当顺应城市的发展需求因时而异。如今我国开始进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进程当中,如何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希冀,亟需解决的是城市管理的"短板"问题。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既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正众所周知,由于我国城市社区管理长期受到体制的限制,无法有效地由"社区管理"向"社区运营"和"社区治理"的方向转型。因此,寻找城市社区管理转型的突破口不仅要注重培育新兴业态、模式,而且还要注重传统业态、模式的转型升级。作为城市社区中的典型传统业态,城市居家养老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离全社会的需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急需转型升级。因此,培育城市居家养老新模式和新业态则为城市社区管理转型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构建"蓝天、碧水、绿草"的生态型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的发展目标。河道是水的载体,水是城市流淌着的血液,因此,河道的治理关系着城市的发展和繁荣。本文就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景观设计原则及设计要点进行了论述,希望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是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因而城市发展应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力量,中小城市应主动作为,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街区是城市发展的"活化石",也是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重要场所,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在我国城市高速转型发展过程中,历史街区已成为城市复兴的重要一环,其产业选择也成为城市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当前,文化、商业和旅游成为我国促进历史街区发展的主要手段,其在社会、经济甚至生态上产生的影响及其发展方向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刚刚结束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要深刻认识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房地产市场正经历调整时期,普通住宅用地出现负增长,而工业用地在市场上异军突起,表现非常抢眼,各地产业园区的设计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产城融合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大背景下城市规划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它主张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本期记者集中采访了中国产业园区设计的先行者、"生态产城"概念的倡导者——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李钊董事长,胡哲总建筑师以及总经济师、高新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迟强博士,就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的规划问题、设计问题以及产业融合问题,为大家做一个全景展示。  相似文献   

8.
周达 《中华建设》2014,(7):66-67
正一、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对首都城市发展的新认识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7.9%上升到52.6%。城市发展作为中国发展奇迹的主要成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同时,我国城镇化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城镇化是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新四化"叠加交叉之点,也是社会热点、聚焦关注之处。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和十字路口,中央选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形成"一核两翼"发展新格局。城市副中心作为新两翼之一,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新型城镇化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区,成为新地标。  相似文献   

10.
<正>"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党中央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十二五"时期是水利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党中央、国务院把水安全提升为国家战略,治水思路和理念不断创新,水利改革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时期也是海河流域水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淡水资源丰富,但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并不多。早期城市建设、河湖治理因大量采取硬化措施使得城市雨水资源不能自然净化、收集利用而白白流失,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下水环境。近几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了全社会重视,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海绵城市理念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方式转型的新标志。许多专家学者在理论上作了深入探讨。为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住建部先后组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并提出"城市双修"  相似文献   

12.
王峰 《中华建设》2010,(2):58-59
近几年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与城市道路相联系的景观建设也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提高。现代化的城市道路网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  相似文献   

13.
葛娟 《中华建设》2011,(9):15-16
城市管理水平体现城市的品位、功能和承载力,是城市发展环境、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垃圾围城、生活压力大……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现代"城市病"向紧邻武汉的咸宁蔓延。在经济发展、城市扩张打乱了这座年轻城市旧有节奏之时,咸宁市通过精细化的城市管理,让居民"幸福感"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北部地区"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很多城市都面临着重大的战略转型。本文在梳理和分析巴彦淖尔市发展的基本条件、内在潜质、突出优势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确立巴彦淖尔市在"中蒙俄经济走廊"中的区域战略定位和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5.
<正>一、宁夏引黄灌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深入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已经刻不容缓。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的治水思路,要全面推进水利发展转型升级,实现水利现代化。灌区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信息化,因此以信息化带动灌区现代化是今后灌区水利发展的重要任务。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3/4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城市要现代化,关键又是城市建设要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应看到,我国城市建设原有基础比较薄弱,欠帐较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一些观念比较陈旧,手段也比较落后,在目前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的新的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和新的观念,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总  相似文献   

17.
北京水务现代化建设结合北京市情水情的实际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定位,在分析水务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和"理念领先、设施超前、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水务现代化目标要求,以实现"治水理念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服务现代化"作为北京水务现代化的核心任务,打造了"超前、创新、安全、高效"的北京市水务现代化形象。本文介绍了北京水务现代化规划的目标、任务与重点并从治水理念、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水务信息化与科技、水务管理四个方面对目前北京水务现代化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对水务现代化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城镇水生态文明建设低影响发展模式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镇化过程稳步推进,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随之带来的各种"城市病"也备受关注。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由此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城市内涝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备受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这一战略目标,结合多年水文地理科研实践,提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的城镇水生态文明建设低影响发展模式,并根据我国现存水资源安全问题给出若干维护城镇流域良性水循环的对策、建议,旨在综合解决城镇突出的水生态安全问题,为建设人水和谐、生态健康、安全宜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社会发展,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需要进行现代化转型.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实践与发展都需要现代化理论指导,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理论研究是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现代化转型的前提和基础.对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转型发展和现代化实践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应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以现代社会发展现实境遇为切入点,对思政...  相似文献   

20.
<正>汛期"城市看海"几乎成为常态。一边是逢雨必涝、内陆"看海"的新城市病,一边是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海绵城市建设自此被寄予厚望。近年来,城市"看海"的新闻每逢汛期便屡见报端,"逢雨必涝、雨后即旱"成为不少城市的通病。"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12年4月,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