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分析了选煤厂煤泥浮选和脱水的现状.介绍了传统机械搅拌浮选机与喷射浮选机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真空过滤机脱水困难与加压过滤机的不足,以及FCMC系列旋流微泡浮选柱和精煤快开压滤机的优势。结果表明。FCMC系列旋流微泡浮选柱和精煤快开压滤机是选煤厂煤泥浮选和浮选精煤脱水改造方案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7,(3):314-316
针对目前浮选设备入料浓度低、处理量小、难以适应较高浓度煤泥浮选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浮选设备—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通过不同浓度下对浮选机、旋流微泡浮选柱和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充气量0.5 m3/h时,随入料浓度增加0.25~0.5 mm粗粒煤泥占入料量也增加,100、120、140 g/L 3种入料质量浓度水平下粗粒煤泥占入料量分别为12.72%、15.29%、17.24%,入料浓度140 g/L时,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精煤产率81.27%,精煤灰分11.67%,对各个浮选设备的精煤产品进行筛分发现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与普通旋流微泡浮选柱相比对0.25~0.5 mm粗煤泥的回收率增加了3.13%,在保证精煤灰分低于11.5%的条件下,入料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对粗粒煤泥的浮选。  相似文献   

3.
 摘要:针对淮北某选煤厂浮选精煤灰分较难达标的实际情况,分析了FCMC系列旋流微泡浮选柱的优点及工业应用现状,阐述了浮选入料性质及条件对浮选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采用旋流微泡浮选柱替代浮选机分选细粒粉煤的新方法,并通过试验论证了旋流微泡浮选柱对细粒粉煤浮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浮选柱与浮选机分选效果的对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阐述了浮选柱与浮选机工作原理的区别,并以枣庄矿务局田陈煤泥为例,在实验室对旋流微泡浮选柱和浮选机的分选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浮选柱在降低精煤灰分、提高分选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浮选柱在步峰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介绍了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工作原理,结合步峰选煤厂煤泥的性质,分析了该浮选柱在步峰选煤厂的应用实践及效果。  相似文献   

6.
旋流微泡浮选柱和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工艺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邢台矿选煤厂煤泥处理工艺流程,详细分析了浮选柱与浮选机各自的分选原理和特点,并根据邢台矿选煤厂工艺流程和入浮煤泥性质,通过对选前脱泥与不脱泥重介条件下旋流微泡浮选柱和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浮选工艺效果的分析,对比了两种浮选设备的分选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7.
郭红兵 《煤》2007,16(1):21-22,34
简要介绍了旋流—微泡浮选柱的工作原理,结合王庄煤矿的煤泥性质,分析了该浮选柱在王庄煤矿选煤厂的应用实践及效果。  相似文献   

8.
FCMC旋流微泡浮选柱几个应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前言  FCMC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细粒分选设备 ,能有效脱除煤泥中的粘土 ,并且它结构简单、维修量小、运行稳定可靠 ,对细粒煤的分选效果好 ,并能确定浮选精煤灰分 ,故比一般浮选机更适合细煤泥分选 ,近几年被广泛应用于选煤行业。萍乡矿业集团公司安源煤矿选煤厂于 1998年 7月开始使用FCMC - 30 0 0型浮选柱 ,近四年来的生产情况表明 :①FCMC型旋流微泡浮选柱适用于对细粒煤泥(- 0 .5mm)进行分选 ,如粒度为 - 0 .3mm则效果更佳。②FCMC型旋流微泡浮选柱能稳定并确保精煤质量。③该设备结构简单、维修量…  相似文献   

9.
细粒煤泥分级浮选试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浮煤泥中细粒级含量高容易对分选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混合浮选工艺分选粒度范围宽,精煤产率低且灰分高。针对试验样品进行分级浮选探讨,提出+0.125 mm粒级的煤泥采用浮选机分选,-0.125 mm粒级的煤泥采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分选的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柱机联合分级浮选方案较全粒级分选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倪超  谢广元  蒋兆桂  刘博  彭耀丽 《煤炭学报》2013,38(11):2035-2041
针对煤泥“2+2”分选工艺在工业应用中处理粗煤泥灰分较高和(或)高灰细泥含量大的煤泥时,存在粗精煤泥和二次浮选精煤灰分偏高、重介精煤“背灰”的问题,提出在该工艺中引入TBS分选粗煤泥和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二次浮选设备的工艺技术,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TBS不仅分选出合格的粗精煤泥,而且数量效率达85.01%,可能偏差Ep=0.069;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2+2”分选工艺的二次浮选设备比常规浮选机优势明显,当煤油用量1 000 g/t,仲辛醇用量125 g/t时,浮选柱比浮选机的精煤灰分降低3.76%,精煤产率增加4.10%,浮选完善指标提高9.97%。  相似文献   

11.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在山东某金矿进行分选时在与浮选机尾矿接近的情况下,精矿品位比浮选机高12.69g/t,通过对2种浮选产品的筛分分析,认为浮选柱对微细粒的分选体现出了比较高的选择性和比较强的回收能力,浮选机在粗粒的回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是造成浮选柱精矿品位明显高于浮选机而两者尾矿品位接近的分选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灰细泥浮选入料的逐渐增高,煤泥分选效果恶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添加浮选药剂改善煤炭的浮选效果是最重要的途径。本文分别选用煤油和柴油为捕收剂、仲辛醇和QPJ为起泡剂,测定添加浮选药剂后煤浆的表面张力,再使用煤油做捕收剂、仲辛醇做起泡剂,进行实验室浮选试验,从而探索了浮选药剂对煤浆表面张力和浮选效果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浮选过程中煤浆表面张力与浮选效果的关系密切,随着捕收剂或起泡剂用量的增加,煤浆表面张力有10mN/m左右的降低,可燃体回收率增加15%左右,并且表面张力最低时可燃体回收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炭试样细粒级含量高的特性,依据浮选机试验确定的最优试验工艺条件,利用旋流微泡浮选柱进行了提高精煤回收率的试验,取得了精煤灰分7.78%、产率70.78%的良好分选指标.比较柱浮选和常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精煤灰分相接近的情况下,柱浮选的精煤产率要高9.32%.  相似文献   

14.
浮选柱与浮选机分选煤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流气泡浮选柱是近年来广泛推广使用的浮选设备,通过分析浮选柱的工作原理及优点,进行浮选柱与浮选机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细粒煤分选时,浮选柱比浮选机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朔里选煤厂是模块式动力煤选煤厂,年处理能力150万t,采用原煤分级-块煤重介旋流器分选-煤泥高频筛回收的工艺流程。该厂煤泥水处理的目的是将煤泥尽可能地从煤泥水中分离出来,以得到洁净的循环水。粗煤泥采用分级旋流器、高频筛回收,细煤泥由浓缩机浓缩后,亦由高频筛回收。由于朔里煤矿是一个开采了30多年的老矿,随着矿井优质煤资源的枯竭,剩下的煤层不稳定、断层多、夹矸多、矿井原煤中矸石量大、灰分高。选煤厂的煤泥水处理系统不能适应矿井生产要求,需要对其工艺做相应的调整,进一步完善煤泥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对灵石煤泥的可浮性进行了评价,并对该煤泥可浮性差的潜在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药剂乳化的方法,利用实验室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作主体分选设备对其进行选别,结果表明,对该难浮煤泥进行乳化柴油浮选柱选别可以显著的降低捕收剂用量,提高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乳化柴油浮选柱选别是处理该难浮煤泥的有效途径,用药量少,浮选指标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土城矿选煤厂由于长期生产以来采用的介质分选密度低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提高主洗旋流器和煤泥重介旋流器的分选密度提高了精煤产率和浮选尾煤的灰分,在系统中提前回收部分煤泥。通过干燥系统的改造,使煤泥系统全部回收。  相似文献   

18.
张宗军 《中州煤炭》2020,(1):141-144,149
针对鹤煤六矿选煤厂主洗系统处理能力不足、粗煤泥分选效果差、浮选尾矿跑煤等问题,介绍了选煤厂生产现状,对选煤厂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分析各主要环节生产指标实验数据,提出选煤厂升级改造的整体解决方案,采用原煤脱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代替原有跳汰分选工艺,解决跳汰分选精度低、煤质适应性差及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增加1台WT-200-Ⅱ型射流式微泡浮选机,对现有浮选尾矿进行二次扫选,达到提高浮选精煤抽出率的目的。选用2台φ30 m浓缩机用于处理煤泥水。该方案能有效解决选煤厂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同类型选煤厂升级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高浓度煤泥水的浮选效果,结合喷射式浮选柱(JFC)与旋流微泡浮选柱(FCMC)的分选优势,构建了JFC与FCMC组合工艺试验系统(JFCFCMC系统),对比分析了FCMC及JFCFCMC系统处理高浓度煤泥水的分选指标。结果表明:精煤灰分相当的前提下,与FCMC相比,入料浓度为100,120,140,160 g/L时,JFCFCMC系统的精煤产率分别提高2.85%,1.82%,0.93%,1.20%,平均提高1.70%;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1.17%,0.56%,1.48%,1.59%,平均提高1.20%;0.50~0.25 mm煤泥的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8.22%,6.15%,8.83%,9.51%,平均提高8.18%。JFCFCMC系统能充分发挥JFC与FCMC的优势,实现高浓度煤泥水的全粒级高效分选,与FCMC相比,显著改善整体分选效果,且浓度越高,分选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调浆剪切强度对煤泥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开滦钱家营炼焦煤选煤厂的煤泥为样品,在对原煤泥、>0.074 mm为主的粗煤泥、 <0.074 mm 为主的细煤泥等煤样进行实验室调浆试验的基础上,利用自行研制的新型调浆机完成了35 m 3 /h负荷的半工业性试验,重点考察调浆机叶轮线速度对浮选可燃体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半工业性规模的煤泥调浆试验中,均存在适宜的调浆剪切强度,不足或过度调浆都不利于提高可燃体回收率;实验室试验中对原煤泥、>0.074 mm为主的粗煤泥,优化的调浆叶轮线速度相似,均为6.00 m/s,对<0.074 mm为主的细煤泥,优化的调浆叶轮线速度为2.33 m/s;对半工业性试验中采用的新型煤泥调浆机,叶轮线速度在5~8 m/s时可获得较好的调浆效果,浮选可燃体回收率比矿浆预处理器平均提高9.65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