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深圳作为一个文化的后发城市,迅速抓住文化产业的发展契机,使文化产业硕果累累.深圳要想成为国内一流、亚洲领先、全球知名的文化产业先锋城市,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新对策,坚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是当代最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十七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支柱性产业".新疆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大力推进新疆文化产业发展是实现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掌握大量丰富资料的基础上,从产业组织学的视角出发,分析目前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新疆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部分,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阐述文化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涵义,然后指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意义,最后分别分析了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对接对于福建省和台湾的益处.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是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一个方向,近几年来,通过国家的大力推动,我国的文化产业的质量和速度快速提升,文化产业信息的传播和发展,让文化流在国家各个领域与行业中到处涌动,文化产业在国家GDP中的比重日益加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增长点。中国是世界上起步比较晚的文化产业国家,当前的文化产业体系仍然不够完善,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正是本文所要阐述的。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立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有关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存在不够健全、不够完备等问题.鉴于此,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文化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文化法制建设立法的实效性、完整性、权威性及可操作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在未来十年之内,我国有望进入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之列.成为文化产业强国作为一个综合性目标,它包含文化产业增加值、内容产业及媒体收入所占比重、内容产业产品结构、文化企业的国际并购能力等相互关联的若干方面.分阶段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平台、中国文化产业出口平台等三大平台来支撑;同时实现政府服务从行政推动主导向目标管理、反向问责的转型,从物质资源使用和依赖历史文化遗存向人力资源创造价值的转型,从制造业思维向高端服务业方法的转型等四个转型.与以上平台打造和转型相对应,还要完成提升产业集聚园的产业集聚度、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体系、促进中国文化出口等五项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支柱产业.通过对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特色与成就的分析,深入考察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性因素.国外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苏州有着重要启示,苏州市应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发展与繁荣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8.
各地文化建设热潮中,宗教文化成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一种重要遗产资源,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各种短视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市场化利用中背离宗教文化宗旨和价值趋向,违背了宗教文化合理利用的规律和尺度,忽略了作为一种特珠精神性文化的价值考量纬度等问题.本文集中从宗教文化经济实现方式和"新造神运动"与宗教产业化症候两个方面作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手机电视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手机电视产业构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平台,手机电视产业创造文化产业消费的新形态,手机电视产业助推内容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手机电视产业催生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联姻,手机电视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和制约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展示了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和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提出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略和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是在国家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承办.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自2003年创办至今共举办了八届,以促进文化产业领域内政府、企业和学界之间交流为宗旨,坚持"学术与现实的交融、战略与发展的创新"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文化产业重大政策、前沿理论与产业实践的互动发展.作为国内最早发起、关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论坛,新年论坛多年来密切跟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对多维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竞争力、和谐社会与区域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战略与发展模式创新、创意时代的文化创新与软实力建设、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文化产业机遇、全球视野下的产业融合与文化振兴等年度重要议题进行了持续性探讨,为国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探索文化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区域发展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优秀的管理人才短缺,培养一批优秀资深的管理人才是促进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艺术管理行业中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为艺术管理的需求塑造具有很强的策划能力、管理能力、创新等能力的人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是智慧产业,其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人才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能否建立一支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在理清中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以期对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文化代表并影响着一个区域整体发展的形象,区域性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要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大省的转变,就要精心培育出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大众化的、产业化的文化品牌.我国一些文化强省,在文化品牌的培育与发展方面得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河北省作为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我们要立足于此,培育出有特色的,有影响的丈化品牌.本文以正定文化品牌常山战鼓为研究个案,以研究其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分析阐述河北文化品牌的培育与发展,以期对河北文化品牌的培育与发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中国文化产业只反映出增量的快速增长,而内涵式发展明显不足.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内涵式发展不足的原因在于: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外围层与相关层比重过大;二是产业门类不清晰,业态较为混杂;三是政策措施不到位,文化立法缺失;四是文化内容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以文化产业的内涵式发展作为突破口解决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这是企业党政颁导思考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探讨和回答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演出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之一,近年通过对<营业·陛演出管理奈例>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制定和修改,以及对相关演出经济政策、管理政策和社会政策和对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来调整产业结构、规范市场秩序、放宽准入门槛、加强对国际国内资本的吸引.值得肯定的是这些政策制定或者说修改的较为及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安徽省演艺产业也有所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演艺产业还是因为其他文化产业的持续加快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对文化产业本就不发达的安徽采说,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全省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严重不平衡就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试图初步总结安徽演艺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和地区差异问题,以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对于安徽演艺产业的整体均衡发展给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还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还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都需要我们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本文就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创新,迎接文化工作的新机遇新挑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的丈化发展呈现不平衡和不和谐的状态,而产业的强大力量使得文化价值的渗透更加隐蔽,又将加速这种丈化的不平衡和不和谐,致使原有的文化生态被破坏.面对如此形势,我们在大力发展丈化产业的同时,必须以一种开放的胸怀和平等的姿态参与到与其他文化的对话与沟通中去,要以一种"文化自觉"意识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始终贯穿于文化生产、文化产品和文化传播的这三个重要环节中.  相似文献   

20.
眼下"汉语热"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汉语传播开了一个好头.中国人喜欢未雨绸缪,于是如何把汉语继续成功地推广下去,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立足此问题,初步探讨推广汉语的方法途径,希望通过巧妙的文化渗透和提高教师素质给汉语的继续发展带来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