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Linux嵌入式系统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讨论了如何对内核(kernel),守护程序(daemons),程序库(libraries)和应用程序(applications/utilities)等四个主要部分进行缩减,以使配置在以快闪内存为存储设备的嵌入式系统中。 相似文献
2.
3.
4.
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嵌入式Linux(2.4.18)下驱动程序的结构以及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的关系.比较深入地介绍了设备驱动程序在Linux下的加载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实例代码的解析,得出驱动程序模块的整体框架以及设备驱动的动态挂接、卸载和系统调用的过程,然后介绍了Linux下新驱动的开发.总结了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开发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6.
MarcioSaito 《今日电子》2002,(3):30-31,21
本文是介绍嵌入式网络设备——TS2000终端服务器使 用嵌入式 Linux的开发过程。一年后,最终产品获得成功,而且应用到管理一些Internet上最大的服务器中心。 我们同时使用传统软件和开放源码的软件设计了相似 的产品,以便进行比较。为什么是Linux 在服务器市场上,使用Linux比使用一个传统的商业 软件要便宜。Linux不需要版权费,对于源代码没有使用 限制,这对于嵌入式生产商尤其重要。 也有一些相对便宜的商业性实时操作系统。其中有一 些是不要版权费的,也有很多可以获得的源代码。有什么 理由不去用那些一直用得很好的东西呢? 我们知道,开放源代码一个主要的好处是可以参考开放 相似文献
7.
Bill Weinberg 《电子设计技术》2004,11(6):20-20,22
在过去的十年中,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嵌入式设备往往是一个孤立的、资源有限的系统,它们追求的是在有限的价格上满足一定的功能性要求.通常它们采用那些功能并不强大的CPU,这也是开发者不得不尽可能地压缩嵌入式系统性能的原因.而今天人们对嵌入式设备在智能化和互连性上提出了要求,这使得嵌入式设备不再是孤立的,他们要通过互联网、无线或是其他的方式实现相互连接,同时它们也是软件生态系统(software ecosystem)的一部分.最初的嵌入式设备是单一用途的,它们拥有各自独特的显示方式和用户界面;而今天它们变成了我称之为"等同PC"的系统.它们必须运行很多相同的应用程序,它们需要采用相同的方式实现互连或是在某些情况下增强互连性.因此你可以看到在传统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之上建立应用程序的必要性.作为内部开发(in-house developed)操作系统的替代方式,RTOS的出现使得建立嵌入式应用变得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8.
朱振华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3):102-103
本文介绍了嵌入式电源硬件系统,嵌入式Linux系统的高级电源管理系统,以及通过高级电源管理系统进行嵌入式系统的电源管理,嵌入式Linux系统的高级电源管理系统可以应对大部分的应用场景。但人们总是追求更加完善的方案,因此在本文后面介绍了动态电源管理系统,以更加智能的方式管理嵌入式系统的电源功耗。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使嵌入式系统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嵌入式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与GPS的结合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今天嵌入式系统带来的工业年产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未来5年仅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全数字电视产品,就将在美国产生一个每年1500亿美元的新市场。 相似文献
10.
11.
介绍了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 ,讨论了如何对内核 (kernel) ,守护程序 (daemons) ,程序库 (libraries)和应用程序 (applications/utilities)等四个主要部分进行缩减 ,以便配置在以快闪内存为存储设备的嵌入式系统中。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串口具有价格便宜、编程方便等优点,在嵌入式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Linux是嵌入式系统应用最广的操作系统。针对嵌入式Linux的特点,分析在Linux系统下串口应用开发的方法,介绍了如何制作串口开发所需的Linux内核和根文件系统。通过查询和接收SIGIO(信号驱动I/O)信号两种方式分别实现嵌入式Linux系统与微机系统的串口通信,并总结了串口通信程序主要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16.
17.
在深入分析各种闪存及相关文件系统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实际系统中对闪存的不同使用需求,采取不同的应用方案:通过启动加载程序直接读/写,通过Linux系统中的文件系统读/写和跳过文件系统通过底层操作函数读/写,获得了较好的性能和较好的可靠性。对生产过程中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写入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对于类似系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