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人们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分析社会生活现象的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是通过大量的历史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历史的偶然性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外观,但历史偶然性因素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又是受历史发展规律制约的.在人们缺乏对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的自觉把握的情况下,历史偶然性是作为一种盲目的客观力量支配着人们的行为,社会发展就在总体上表现为自发进化的过程.而随着人们对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本性和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深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和偶然的矛盾就会不断地转化为必然和自由的矛盾,使社会历史由自发进化转变为自觉发展.  相似文献   

2.
历史非决定论否定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其中,以历史主体的能动创造性、社会历史现象的独一无二性和社会历史事件的随机偶然性为由,夸大自然与社会的界限是其重大失误之一.实际上,历史主体的活动是客观制约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社会历史现象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社会历史事件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社会历史和自然界一样是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  相似文献   

3.
历史非决定论否定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其中,以历史主体的能动创造性、社会历史现象的独一无二性和社会历史事件的随机偶然性为由,夸大自然与社会的界限是其重大失误之一。实际上.历史主体的活动是客观制约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社会历史现象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社会历史事件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社会历史和自然界一样是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十九世纪保尔·巴德尔、保尔·恩斯特以及当代西方马克思学研究中对于马克思历史观中决定论思想的种种歪曲和庸俗的归结。指出马克思历史观决定论思想体现了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科学统一,体现了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科学统一,体现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和历史主  相似文献   

5.
对社会发展机遇问题的研究,是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和实现现代化的大事情。文章力图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分析社会发展过程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揭示二者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社会发展机遇的特点(随机性、变动性、时效性、价值性、风险性),提出把握社会发展机遇的原则和方法,确立社会发展机遇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6.
信仰是人的本质需要,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对信仰的追求面临异常复杂的情况。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最科学的信仰,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只有正确把握科学信仰中理性与非理性的辨证关系,才能在社会实践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使人们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共同信仰。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的自然科学领域,达尔文用《物种起源》证实了生物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化发展的事实,揭示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而十九世纪的社会科学领域,马克思向人们揭示了社会历史领域的客观规律,这为我们分析认识社会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中国画创作的特点 ,提出了中国画创作教学必须重视对笔墨技巧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把握 ,并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说明了中国画笔墨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相互关系和把握技巧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历史和哲学角度分析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认为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是伴随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而今腐败现象的产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应该在强调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积极措施,促成腐败现象逐渐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中国画创作的特点,提出了中国画创作教学必须重视对笔墨技巧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把握,并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说明了中国画笔墨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相互关系和把握技巧。  相似文献   

11.
《苔丝》的虚构性表现为情节发展的偶然性,虚构的动因在于小说叙事者所张扬的理想爱情观。这爱情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爱情的纯洁性;二、爱情的过程设计;三、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抨击。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折射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列夫·托尔斯泰历来被看作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是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品之一,但是仔细阅读便会发现,该作存在着对非理性现象的大量描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人物变化莫测的心理现象和对人物本能欲望等的揭示;二是表现在对战争的描写上,战争的发生、发展,甚至胜负都存在着偶然性;三是表现在对历史的态度上,历史的发展存在着神秘性和不可知性。作者的这一对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的"逾越"之举,非但没有破坏作品的艺术性,反倒使得《战争与和平》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从非理性视角出发对作品加以研究,将会得出些许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变化,必须根据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对“历史”和“创造历史”,越来越醒目地凸显出来,唤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从而引发出哲学深层次的思考。本文就历史的自然过程、形式逻辑及方法、要素、界定、质疑、特征、规律和实践的检验,进行一些理论上的论证与探析,试图从中得出结论,请教于理论界同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高科技现象”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高科技现象”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对人们科学地把握“高科技”问题,增强科技兴国意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将普通话与方言在人们交流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渗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方言变异的自身客观规律、大众传媒的影响、人口流动以及教育的影响等。讨论表明,变异本身不仅是一个语言问题,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与总体看法,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内容。按黑格尔的说法,就是“哲学的历史”或“历史哲学”。辞海中这样界定了历史观: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的根本见解,与“自然观”相区别,又相联系,是世界观的两个组成部分。[1]邓小平的历史观,是在继承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将重点由社会存在论转向社会发展问题,是具有时代特色与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邓小平历史观,能深入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哲学基础,是通向邓小平理论大厦的重要途径。学术界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邓小平历史观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与研究。本文拟对这一理论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一研究的方法和意义1.方法一是分类法。邓小平历史观的内容非常丰富,展现在各个方面。将邓小平历史观分类研究,能清晰地把握邓小平历史观的脉络,是较常见的研究方法。有的学者就将邓小平的历史观分为历史过程观、历史发展观、历史价值观和历史评价观四个方面来分析研究。[2]有的则把邓小平的历史观细化为十一个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生产力论、社会主义模式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经济发展战略论、改革动力论、人民主体论、两个...  相似文献   

18.
纵观历史进程,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人们都会面临道德代价问题的困扰,而道德代价问题表现较为突出的历史时期往往是社会转型期。在社会转型中,经济转型是首先发生的。经济转型必然带来社会形态的变迁,而社会形态的新旧交替给人们造成的冲击力是最为强大的,它意味着社会面貌的完全改变。由一个熟悉社会进入陌生社会,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风俗习惯都要经历变迁。这必然会对人们的道德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偶然性和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的发生却极大的影响了现代陶艺的整体面貌。本文通过对现象之后的必然性的规律的分析,论述了偶然性因素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运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明确目标任务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根本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科学认识和人民群众需求升级的科学把握.深刻理解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对于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定位,进而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