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以无循环旋挖工艺为例,介绍了钻孔扩底桩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机械式扩底钻孔桩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基基础施工中,本文对扩底桩与非扩底桩在应用中的效果进行比较,供以后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机械式扩底钻孔桩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基基础施工中,本文对扩底桩与非扩底桩在应用中的效果进行比较,供以后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泵吸反循环钻孔扩底桩施工技术工艺特点及工程实例,并结合实践从设计、施工及检测等方面论述了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5.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钻孔扩底桩在南宁荣和中央公园1#楼基础工程中的应用,并对扩底钻头的制作和施工技术要点做了阐述,提出了在南宁市推广应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螺旋钻机扩底注浆成桩施工技术陈兰云,贾景义(东煤沈阳岩土工程公司)1前言普通螺旋钻孔灌注桩具有施工速度快、无震动和噪音、移动轻便等特点,但因其长期存在的难以解决的桩底虚土问题(一般在0.30~0.50m左右,严重的达1m以上),导致桩承载力得不到保证...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泵吸反循环钻孔扩底灌注后压浆桩对提高单桩承载力的作用,比较了该工艺与其它施工工艺的优缺点,介绍了该施工流程和技术参数,及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广东惠州市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工程大直径扩底桩的扩底方法,以及大直径扩底桩在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近年来采用钻孔灌注桩处理高楼、桥梁、码头等建筑基础日趋增多,对一些单桩承载力大的桩,采用扩底桩。长沙市黄兴路司门口商场基础,原设计为人力挖掘成井扩底桩,挖至井深8m,地下水>60m~3/h,无法施工。停工半年后改钻孔灌注桩,其中6条中心桩设计为扩底桩。 1987年元月,我队第六工程队承包该项工程,为确保质量,符合建筑设计要求,作者设计“468—A型连杆铰链式基桩扩底钻头”,以下简称“468—A型扩底钻头”。1987年2月,投入该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大直径嵌岩钻孔扩底桩钻头的设计及具体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应用灰色理论 ,建立了不等时距的地基沉降预测GM ( 1 ,1 )模型 ,并可对结果进行修正。利用该模型对某 1 2层住宅地基沉降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精度高于常采用的双曲线模型推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从变形与位移的角度来考察基坑稳定性可以避开繁琐复杂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工作,快速有效地对基坑工程的稳定性进行预测。建立了预测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量及基坑稳定性的BP网络模型,并推导了求算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量的估算式。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建立的网络模型和推导的估算式进行了验证,并对两类方法的求解条件、预测精度及适用范围等进行了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13.
简要分析了当前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预测误差较大的原因,在进行现场实验观测获取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反分析方法,对加固软基的工后沉降预测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粘性土的微结构加以研究,提出了一种具体的计算方法,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的比较,论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土体压力对地铁旁通道解冻后地表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波  李东阳  廖建军 《煤炭学报》2011,36(4):551-555
在地铁旁通道人工冻土解冻后,冻土体的融化沉降量不仅和土体性质、含水量有关,更受到周围土压力的影响,产生较大的压缩沉降,进而引起地表的沉降。结合随机介质理论方法和前苏联一维融土层沉降公式,建立了能够同时反映土体压力和融沉系数对地表沉降量影响的计算模型。结合某旁通道冻结工程,预测分析了无注浆条件下地表的沉降量。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旁通道冻结工程,土体解冻后的融沉量要小于土体压力产生的压缩变形量,其中压缩变形量约占总变形量的72%~87%。并且在土体埋深的增加或者地表有附加荷载的条件下,压缩变量所占比重将更大。  相似文献   

15.
预测模型在柿竹园矿地压灾害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压灾害预测模型是矿山地压灾害预测预报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建立了能容纳、调用、更新海量数据,具备多种分析模型及方法分析处理数据,较准确实施地压灾害预测预报地压,灾害预测模型在柿竹园多金属矿地压灾害预测预报中的成功应用结果表明,矿山地压灾害预测研究应用可以起到促进矿山安全管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Verhulst反函数预测模型原理方法,建立了地压灾害的Verhulst反函数预测模型,运用VB编制计算模型程序,将模型程序运用于柿竹园多金属矿的地压灾害预测预报中,预测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吻合。预测结果表明,Verhulst反函数预测模型精度较高,能很好的指导工程实践,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灰色预测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在建筑物变形预测中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为了提高预测精度,该文结合灰色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特点,构造并联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PGNN)对南京地铁隧道某监测点的沉降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PGNN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单一的灰色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证明了PGNN组合方法在地铁隧道沉降量预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沉降预测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实测沉降资料进行路堤沉降预测的常用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其沉降变化发展规律及发展趋势,但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尽多的利用全部的有用信息,利用"组合预测"的思想,提出一种采用多种常用预测模型进行组合的预测方法,从而可根据有限的实测数据达到预测路基沉降的目的.组合预测法的关键是确定组合的权重,在讨论传统组合预测方法基础上,引入熵值法计算权重,工程实例表明,熵权法较其他权重计算方法精度更高,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GM(1,1)改进模型在地表沉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灰色系统数列预测理论,建立了新峰一矿地表沉陷的灰色预测模型。通过对其工程实例的应用分析,证明灰色预测方法具有相对较高的精度,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地表沉陷预测方法,具有广泛的工程实用空间。  相似文献   

20.
灰色预测模型在建筑物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是监测建筑物是否安全的重要环节。为此,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建筑物沉降变形数据分析,结合实例,验证了灰色GM(1,1)预测方法在建筑物沉降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