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扬州市城区智慧水网建设基础以及数字孪生在试点中的设计框架、主要应用情况进行了解读,阐述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智慧水利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城区智慧水网建设试点项目为先行,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以防洪排涝、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工程管理与运行调度等为应用场景,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网综合管理系统,旨在为扬州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样本。  相似文献   

2.
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促进数字孪生与智慧水利系统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智慧水利的运行维护、信息获取、时间掌控和决策管理能力,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以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朱敏  施闻亮 《江苏水利》2022,(S2):81-85
介绍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实践与应用,从实际应用的角度阐述了要实现水利数字孪生需要具备的条件、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根据现存自动化系统进一步搭建数字孪生等,并就数字孪生技术未来在水利系统中实际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深入探讨了数字孪生技术与智慧水利系统的融合及应用。首先,论文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和智慧水利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详细分析了两者的基本概念、核心算法和主要应用领域。其次,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数字孪生技术与智慧水利系统融合的必要性、可能性、技术路线和关键环节,并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水利系统的构建方法和实施步骤。最后,设计了一个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水利系统的应用案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智慧水利建设的视频综合监测网,提升视频数据为数字孪生场景提供实时实景的时空基准数字底座的能力,研究智能视觉视频AR技术在数字孪生水库安全监测、河湖长制、河湖管理及防洪指挥调度等场景中的应用,将进一步助力构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业务体系,持续推动水利向安全、高效、智能、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6.
魏传喜  于雨 《海河水利》2022,(S1):81-84
数字孪生流域是智慧水利的核心和关键,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是数字孪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智慧水利背景下,简要描述了数字孪生工程的建设任务,并就不同类型和任务的水利工程开展数字孪生建设的重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山洪灾害防御“四预”体系中的预演为目标,旨在研究在三维场景下表达山洪淹没过程,提升山洪沟道人口转移等决策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研究选取了北京市典型山洪沟道,建设山洪淹没数字孪生场景,提出关键技术手段。研究实现了在三维场景下山洪淹没过程的演进与实景三维模型受灾情况的展示。证明数字孪生技术在山洪灾害防御中有较好应用场景,在小范围精细化场景中,能更直观地反映专业水动力模型的演算结果,可以辅助进行山洪灾害防御决策。  相似文献   

8.
任海康  王晓云 《海河水利》2023,(10):122-124+128
2022年3月,水利部陆续颁发了《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试行)》《水利业务“四预”基本技术要求(试行)》等多项针对数字孪生水利工程的标准规范及管理办法。同年12月,水利部办公厅再次下发了《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重大水利工程数字孪生项目设计的通知》,要求大型及重要的中型水库应按照数字孪生技术路线建设工程信息化系统。以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为例,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建设,为工程的运行、调度和决策提供支撑,为同类型水利工程数字孪生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岩  刘斌  徐立建  张璇 《江苏水利》2022,(S2):76-80
结合泗阳水利枢纽的实际状况,就数字孪生技术和智慧水利枢纽融合,提升工程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为后续技术应用和系统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智慧水利建设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六条实施路径之一,同时也是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而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是智慧水利的核心与关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江西智慧水利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算据基础薄弱、算法智慧化水平不高、算力资源饱和等不足之处,因此理清思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江西智慧水利建设来说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梳理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设现状,理清当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了夯实水利数据基础、提升算法智慧化水平、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进“2+N”智能业务应用、构牢网络安全体系等主要建设思路及“十四五”时期江西省智慧水利的发展目标,为今后江西省智慧水利建设提供建设性的规划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建新 《中国水利》2023,(23):58-62
以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索具有“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建设。通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具有疏勒河流域特征的数字孪生平台,开发与流域水利业务相匹配的“2+N”智慧水务应用,在疏勒河流域形成从源头到地头的全过程水资源调配管理模式。通过疏勒河数字孪生系统建设,为流域智慧水利建设奠定基础,提升疏勒河流域现代化灌区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余慧  刘阳哲 《中国水利》2022,(23):39-42
数字孪生三峡从大时空、系统性视角综合统筹考虑长江流域及工程本身,围绕三峡工程安全运行管理需求,规划了水利信息基础建设、数字孪生平台构建、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等主要建设内容,分析了数据资产梳理、先进技术引入、网络安全防护对于数字孪生三峡的关键作用,制定了数字孪生三峡建设计划与相关保障措施,以期充分发挥数据综合效益、提升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汪涛  孙海波 《江苏水利》2022,(S2):86-89+92
立足灌区运行管理现状,分析灌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根据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新要求,分析探讨智慧灌区建设的技术路线和建设思路,思考灌区作为水利“2+N”业务的核心,如何实现与物理流域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迭代优化,支撑“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实现和“2+N”智能应用运行。  相似文献   

14.
吴奇锋  高云泽 《治淮》2021,(6):73-75
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淮河治理翻开新的篇章.建立数字孪生淮河智慧流域平台可以建立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的映射,全面直观地了解淮河流域自然环境和人类经济活动情况,实现流域社会经济—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的同步与高效发展,是推进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同时促进生态环保...  相似文献   

15.
智慧水利建设是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最显著标志之一,而数字孪生黄河建设则是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重大需求和重要实践.阐述了数字孪生黄河的内涵,分析了"数字黄河"与数字孪生黄河的关系;同时,明确了数字孪生黄河建设的原则和发展目标.按照智慧水利建设的总要求,提出了数字孪生黄河建设实施的具体途径,阐述了包...  相似文献   

16.
成建国 《中国水利》2022,(20):18-22+10
数字孪生水网是建设国家水网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锚定“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建设目标,按“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遵循“监测系统完善、调控网络智能、预演决策支持、安全运行可靠”建设原则,设计了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总体框架,研究提出数字孪生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典型应用、网络安全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思路和要点,为规范指导我国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提升国家水网调配运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李亮亮  黄志 《中国水利》2022,(20):42-44
水利部把建设数字孪生流域作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重要路径,黄委谋划以数字孪生黄河建设驱动治黄信息化提档升级,以高水平、高质量信息化引领黄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分析了治黄信息化支撑能力存在不足、面临挑战,提出了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思路、任务及推进措施,通过数字孪生黄河建设增强流域治理管理智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钱峰  周逸琛 《中国水利》2022,(20):14-17+13
共建共享是集约节约建设、解决“信息孤岛”、实现业务协同的必由之路。为保障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有力有序有效、不重不漏,水利部2022年3月出台《数字孪生流域共建共享管理办法(试行)》,并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技术大纲(试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等技术文件中提出共建共享具体要求,将其作为“十四五”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方案审批、先行先试评估、年度网信督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数字孪生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史,分析数字孪生在农村供水领域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方面的应用,提出现阶段数字孪生技术在农村供水领域的应用存在尚未成熟、标准体系缺乏、部分地区基础薄弱和实施成本高等问题,给出加快标准体系建设、降低技术门槛、创新服务模式等建议,从增强拟实化、技术集成化、服务产品化的角度进一步对数字孪生技术在农村供水中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立足新发展阶段,初步分析了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建设智慧流域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思路.提出了智慧流域总体架构,从利用新技术完善水利监控体系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提升感知能力,从数字地形、水利工程、流域一张图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建设完整流域数字映射,从提升预测、预警、预演、预案水平的思路论述了完善业务应用系统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