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83.1%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配方进行研究,并考察了该配方对不同原药的适应性。试验发现,润湿分散剂WP453、聚羧酸盐ST669与抗絮凝剂三聚磷酸钠、载体白炭黑的加入能够提高83.1%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解决制剂变色和絮凝现象,且该配方适用于不同来源的原药。所制制剂杀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马丽  袁水霞  张佳佳 《农药》2014,(11):856-858
[目的]探索栖息在玉米上活动为害的蜗牛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用5种杀软体动物剂进行喷雾法和撒粒法的防效对比试验。[结果]施药3 d后26%四聚·杀螺胺SC 292 g a.i./hm2、45%三苯基乙酸锡WP 506 g a.i./hm2、70%杀螺胺乙醇胺盐WP 525 g a.i./hm2、40%四聚乙醛SC 450 g a.i./hm2四个喷雾处理的防效均在80%以上,而与喷雾法有效药量相当的6%四聚乙醛GR 450 g a.i./hm2地面撒粒处理的防效仅为70.45%。[结论]当蜗牛在玉米上栖息为害时,可用上述药剂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使用过程中絮凝、变色问题,通过试验筛选润湿分散剂等进行组合优化,确定了91%杀螺胺乙醇胺盐的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杀螺胺乙醇胺盐原药91%,分散剂SD-819为1%、SD-720为5.5%,润湿剂wet-88为0.5%,抗絮凝剂三聚磷酸钠1%,白炭黑为填料补足。结果表明,所得制剂无絮凝变色,热贮稳定且悬浮率大于90%,,各项指标均符合可湿性粉剂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农药》2018,(11)
[目的]测定甲维盐和四聚乙醛对福寿螺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在海南采用浸螺法测定了药剂间的增效作用,并加工成颗粒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甲维盐对福寿螺(2龄)的LC50值为0.104 mg/L,四聚乙醛的LC50值为1.242 mg/L,四聚乙醛与甲维盐在10∶1~80∶1范围内均显示了增效作用,11%四聚乙醛·甲维盐颗粒剂在200、300 g/667m2剂量下对福寿螺显示了很好的防效,防效为86.37、93.46%,显著高于对照药剂6%四聚乙醛颗粒剂。[结论]甲维盐和四聚乙醛是防治福寿螺的优异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5.
杀螺胺(乙醇胺盐)杀螺剂,主要用于福寿螺的防治。截至到2008年2月底,共有8家企业在我国登记了杀螺胺(乙醇胺盐)原药产品,均为国内企业。按照企业所在省份划分,江苏省5家,四川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各1家。  相似文献   

6.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 ml/667m2、2.5%溴氰菊酯乳油20 ml/667m2、20%氰戊菊酯乳油30 ml/667m2、25%杀螨隆乳油40 ml/667m2、8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65 ml/667m2、20%甲萘威氰戊菊酯乳油50 ml/667m2等杀虫剂单剂和复配剂对甘蓝菜青虫具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对蔬菜安全,药后2 d防效在88.52%~99.15%,药后7 d防效在94.25%~99.05%。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6%双氟磺草胺·唑草酮可湿性粉剂对冬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和田间推荐使用剂量。[方法]小麦返青后、拔节前,采用茎叶喷雾施药,定期调查杂草防效和对小麦影响。[结果]6%双氟磺草胺·唑草酮可湿性粉剂的田间推荐用量为11.7~13.5 g a.i./hm2。施药28 d后对杂草株数总体防效达87.95%~99.87%,鲜质量总体防效达92.26%~99.95%。[结论]6%双氟磺草胺·唑草酮可湿性粉剂能够有效防除冬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并对小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张翅 《四川化工》2004,7(4):54-54
四川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于今年5月2 6—2 8日通过了方圆标志认证中心四川分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并于7月7日取得了认证证书,证书号为:0 2 0 4Q1330 9ROM。该认证体系覆盖的产品及其过程有:三唑酮(包括原药、2 0 %乳油和15 %可湿性粉剂)、杀螺胺乙醇胺盐(包括原药、5 0 %可湿性粉剂)、杀螺胺(2 5 %乳油)的生产;乙羧氟草醚、烯效唑系列产品的开发。该体系还涉及该院院办公室、企业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研发中心、采购供应部、农化营销部、进口部等部门和双流试验厂等。该体系共编制作业文件近80个,建立记录2 6 6处,使体系覆盖范围的…  相似文献   

9.
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以甲醇-水作为流动相,用C18柱和紫外检测器(238nm),测定了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65,变异系数为0.13%,平均回收率为99.68%,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  相似文献   

10.
王昱莎  梁立成  覃荣乐 《农药》2014,(5):369-371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评价5种因素对50%杀螺胺乙醇胺盐WP杀螺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浸螺法进行毒力测定。[结果]浸螺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但48 h后,福寿螺死亡率上升不明显;螺龄越大,敏感性越低;药液pH值小于6或大于8,活性显著下降;用雨水、严重浑浊的田水和沟渠水稀释时,药效均显著下降;环境温度越高,活性越强。[结论]应在田水相对清澈、福寿螺低龄时用药,避免在早春低温季节和偏酸、偏碱稻田中使用。  相似文献   

11.
特杀螟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特杀螟 (5 5 %杀单·苏可湿性粉剂 ) 80g/ 6 6 7m2 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较好 ,为 74 .5 %~ 89.5 % ,持效期 3~ 5d ,防效显著高于 18%杀虫双水剂 30 0ml/ 6 6 7m2 的 6 5 .2 %~ 6 9.8%。  相似文献   

12.
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仁魁  邹华娇  吴德飞 《农药》2012,51(8):619-620
[目的]明确240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褐飞虱的田间控制作用及最佳使用剂量。[方法]采用田间喷雾法,对氟啶虫胺腈37.5、50、75、100 ga.i./hm2四种不同剂量处理防治褐飞虱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240 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7.5、50ga.i./hm2两种剂量处理,药后1~3 d对褐飞虱的防效为51.42%~68.51%,药后7~14 d的防效为61.00%~79.10%,与对照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12.5ga.i./hm2剂量处理相比,速效性相当,但持效性差;而75、100ga.i./hm2两种剂量处理,药后1~3 d防效为67.18%~74.11%,药后7~14 d防效为81.26%~89.22%,与对照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12.5ga.i./hm2剂量处理相比,速效性更好,而持效性相当。[结论]240 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75~100 ga.i./hm2剂量喷雾处理,能有效控制褐飞虱的发生为害,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杀虫剂对辣椒蚜虫和蓟马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22.4%螺虫乙酯SC 56.00 mg/L、70%吡虫啉WG 35.00 mg/L、25%噻虫嗪WG 83.33 mg/L、50%吡蚜酮WG 125.00mg/L和25%呋虫胺OD 104.17 mg/L对辣椒蚜虫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 d和10 d的防效在97%以上;0.5%苦参碱AS 6.25 mg/L防效稍差。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40.00 mg/L对辣椒蓟马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药后3 d和10 d的防效分别为95.31%和92.19%;药后10 d,供试药剂对蓟马的防效低于其药后3 d的防效。  相似文献   

14.
《农药》2017,(3)
[目的]明确45%哒螨灵·啶虫脒可湿性粉剂不同剂量对苹果黄蚜的防控效果,验证对苹果树和非靶标有益昆虫等的安全性,确定适宜的施药时期、用量和方法。[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45%哒螨灵·啶虫脒可湿性粉剂使用有效成分量为56.25 mg/kg,可以有效防治苹果黄蚜的发生,药后7 d防效可达到99.76%。[结论]45%哒螨灵·啶虫脒可湿性粉剂防治苹果黄蚜高于目前常用农药的防效,对苹果树生长、有益天敌种类和数量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10种杀虫剂对水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10种杀虫剂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及安全性,采用田间茎叶喷雾法检测防治效果,以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20%异丙威乳油、50%敌敌畏乳油速效性较好,药后1 d的防效为75.61%~80.78%,与其它药剂处理差异显著;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呋虫胺可溶粒剂、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持效性较好,药后14 d的防效为85.37%~94.16%,与其它药剂处理差异显著。烯啶虫胺、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胺腈、噻虫胺是生产上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6.
高效氯氟氰菊酯不同剂型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不同剂型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苹果树桃小食心虫田间防效的差异,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开展田间防治试验.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微乳剂、水乳剂、乳油3种剂型同期防效差异小于4%,差异不显著,微乳剂、水乳剂可作为乳油的替代剂型.可湿性粉剂药后5~10 d的防效与乳油差异不大,但药后15 d防效比乳油低7%~12%,并表现为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50%氟吗啉+乙膦铝防治葡萄霜霉病田间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利  周颖  马立山 《农药》2005,44(3):140-141
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50%氟吗啉 乙膦铝可湿性粉剂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较好,50%氟吗啉 乙膦铝可湿性粉剂l000mg/L、667mg/L两个浓度处理的防效分别为93.0%、90.2%。69%烯酰吗啉 代森锰锌颗粒剂1380mg/L防效为84.5%。72%霜脲氰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440mg/L。防效为82.8%。  相似文献   

18.
明确乙基多杀菌素和烯啶虫胺等10种药剂对甘蔗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甘蔗蓟马防治提供科学指导。在甘蔗蓟马发生高峰期,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将药剂喷施至甘蔗心叶及与心叶相连的顺数第1、2叶片,于药后3、10 d分别测定对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36 g a.i./hm2、50%烯啶虫胺WP 120 g a.i./hm2对甘蔗蓟马的防效优于其他药剂,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93.3%、90.8%,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82.5%、84.6%,2种药剂无显著差异;其余药剂药后3、10 d防效均低于75%。建议在甘蔗蓟马发生高峰期,使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36 g a.i./hm2或50%烯啶虫胺WP 120 g a.i./hm2能有效防控甘蔗蓟马。  相似文献   

19.
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田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田杂草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200~300g/hm2茎叶处理30d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可达81.2%~86.6%,45d平均鲜重防效达86.2%~90.1%,平均增产15%,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20.
谌江华  柴伟纲  孙梅梅 《现代农药》2011,10(3):48-49,52
为了比较几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笔者对25%吡蚜酮WP、24%螺虫乙酯SC、10%乙虫腈SC、70%吡虫啉WG和25%噻嗪酮WP等5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显示,25%吡蚜酮WP对稻飞虱的防效最好,药后3 d、7 d、14 d的防效分别为84.73%、91.07%、97.72%;其次为24%螺虫乙酯SC和25%噻嗪酮WP,药后14 d的防效均达82%以上;再次为10%乙虫腈SC,药后3~14 d的防效在58.76%~75.15%;70%吡虫啉WG防效最差,药后3~14 d的防效在67.80%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