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征涛  刘勇 《城市规划》2019,43(7):60-66
分析了我国城中村改造中参与主体的联盟、组织和作用机制等问题,指出当前我国城中村改造与城市更新的地方政治结构不同,解释城市更新的“增长联盟”框架不能直接套用到城中村改造中去:一方面,城中村改造突破了“增长联盟”的主体关系,投资方与原有村民结成了紧密的联盟关系,打破了原有政府权力和开发资本的联盟;另一方面,增长与反增长的边界变得模糊,在经济利益的影响下,不同参与主体倾向于选择性增长(介于增长与反增长之间)。以珠海市山场村改造为例,实证了上述研究发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原有的“增长联盟”理论。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深圳市自城市更新单元制度建立以来“三旧”改造的实施效果,在收集了2010 年以来全部已立项的459 个“三旧”改造项目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OOGLE EARTH 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判定项目实施状态的技术方法,通过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对深圳市自城市更新单元制度建立以来“三旧”改造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更新单元制度相比过去阶段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安排更有利于“三旧”改造项目的实施。不同类型项目在产权主体、土地类型、现状容积率以及政府规划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旧工业区项目实施率最高,旧城区项目次之,城中村项目最低。已实施项目更新改造后的用地类型以商住用地为主,工业用地为辅。  相似文献   

3.
芦爽  王雨  曾鹏  张天洁 《规划师》2022,(8):140-145
当前,城市更新已成为我国各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理解地方政府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的地位、角色与作用,对于提升城市更新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引入权变理论,基于政府事权视角构建解释维度、组织维度、实施维度“三维一体”的城市更新治理理论框架,并对济南市三个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的政府治理行为在城市更新现实运作中呈现多种治理模式,并会根据现实需求与空间博弈进行平衡与调试,形成一种适应性的城市更新治理路径,以保证城市存量空间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步入新阶段,城市更新成为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抓手。相较于传统房地产开发思维的改造手法,新时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应鼓励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本文结合广州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背景,以代表性的微改造项目为案例,分析微改造行动的演变历程,即经历从物质化环境整治为重点,到注重产业导入和内涵提升,再到强调社区治理的逐步递进,展现“从好到优”“从优到恒”的转变。基于广州的实践经验,总结以微改造为平台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思路和要点,探索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微改造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易晓峰 《规划师》2013,29(5):86-90
研究分别对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城市更新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城市更新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作用进行比较、总结,具体在法律与法规、组织、资金等方面分析了中、英两国的中央与地方政府扮演的角色及发挥的作用,总结出英国的模式为中央干预、地方参与,中国的模式则是中央指导、地方主导。两国的城市更新模式虽有较大差异,但都是为了寻求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等,实施了更贴近市场、鼓励私人资本参与的"企业化管制"道路。英国在制度化的城市更新过程、高规格和多部门合作、资金杠杆鼓励城市更新等方面为中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城市更新模式随着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变,城市原住民的角色也经历了从"边缘"到"主体"的转变,而原住民角色转变背后反映了社会主流对城市更新的价值取向变化。本文从上海新天地和田子坊两个城市更新的案例出发,就原住民角色变化出发,探讨社会主流对城市更新价值取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城市建设已从增量时代进入了存量时代,这是否就意味着城市更新已经进入了“新常态”?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来看,现阶段正处于“旧常态已难维持,新常态有待确立”的过渡状态,城市更新更是如此.实践中旧态的“自上而下”因角色失衡屡遭诟病而新态的“自下而上”因制度缺位却无法推动,城市更新举步维艰.传统“自上而下”所致的角色失衡的根源在于“收益与容积率挂钩”引起的政府、开发商与居民的利益矛盾,而目前政企合作运营新趋势意味着从土地扩张到土地价值深耕、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变,这将瓦解政企以容积率为基础的强势的利益共享联盟,促进社区发育,优化“自上而下”角色关系.广州恩宁路永庆坊更新实践中,正是这样的一种以城市服务设施运营为核心、“自上而下”的城市修补模式,使得角色关系趋向平衡并取得多方共赢.“自上而下”的城市修补所呈现出的政企角色弱化、居民角色成长的动态平衡,它契合了目前过渡阶段的特点,在“新常态”制度尚未建立的阶段,这将是旧城新生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空间破碎是农村工业化地区实施城市更新的主要制约,如何整合是重要的实践和学术课题。本文以“问题-对策”为分析框架,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从广度层面揭示出三类空间破碎及其对改造的约束机理和现有改造的整合特征,并通过深度的案例比较探究空间整合的关键所在。研究发现:物质和权属的空间破碎是该类地区的典型特征,改造又衍生出政策空间破碎;破碎增加交易成本,阻碍用地整合;现实中的整合改造是少数;在市场资本的驱动下,政府推动整合的效果显著。以“交易中间人”的角色统筹改造彰显出政府降低交易成本以协同市场的职能回归。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的内容是“三旧”改造概念在历史文化名城老城核心区更新中的作用和价值.尤其侧重于其在更新实践中的推动或限制因素。本文的相关结论都是基于对佛山市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岭南天地)的案例研究,结论显示,“三旧”改造概念在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存在部分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总是会遇到各地方所特有的情况,这常与“三旧”改造概念的假设前提不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了"三旧"改造的内涵及其价值取向,并对"三旧"改造的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介绍,接着研究了城市更新的相关问题,其中探讨了传统城市更新的理念,并对"三旧"改造式城市更新特色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结合城市更新实例做了进一步研讨。本文研究成果将对研究"三旧改造"与城市更新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益返还是地方政府推动城市更新实施的重要政策手段之一,但市场主体、原权利人的“不确定性”和“逐利性”、更新过程复杂、地方政府在更新过程中过于倚仗市场主体等,使得地方政府的利益返还水平与城市更新绩效间存在“倒U型”关系,建议制定收益返还的适度标准和灵活的施策方案,将城市更新中的配套设施建设质量与收益返还的水平挂钩及提高地方政府在城市更新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12.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显而易见,城市更新行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城市更新可以通过哪些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呢?研究以朝天宫街道石榴新村片区为例,基于实地调查、现场访谈的方法,从城市运营视角对城市更新的路径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以城市运营的思路进行城市更新,同时植入“大物业”的管理方式,结合“政府—社区—居民—第三方”的发展体系,能更有效地实现城市更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城乡建设》2022,(15):80-81
党的十八大以来,住房建设步伐加快,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显著提高,正在大步向住有所居目标迈进。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系统整理了当下老旧小区改造存在的问题、困惑以及经验、教训,结合城市更新发展规律认知,出版了一系列“老旧小区改造”主题图书,提供了城市更新与老旧小区改造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吴平 《绿色建筑》2022,14(1):26-30
城市更新本质是政府、市场主体、相关权利人、社会群体等多元主体反复博弈、协商和平衡的过程,这是城市更新的核心落脚点.基于治理理论,以深圳市为例,对城市更新各博弈参与人理念和角色转变进行剖析,以此探讨面向协同治理、实现共享共赢的城市更新治理模式和实施路径.研究为协调大都市城市更新中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关系,指导大都市区城市更新...  相似文献   

15.
珠三角的“三旧”改造是在既有法律框架和格局下,通过“政策创新”对土地开发利益的重新分配的一种城市更新模式,其实质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项目成功实施的核心环节在于形成各方意愿一致的“地方发展联盟”。以广州、深圳等地三年来的城市更新实践为例,探讨城市更新如何在规划技术上把握核心环节,维护公共利益,促成多方共赢的局面。上述问题的讨论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城市转型发展乃至土地制度的顶层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双碳”战略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背景下,对绿色低碳城市更新中所用技术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通过对陇南市武都区建筑低碳改造技术的梳理与分析,总结建筑低碳改造中设计方面、施工方面、维护方面、理念方面及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地调查提出改善措施,包括系统化设计、模块化改造、再生能源系统的建筑应用、绿色建材的应用、智能监测管理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7.
付豪 《建筑技艺》2022,(S1):179-182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的立交桥下区域,已成为城市的“失落空间”及城市双修阶段城市更新改造的重点区域。本文首先梳理了立交桥下部“失落空间”改造现状,然后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对红旗河沟立交桥下空间改造为案例对做了详细调研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并对此类空间的改造策略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是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城中村”改造则对现代化城镇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城市更新的理念背景下,基于“城中村”现状问题的分析,结合城市更新三种演变模式针对不同“城中村”的状况,针对性提出“城中村”土地高效再利用的发展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导向下,城市更新成为影响我国“双碳”进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变量因素。未来,急需扭转传统大拆大建式的城市更新引发的“非低碳化”现象,引导城市更新向“品质提升”的有机更新模式、“多维减碳”的更新规划技术、“多元共治”的综合治理路径转变。文章基于城市整体观与系统观,立足“碳—城—人”三大视角,以“强化碳汇、适应气候、减缓碳排”为目标,构建 “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城市更新框架,并将此框架贯穿于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规划管理、实施机制等全流程;在此基础上,结合湖南常德的城市更新实践,从城市治理、片区更新、社区营造3个空间层次探索兼顾绿色低碳与品质提升的高质量城市更新实现路径,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的更新行动提供常德经验。  相似文献   

20.
吕东旭  邵莉  程婉 《规划师》2023,(4):133-138
文章以济南市“中优”行动规划为案例,剖析了基于历史文化保护的行动规划逻辑和基于城市更新的行动规划逻辑,探索在存量发展时代实现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更新的规划平衡方法,并根据“底线思维、求同存异、权责明晰”的思路,将两种规划逻辑进行耦合,沿着行动规划路线耦合行动目标,协同行动策略、行动方向和行动任务,从组织领导、任务落实、品质保障、资产运营4个方面提出基于政府、市场双主体推动的行动规划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