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国内传世可考的元代家具实例极为罕见,目前对于元代家具的研究基本还停留在一些墓葬出土的冥器之上。文章围绕一件罕见的元代传世供案展开研究:以其所刻铭文为切入点,确认了其原始所在地及其与周围建筑的空间关系,解读了其功能内涵和思想内涵;并结合《营造法式》与《梓人遗制》中有关小木作的记载分析了其结构与工艺,完成了文物与史料间的互补互证;最后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在对供案腿部雕刻的“摩羯”纹饰进行释读之后又对该纹饰进行了横纵两向的时空比对,指出了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丝绸》2016,(9)
利用实物资料,将纺织科学与考古学相结合,探讨元代以前西域棉纺织的原料利用、纺纱和织造技术。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沿丝绸之路出土的汉晋以来棉纺织品历时弥久,品种多样,不仅用于服饰领域,也见于日常生活用品当中。元代以前,西域种植的为一年生草棉,由于草棉的采摘、初加工不易,阻碍了植棉与棉纺织的发展,草棉的种植传播止于河西地区。元代以前西域采用纺车或纺专纺棉,棉纺加工技术不及毛纺加工技术。元代以前的棉织机具还较原始,包含水平织机和立机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界对宋代服饰文化的纵深研究仍有待展开。大量宋辽金时期的典章制度、笔记小说、绘画图像,以及经考古发掘出的古代服饰实物等资料为宋代服饰的形制文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以四座南宋墓葬出土的服装实物为依托,辅以文字史料及图像考据,从南宋女装"大袖"的称谓考辨及服饰等级、"大袖"的形制特征、形制语言的文化符号价值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揭示了南宋女装大袖作为汉民族宽衣文化的典型符号所具有的积极的政治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考古证据的基础上对新疆出土的汉代以前的早期帽冠类文物进行了梳理,并按照帽冠形制风格和结构特征将其分为护耳帽、平底帽、高冠三类。这些不同类别的帽冠代表了新疆早期居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服饰装扮风格。此外,考古证据显示新疆出土的早期帽冠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古代墓葬出土文物具有一定相似性,暗示了欧亚大陆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已经存在早期文化交流现象。  相似文献   

5.
话说饺子     
在20世纪60年代,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出土了一座唐代墓葬,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墓葬,一下子就把人们的视线拉到了1300多年前。人们在古墓里发掘出土了,5厘米长的月牙形饺子,虽然装在木碗里的饺子已经彻底被钙化,但是它的形状与我们今天的饺子几乎一样,只是唐代时还没有“饺子”这个叫法。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的人把这食物叫“牢丸”、“馄饨”。到了宋代,人们又把饺子叫做“角儿”;等到了元代,改称“扁食”;直到清朝时,才普遍称其为“饺子”。  相似文献   

6.
墓葬出土丝织品是研究古代丝绸技艺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证据。浙江湖州在明代中期已是中国丝绸的重点产区,除湖丝甲天下外,生产的丝绸品种也极其丰富。湖州明代邵南夫妇合葬墓出土丝织品,是湖州地区目前出土的保存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明代丝织品实物资料。本文对该墓出土的丝绸服饰及所用面料进行重点考察,从服饰品类、丝织品种、丝绸纹样类别等角度开展了服饰形制研究、面料工艺分析与纹样复原研究,为后续的文物保护与复原提供了重要依据。该墓出土的男女服饰种类齐全,丝织品种基本涵盖明代丝绸的典型品种,丝织品纹样题材广泛、构图巧妙,呈现出敦厚温柔的明代丝绸风貌,出土丝织品反映出明代中后期杭嘉湖地区丝织品的技艺与服用特征,也为研究浙江地区的丝绸技艺与服饰文化提供了宝贵信息。  相似文献   

7.
胡煜升  刘瑜 《丝绸》2020,57(3):90-95
文章基于《马可·波罗行纪》中所记元代用金织物的相关信息,力图从服饰的角度去探讨行纪文本的可信度问题。通过对马可·波罗笔下元代服饰用金现象的整理归纳,解读饰金服饰的使用人群、穿着场合及功能,同时通过分析其时代背景下的用金织物贸易情况及种类,并将其与元代史料及出土实物进行对照分析,最后得出《马可·波罗行纪》中有关用金织物信息的记载与史实的吻合度极高,证明了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同时也印证了元代服饰的尚金文化。  相似文献   

8.
《丝绸》2021,(9)
为更好地传承保护出土服饰文物,解决服饰文物复原工作中研究制作周期长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进行考古服饰虚拟复原的方法。首先,应充分分析出土服装的形制、纹样、色彩等详细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数字化软件完成衣片绘制、裁剪,纹样图案复原、纹理效果制作等工序,然后基于CLO3D软件实现服饰文物虚拟试穿展示,最后对复原好的服装进行复原效果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还原出服饰形貌,完成出土服饰复原工作,为服饰文物保护修复及艺术考古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江苏泰州地处江淮之间,从上世纪70~80年代至今,该地区陆续发现了十几座明墓,其中七座墓葬中相继出土了三百余件明代服饰,它们种类之全、数量之众,均居全国前列,其中有近百件服饰为国家三级以上文物。本文以第一手资料详细介绍出土服饰情况,以具体实证构建明代晚期泰州社会生活面貌,并从出土服饰的原始性、服饰样式的多样性、服饰纹样的代表性、服饰色彩的单一性和服饰织绣的可研性五个方面向人们传递泰州独有的地区文化,展现明代中晚期官宦仕绅阶层服饰的历史真迹。  相似文献   

10.
张蓓蓓  束霞平 《丝绸》2012,(12):65-71
元代宫廷尚金之俗直接推动了中国织金技术的发展,使得元代的中国织金技术达到了鼎盛时期。采用以文献资料为主、图像和实物资料的借鉴为辅的方法,分析了元代宫廷尚金之俗兴起的缘由,梳理了元代织金锦与纳石失发展脉络,认为元代尚金主要源自于金人用金风气习惯的承袭、游牧民族对贵金属特殊的爱好与追求,以及蒙古民族的文化传统,并使得元代织金锦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西、南北交流的象征。进一步探讨了元代服饰织金面料的功能,表面物服饰织金面料功用织金锦的主要用途不仅仅用于帷幔、茵褥、仪仗、舆辂等,更主要是用作服饰面料方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美术考古挖掘出土了大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资料,弥补了文献史籍对此时期服饰的不足。众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但针对壁画中女性服装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章对魏晋南北朝壁画中女性服装进行梳理分类,总结出此时期壁画中七大类型的女性服装,绘制平面款式图,力求较为形象准确地展示服装的款式结构。并对所涉及的墓葬和出现款式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梳理,更为直接地展示该时期服装发展脉络。总结得出,窄袖襦配间色裙为此时期出现最频繁的样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相关史料与图像文物资料的整理,以及对韩休夫妇墓葬壁画《胡汉乐舞图》的分析,研究总结唐代女性在丰富的物质环境下所穿着服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1991年,广西贺州的沙田龙中山崖墓葬发现了以青铜神兽尊为代表的一批春秋时期的文物,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此后,贺州市博物馆结合文物普查资料,对沙田河流域的文物出土动向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自治区文物队也于2001年在沙田田厂一带进行考古钻探,发现龙中山崖葬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囿于形象材料的匮乏,以往学界对先秦服饰文化的研究大部分依据古代文献资料,难以对这个时代的服饰面貌进行系统梳理、得出全面认识。20世纪80年代,孙机先生曾根据楚墓出土的服饰形象材料提出"楚服"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来,山东、安徽地区陆续出土的几批服饰材料显示,齐文化分布区应存在另一支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文化,本文以"齐服"称之,并对这类服饰的特点进行了全面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战国时代整体服饰文化状况的相关认识。  相似文献   

15.
"珰"作为一种冠饰,不仅可以作为"貂蝉冠"、"通天冠"、"步摇冠"之构件,亦可作为"骨苏"之构件。其形制特殊,包含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文化内涵。本文通过理"珰"、读"珰"以及对邻"珰"的对照比较,力求洞鉴,以达昭然。从考古实物资料出发,利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出土于两晋十六国时期墓葬中珰的形制分型分式,进行梳理研究,探究其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及演变规律。并联系珰所出墓葬墓主的身份,对照相关文献记载,结合壁画、雕塑、绘画资料中出现之珰的形制,对不同等级人群适用的不同形制的珰进行了划分。结合邻邦朝鲜半岛、日本出现的相似形制的珰,考察其传播与流变,从而探讨当时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16.
茅惠伟 《丝绸》2006,(7):49-51
收集整理了国内外出土及传世的元代服用缂丝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元代服用缂丝的织造技术、图案题材及用途进行分析,力求较为客观地探讨元代服用缂丝.  相似文献   

17.
以河北隆化鸽子洞出土的一件元代棕色马尾毛环编方棋纹面衣为研究对象,从技术角度对面衣的组织结构进行考证。通过实地考察文物、对比同期实物等方法,对此面衣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对比,认为该面衣是我国元代时期手工针织重要的史实资料,其组织结构与西方同时期出土的Nalbinding的组织结构相同,是我国元代时期手工针织重要的史实资料。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阿城金代齐国王墓是1991年我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了大批珍贵的金代丝绸服饰,其中织金锦尤其令人注目。文章描述了文物的出土和清理过程,并根据文献记载,对部分丝绸服饰的色地、质料、用途等作了考证,认为原定名不够确切。  相似文献   

19.
邢琳  杨爱芹 《丝绸》2020,57(3):71-76
南北朝时期,政权分裂,文化融合,各地出现了多种阶段性、地域性服饰风格。为了还原河北地区在北朝时期的女性服饰体系,从而进一步探究其形成、发展和变化过程,文章以河北磁县东魏、北齐皇室墓葬中出土的壁画、陶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实物对比、结构可行性分析等方法,揭示这一时期河北女子服饰款式特征。研究表明:东魏北齐时期河北地区"汉化胡服"较为流行,曾出现过15种女子服饰款式和5种首服样式,为梳理河北地区地方服饰发展脉络及华北地区服饰文化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丝绸是陪伴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最悠久的重要商品之一。上世纪里,我国几次重大考古发掘,就证明了这个观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河南省荣阳青台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距今有5500年左右的丝麻制品残片;1926年山西省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半个茧壳化石。经专家鉴定,它是距今5500~6000年前的野生蚕茧;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西汉初年丝织制品及服饰100余件,品种众多,为二十世纪中国考古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