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锰铁高炉富氧鼓风的初步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富氧鼓风在255m~3锰铁高炉上的生产实践和应用效果。在富氧率3~4%范围内,富氧率提高1%,冶炼强度可提高8.11%,焦比降低2.88%。在现有富氧率条件下,未发现因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升高而影响高炉顺行。富氧后明显富化了煤气热值,降低了炉顶煤气温度。本文还初步探讨了锰铁高炉富氧鼓风的极限。  相似文献   

2.
这一段时期,上海各转爐炼鋼厂的转爐寿命下降很多,主要原因是由原来的鎂砂爐衬改用白云石爐衬,白云石的焙烧、制砖等工艺还沒有很好掌握。同时,許多厂片面追求提高爐产量,在新爐砌好后就大量超装铁水(和爐龄末期装同样多),违反了操作规程中关于装入角的規定,使爐衬受到过大的损伤。有些厂为了提高鋼水温度和脫硫,把吹炼时間拖得很长,实行正常操作所不許可的“后吹”,也大大加剧了爐衬的侵蝕。上鋼六厂建立了白云石工段的严格检查制度,对成品砖进行尺寸和重量的检查,保証了它的正确外形和密度,使砌成的爐衬尽可能致密。他們限制了转爐的装入量,特別是爐龄前期的装入  相似文献   

3.
陆达 《钢铁》1959,(10)
苏联技术科学博士于1958年10月2日在萊比錫召开的民主德国矿冶学会年会上作了关于苏联在转爐炼鋼生产上应用氧气經驗的报告。报告介紹了苏联自1936年第一次应用工业純氧在铁水包中炼鋼试驗以来,在各个时期以及最近所进行的氧气转爐炼钢试验研究,介紹了1956年在彼得罗夫斯克鋼厂所建三座容量为20m~3的顶吹氧气转爐,以及在1957年克里沃罗格钢厂投入生产的容量为38m~3顶吹氧气转爐車間的設备配备和生产操作总结,并根据苏联实际生产經驗和許多研究工作的結果,肯定了氧气转爐炼钢有高产的能力。一座35吨氧气顶吹转爐生产能力相当于500吨近代大平爐。也肯定了氧气顶吹转爐  相似文献   

4.
富氧鼓风的作用及其在高炉上的安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富氧鼓风对冶炼的影响、冶炼效果、合理应用、操作原则及威钢3.20事故的教训。实践表明,富氧鼓风有升高炉缸理论燃烧温度的作用,通常富氧率在4%以下即使没有喷吹燃料也能保证炉况顺行,氧气混入鼓风的接点必须设在高炉放风阀之前;富氧管网系统的设计、安装施工、操作维护和检修必须按规范进行。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富氧喷煤条件下,高炉炉腹煤气量、理论燃烧温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对比分析了由富氧鼓风到全氧鼓风对高炉冶炼可能带来的影响.以一座4000m<'3>级高炉的生产指标为例,计算结果表明,这一高炉富氧率在0%~14%时,富氧率每提高1%,炉腹煤气量增加2.7%~3.9%,理论燃烧温度提高7~16K.如果单纯考虑炉腹煤气量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在保持鼓风量不变的前提下,高炉所能接受的最大富氧率应该为12%左右.  相似文献   

6.
一、富氧鼓风发展概况富氧鼓风是强化高炉冶炼过程的途径之一。早在1876年贝塞麦就提出了高炉富氧鼓风的建议,1913年在比利时乌格尔工厂首先开始富氧鼓风试验,当鼓风中含氧量增加到23%时,产量提高12%,焦比降低3%。1939~1941年苏联彼德洛夫斯基工厂在218m~3的小型高炉上冶炼硅铁,鼓风含氧量达到30~35%,获得了明显的增产节焦效果。1948年美国威尔登钢厂开始制造13500m~3/h的大型制氧机,并在1951年四座容积为1120~1240m~3的大型高炉上进行冶炼各种标号生铁的富氧鼓风试验,耗氧量已达到每小时12000m~3以上。但在冶炼铸造,特别是冶炼制钢生铁,当鼓风中含氧量超过23~24%时,炉况不稳,影响高炉顺行。  相似文献   

7.
<正>a.鼓风温度。鼓风温度升高,则鼓风带入的物理热增加,理论燃烧温度升高。每100℃风温可提高理论燃烧温度约80℃。b.鼓风富氧率。鼓风含氧量提高,N_2含量减少,此时虽因风量减少而使Q_风有所降低,但由于V_(N2)降低幅度大,理论燃烧温度显著升高。1%的富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大好形势下,我国首钢、上钢、鞍钢、本钢与马钢的高炉用转炉余氧实现高炉富氧鼓风已获得较好效果。一些地方小高炉也积极争取以富氧鼓风创造降焦夺铁的新成绩。下面介绍富氧鼓风对高炉冶炼的作用。一、富氧鼓风高炉的冶炼特点通常鼓入高炉的干空气中含氧21%,氮79%。从中加入人工制取的氧,使鼓风含氧量超过21%就是富氧鼓风。由于鼓风含氧量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矿石间接还原度随鼓风富氧率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鼓风含氧量的增加,铁矿石在炉身部位的还原度也随之增加;富氧鼓风对炉身还原的改善主要发生在700℃以后,900℃时富氧量45%和100%的还原度分别达到了89.92%和98.49%,已经超过了不富氧高炉在1 000℃时的还原度.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5月2日到11日在青岛市召开了一次全省性的转爐生产技术会议。会议上作了有关化铁爐、耐火材料使用,转爐炼鋼生产技术、转爐車間生产管理等专题报告;充分传达了今年3月在上海召开的转爐炼鋼会议精神并结合山东省具体情况补充了丰富的內容。通过小組讨论和现場表演以及現場会议,会议参加者对转爐炼鋼在祖国炼鋼事业中的重要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認識,对转爐炼鋼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大大的提高了一步,为在二季度內过好技术关,和完成今年的炼鋼任务打下了基础。通过这次会议不少厂过去忽视化缺爐工作和耐火材料管理工作的情况得到了转变。在化铁爐方面开始贯彻执行原料分級管理,提高焦炭質量,布料均匀,消灭低料线等操作要点。特別在青岛市碱性热风化铁爐得到普遍推广,脫硫效果很显著。在耐火材料方面,原料粒变的选择和两头大中間小的粒度配比原則,打結必須坚实致密以及訂立合理的烘爐制度对延长转炉爐令的意义引起很大兴趣。转爐吹炼制度在現場表演以后,才使許多人認識怎样才是面吹和浅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强化高炉冶炼,增产生铁以满足炼钢需要,3号高炉进行了富氧鼓风试验。该试验采用了定风量、定风温、富氧加调湿的方案,试验期,3号高炉在富氧1.06~1.17%时,增产3.82~6.72%;富氧1%时,可增产3.60~6.22%。试验证明:在低富氧率条件下,富氧对焦比没有多大影响;风机能力不足的高炉,采取不变动原有风机系统,增设制氧机,可收到富氧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转底炉生产存在产品金属化率低、冶炼能耗高、烟气含尘量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建立转底炉冶炼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工艺参数对转底炉冶炼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转底炉产品金属化率与烟气对含碳球团的二次氧化有关,增大还原区煤气供应量,可以减少含碳球团二次氧化,提高产品金属化率;助燃风预热温度和富氧率对冶炼能耗影响显著,提高助燃风预热温度和富氧率可以降低燃烧消耗,提高冶炼效率.助燃风预热温度每提高100℃,煤气消耗可以减少75 m3;助燃风富氧率达到20%时,煤气消耗量减少50%,烟气量减少57%.  相似文献   

13.
《钢铁》1959,(8)
天津鋼厂的转爐从1958年10月份投入生产以后,爐龄較低,同时在烘爐上也往往发生严重粘焦現象,影响了爐子的質量。該厂在烘爐上采取了洗爐操作,发現爐龄有提高的趋势:1958年第四季为24爐;1959年逐月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4.
苏联的炼铁燃料比为600公斤/吨铁,其中焦炭量为500公斤/吨铁。降低炼铁燃料消耗量的主要途径,在于挖掘炼铁工艺过程的能量潜力。当今高炉生产中炼焦煤、液态和气态碳氢化合物渐渐短缺,特别在冬天更甚。与此同时,富氧鼓风得以发展,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碳氢化合物用以降低绝热燃烧温度(即理论燃烧温度),实现富氧鼓风是不可能的。应用综合鼓风是强化高炉冶炼进程和降低焦比(但非指燃料)的主要手段之一。例如,新利佩茨克钢铁公司高炉富氧35%、天然气耗量为153米~3/吨铁时,焦比为447公斤/吨铁。若进一步改善煤气利用,焦比还可能降低得多一些。克里沃洛格钢铁公司2000米~3高炉富氧32%、天然气耗量136米~3/吨铁  相似文献   

15.
对理论燃烧温度公式进行修正,从而更加准确的研究了高炉超高富氧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并计算出富氧、鼓风湿度、喷煤量与理论燃烧温度所对应的关系。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对理论燃烧温度影响的前提下,富氧率每增加1%,理论燃烧温度Tf升高约30.6℃;鼓风湿度每提高1%,Tf降低4.6℃;喷煤量每提高10 kg/t,Tf降低约6℃。计...  相似文献   

16.
台肥鋼铁厂参加了三月末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转爐炼鋼会议后,组织了会议的四个主要技术文件的讨论,一致認为这些文件及兄弟厂的先进經驗对車間当前存在爐衬寿命低,炼鋼操作不稳定以及出鋼溫度不高等薄弱环节的改进与提高指出了方向。只要認真貫彻操作要点各項基本要求,生产就会基本好转。通过各工段主要生产工人与車間技术人員共同研究,决定立即在爐衬工段加强貫彻簿层重打,去除瀝青水分,认真执行配料制度,减少砖縫,使用瀝青镁砂风眼砖,以及快速升温多烘风眼等措施。爐前操作貫彻縮短爐与爐的間隔时间、勤搖少动以掌握面吹操作,出鋼时挡好出鋼渣,改进胶氧剂  相似文献   

17.
在富氧鼓风方面,原苏联的吨铁用氧量最高,1989年为107m~3,同期日本仅有10.3m~3,美国为18m~3。原苏联,高炉普遍采用富氧鼓风,富氧量每增加1%,焦比可降低0.3%。原苏联图拉黑色冶金科研联合公司,在1386m~3。高炉上采用天然气和富氧鼓风强化冶炼,富氧率25~27%,天然气耗量66.8m~3/t  相似文献   

18.
对"白银炼铜法"的空气熔炼、富氧熔炼和富氧自热熔炼三个发展阶段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鼓风强度一定时,随着使用氧气量的增加,鼓风富氧浓度的升高,床能力升高,熔炼自热程度升高;熔炼床能力随熔池鼓风强度和热强度升高而升高;氧料比随冰铜品位的升高而上升;富氧自热熔炼的节能效果最好。"白银炼铜法"的各项工艺指标均达到当今国际炼铜技术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貫彻今年三月份全国转爐会议的决議,上海市冶金局根据上海各炼钢車間在化铁爐方面存在的問题和长期来实践經驗,制訂了“炼鋼車間化铁爐基本操作要点”,經过各厂实用証明,操作要点中指出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而且执行起来也并无多大困难,特別在推广了下列几方面經驗后,使各厂在化铁爐熔化率、爐龄、出铁温度和去硫效果方面都获得了显著提高: (1) 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制度。大家認識到这是过好化铁爐关的第一道防线,因此一般的車間都配备了三班专职配料員,并建立了新的料場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0.
《钢铁》1959,(10)
转爐炼鋼与其它炼鋼方法不同,它的生产周期非常短,要在很短时間內频繁地运送重复的原料和成品;生产紧张,一爐接一爐进行熔炼,很少有空閑时間;因此各工序必须紧密配合,要迅速和及时地进行与转爐有关的一切操作。基于以上特点,我厂经过几年的生产摸索,初步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方能均衡地完成生产任务。合理的劳动组织合理的劳动組織是保証生产完成的条件之一。我厂班里有值班主任一人,负責管理整个班內的一切工作,下設四个工段,即化鉄,炼钢,铸鋼及爐衬,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