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液-固三相搅拌槽反应器模型及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气-液-固三相搅拌槽反应器模型和模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可用于气-液-固三相流的模拟方法,三相流模型适合于气-液-固三相搅拌槽反应器的数值模拟。给出了气-液-固三相搅拌槽反应器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目前研究中还缺乏基于机理的相间作用力模型,常用的湍流模型不能描述搅拌槽内的各向异性,没有局部性质的实验数据导致气-液-固三相搅拌槽反应器的模型和模拟无法得到充分验证。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构建"两尺度"气-液-固三相湍流单元胞模型,扩展两流体显式代数应力模型为三流体模型,开发局部照相探针技术及相应的图像处理软件。  相似文献   

2.
将液相视为连续相,气相和固相视为分散相,同时考虑各相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气液固三相流体的动力学理论,建立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三流体湍流流动的Eulerian模型.采用计算模拟软件Fluent对三相环流反应器的流动状况进行模拟,考察表观气速、固含率、颗粒大小对反应器的气含率以及液体流动速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较好地解释了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的三相流体行为,模型与实验结果较好地吻合,表明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气液固三相浆态床催化反应中,传递、反应、催化剂的原位表征均比较复杂的问题,为了有利于气、固相均匀分散于液相和反应温度在反应器中实现等温,通过对气液固三相反应工艺特性和反应器性能要求的分析,对微型气液固三相浆态床反应器进行了优化。根据微型浆态床对气液固三相反应分析的要求,采用图像法研究了分布器为G1、G2、G3,砂板直径为2、2.5、3 cm反应器中的流体力学性能特征,考察了气体流速、温度、反应器直径及气体分布器对气含率、气泡尺寸、气泡上升速率以及气泡分布的影响,并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计算,确定了微型浆态床反应器的直径为2 cm,气体分布器为G3砂板的反应器结构,该反应器可以应用于反应过程中间态及液体产物生成过程的测试。  相似文献   

4.
<正> 多相催化反应工程是研究使用固体催化剂的气-固相反应、气-液-固三相反应和液相中含有催化作用的液相物质的气-液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反应器工程设计和操作性能的科学,它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科的主要分支。  相似文献   

5.
气升-射流式多段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力学和传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在气液或气液固三相反应以及分离过程应用广泛,为提高气液分布和传质性能,在气升式多段环流反应器的第2段引入射流,开发一种气升-射流式多段环流反应器.在160 L的实验装置中,以水-空气体系,研究了气升-射流式多段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力学和传质特性.射流可减小上升气泡的弦长,提高总体气含率,改善下降段气液分布,...  相似文献   

6.
<正> 在上一讲中介绍的色谱技术测定传递系数和吸附系数的应用局限于气固体系。但它们也能应用于气液、液固或气液固三相的体系。本讲中要介绍它们在浆化反应器(slurry reactor)和涓流床反应器(trickle-bed reactor)中的应用。 一、浆化反应器  相似文献   

7.
多相流搅拌反应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包雨云  高正明  施力田 《化工进展》2005,24(10):1124-1130
综述了近五年冷态气液固三相搅拌反应器的研究成果,阐明近期研究热点已转为热态多相流搅拌反应器的流体力学行为。概述了热态气液两相体系中通气功率、混合时间、局部及总体气含率的研究结果。指出今后研究重点应为热态的固液悬浮、气液传质过程及其机理,同时说明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气液固三相搅拌反应器的数值模拟仍属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8.
三相流化床反应器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最早的一维分散模型到目前普遍应用于气液固三相流流态化的二维双流体模型以及气液固三流体模型 ,该文对气液固三相流流动的模拟理论作了综述。对三相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和预测放大起着直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综述了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的特性参数(气含率、固含率、循环液速、液相体积传质系数、轴向分散系数)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介绍了特性参数的数学模型。并对现有模型进行了评述。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微通道反应器是一类具有极高的传质和传热效率的新型反应器,具有许多常规反应器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化工生产等领域。综述了微通道反应器的优点及其在均相反应、非均相反应、生物有机反应、气-液两相反应、液-液两相反应、气-液-固三相反应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微通道反应器在化学与化工行业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气升式反应器是一种用于气液两相或气液固三相过程的接触式反应装置,简要综述了气升式反应器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按照集成强化的思路开发的气升式膜生物反应器被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2.
气液固三相提升管中液相扩散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社教  周俭 《化工学报》1997,48(4):477-484
对气液固三相提升管内液相扩散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气速、液速以及颗粒循环量等操作因素对液相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轴向、径向扩散系数随气速的增大均增大;轴向扩散系数随液速的变化基本保持不变,径向扩散系数随液速的增大而减小;轴向、径向扩散系数随颗粒循环量的增大均增大.与传统的气液固三相流化床相比,气液固三相提升管反应器更接近理想的平推流反应器.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化床作为反应器或接触器具有其它多相反应器不可比拟的优势,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气固循环流化床的发展、主要应用工艺、反应器型式及人们对气固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关键结构、流体力学、传热和传质方面的研究。简单介绍了液固及气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蒽醌法制过氧化氢用氢化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用悬浮氢化反应器和固定床氢化反应器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管式和鼓泡床 悬浮氢化反应器的改进和泡沫固定床三相反应器用于蒽醌氢化过程可显著提高反应时空收率和选择性的优势。指出泡沫固定 床是蒽醌氢化反应器研究开发中的新思路,也是气-液-固三相反应器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辛亚男  薛青普  张建文  张健 《当代化工》2018,(2):294-297,301
采用欧拉-欧拉-欧拉三相流模型,对STRONG沸腾床渣油加氢反应器进行了二维冷模多相流动过程模拟。其中液-固相间作用力采用Syamlal-O’Brien模型,气-液相间作用力采用Schiller-naumann模型,忽略气固之间的作用力。由气含率、液含率、固含率云图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看出催化剂在气液两相的作用下,逐渐实现了流化;在三相分离器的作用下,气相、液相、固相实现了分离,气相富集在三相分离器上端,液相从侧出口流出,固相在流化床内实现了循环利用。同时模拟结果表明,三相分离器分离效果理想,但是在局部截面积较小和结构复杂地方会出现局部湍流,不利于分离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多级导流筒的强化循环元件,研究了强化循环元件对气液固三相搅拌槽反应器内气液传质特性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比气液体积传质速率的概念,综合评价了搅拌转速、固含量以及通气速率对多相反应器内传质特性的影响,自此基础上,建立了比气液体积传质速率的经验公式,为反应器的工业放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气提式环流反应器(通称Pachuca tank)中的气液相间传质,对于评价其作为气液反应器的应用价值,对于进一步研究气提式气液固三相反应器的宏观动力学过程、建立数学模型,都是十分必要的,但迄今文献中研究气提式反应器氧化反应动力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马永丽  刘明言  胡宗定 《化工学报》2022,73(6):2438-2451
气液固流化床是一类重要的多相反应器,在化工及相关过程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对该类反应器内复杂的多相流动结构的定量描述十分有限,目前其设计和放大仍主要依赖经验,致使放大成功率低,反应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建立和完善气液固流化床内的三相流动机理模型,是实现该类反应器科学设计和放大的关键环节。对气液固流化床内的三相流动机理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着重总结了三相流动介尺度机理模型研究的新进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希望为该类反应器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气-液-固三相外循环淤浆反应器连续化的工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镍系催化剂加氢制1,4-丁二醇为研究对象,在气-液-固三相外循环淤浆反应器中,研究了反应器结构、气含率、固含率、循环液速等反应器特性,提出了固体颗粒在反应器中均布条件及固体颗粒连续分离方案等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水处理专利     
专利名称:反应-沉淀一体式矩形环流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 申请号:2006620015372.2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反应、沉淀、曝气环流于一体.气、液、固三相混合充分的反应-沉淀一体式矩形环流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