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冷却系统,系统由单片机智能控制,能够有效的解决工程设备在实际施工中发动机和液压传动系统过热的问题.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液压油冷却系统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分别工作使得发动机和液压系统能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并且系统还具有低耗能、易安装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工程机械发动机和液压系统智能冷却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冷却系统,系统由单片机智能控制,能够有效的解决工程设备在实际施工中发动机和液压传动系统过热的问题。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液压油冷却系统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分别工作使得发动机和液压系统能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并且系统还具有低耗能、易安装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由于自身特性影响,其工作性能受到限制。在部分负荷时会造成功率损失,而汽车在此工况下行驶的时间最长。本文介绍一些先进冷却系统的设计和系统的工作特点,这些系统既起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又改善燃油效率和降低排放污染。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装载机冷却系统控制装置,将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液压油冷却系统分开布置,发动机冷却系统采用液力驱动,液压油冷却系统采用电机驱动,两冷却系统的风扇和水泵转速都由单片机控制,实现了冷却系统冷却能力的自动调节.液压油冷却系统采用晶闸管相控调压调速系统,建立了其控制模型.将此控制装置在ZL-50装载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装置可有效解决装载机发动机水温和液压油温同时过高的问题,还可将预热时间减少50%,预热阶段节约燃油43%.  相似文献   

5.
现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由于自身的被动性影响,其工作性能受到限制。在部分负荷时会造成功率损失,而汽车在此工况下行驶的时间最长。介绍一些先进冷却系统的设计和工作特点,这些系统既能起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又能改善燃油效率和降低排放污染物。  相似文献   

6.
分析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节温器的开度采用智能控制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节温器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控制方式设计、模糊控制器设计、控制系统结构设计等.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发动机冷却系统总功耗,从冷却液温度的角度,对系统最小总功耗进行理论分析。应用商用仿真软件GT-Cool建立发动机冷却系统一维仿真模型。通过调整节温器位置布置和电子风扇、电子水泵的控制策略,根据GT-Cool软件仿真计算结果,获得使系统总功耗最低的冷却系统优化方案。结果表明,节温器布置在发动机入水口,目标发动机入水口温度为95℃、发动机进出水口温差为7℃时,系统总耗功最低,为378.76k J。  相似文献   

8.
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仿真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仿真的现状及发展,在建立冷却系统各部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讨论分析了智能化冷却系统的控制优化,提出了未来高功率密度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筑路机械发动机和液压油过热的问题对原冷却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液力驱动冷却系统和电力驱动冷却系统把发动机和液压油的散热问题分开解决,两种风扇的冷却能力都可用微控单元ECU根据发动机和液压油不同的散热需要进行控制,可以较好地解决筑路机械发动机和液压系统同时过热的问题。笔者对冷却系统的液力驱动进行了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某柴油机的冷却系统的开发需求,对其进行了三维流体模拟计算分析,得出了发动机水套各主要位置的流速及换热系数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应用Flowmaster对标定工况下调温器全开的状态进行了一维流动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系统中各主要零部件的阻力分配及流量分配.分析表明,该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设计能够满足发动机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