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小寒 大寒     
《美食》2014,(1):60-63
<正>【小寒1月5日】小寒恰逢一年中最冷的三九时节,开始了一年中的极寒时期。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芦笋、大枣等。而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这在小寒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川菜》2014,(10):26-29
中国人讲究菜品搭配,不仅仅是为了色香味,还有健康养生。有些食物万万不可搅和在一起,而有些食物的搭配让营养加倍。为什么我们要食物搭配,而搭配又有哪些原则呢?一起跟着小编来看看吧。一、为什么要食物搭配?1、“食不厌杂”。意在食物要多样。目的是通过食物多样化的途径,实现营养全面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春季美食     
《中国保健食品》2009,(3):96-96
自然界的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季春阳升发.乍暖还寒.不但要合理地调整饮食.还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适合春季养生的食物。  相似文献   

4.
张涵 《中国食品》2010,(10):82-82
在中国,一提到养生食品,往往指的是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比如枸杞、莲子、人参等。但韩国人眼中的养生食品,却是我们平时因太过常见而未引起重视的食物。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睡眠不足已成为当今都市人的普遍现象,尤其是睡眠不足对健康的危害甚大,切莫等闲视之。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27%的人有睡眠问题。要想改善睡眠,从饮食方面做起较为简单,比如用好厨房里一些有养生安神作用的食物。竹荪:名列四珍(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的御  相似文献   

6.
<正>(接上期)中医四季养生实践——秋季秋季起居方面:早睡早起,早起先做养生操,气血通畅后起床(防止体位性脑缺血),排便、喝水,早七点左右吃早餐。秋季膳食原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以养生保健也要遵循"养收"的原则,以滋阴润燥、润肺为大法,运用清润甘酸的药食,寒凉调配,以达目的。以白色食物为主,少食辛辣食物,因为辣入肺克肝。适量食酸味、以润肺为主,多食莲子、百合、银耳、梨、糯米、藕等。  相似文献   

7.
变频空调的上市打破了国内家电市场定速空调一统天下的局面,呈现出由变频空调替代定速空调之趋势。变频空调的技术含量要高于一般定速空调,功能比一般定速空调好得多。变频空调的节能和舒适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尤其是单机空调(指一般家用的一个压缩机一个终端的房间空调器)。变频单机空调的整体(指价格、节能、舒适度)不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正气温逐渐升高,让人明显感觉到了夏天的炎热。对于现代人来说,有很多办法消暑,如吹空调、吹电扇、吃冰激凌、睡凉席等,都能让身体感觉到凉意。可为什么营养师告诉大家养生要"热养"呢?多数人在天气炎热时,都喜欢过度开空调。目前,虽然空调病不算是一种疾病,但已经有大量研究证明,长期开空调更容易  相似文献   

9.
曾经听一个营养专家谈养生食物,其中一个观点是:杂与适量。杂是食物品种要杂,多样化,适量就是适合自己身体需要的数量。 近年来,杂食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我也认识到,再也不是可以随意挥霍体能的年龄,必须理智对待身体营养均衡摄入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古法遵循"四季五补"的养生食疗主张,即春季补肝、夏季强心健脾、秋季润肺、冬季补肾,并配有"五色配五脏"的养生食疗理论。食物的营养价值与食物的颜色有着密切的关系——红色食物养心;黄色食物健脾;绿色食物护肝;白色食物润肺;黑色食物补肾。严寒冬即将来临,享用黑白色食物可谓正当季。体验"纯正上海"的本帮菜餐  相似文献   

11.
正现在注重养生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家庭也开始学起了炖各种汤,尤其是鸡汤、鱼汤等营养丰富的汤。但我们在喝汤时却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觉得"吃肉不如喝汤",认为营养都溶在汤里,只有喝汤才能吃到食物的"精华"。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时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是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远亲食物却有胜于近邻。这是近年来营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食物的这种远近之分是指它们在空间和生物学关系上与人类的相对距离而言的。例如,猪牛羊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在空间和生物学关系上较鱼虾蟹等水产品要离得近;植物类食物在整体上要较动物类食物远;野生食物又远于人工种植的食物;海洋食物则更远于陆上的植物。 为此,营养学家专门推荐了三类远亲食品,以供人们选择: 1 真菌类 如香菇的营养价值就比较高,据研究每百克香菇含蛋白质37克,磷415毫克,钙124毫克,铁25.3毫  相似文献   

13.
我国很早就有用食物来养生保健与治疗疾病的方法.公元前2700年,传说神农氏曾尝百草,辨别它们的特性,从此开辟了食物治病的先河.所谓“百草”,包括谷、菜、果以及昆虫、鸟兽、金属、玉石、泥土、木质等等.即今之动物、植物、矿物类.其中许多既是食物,又是药物.作为食物,它可以养生保健,延  相似文献   

14.
阮光锋 《中国食品》2024,(5):130-132
<正>肉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然而最近几年,不少人谈“肉”色变,年轻点的人担心肉吃多了长胖、变丑,年纪大一点的人担心吃肉会导致“三高”。不少人加入一些“养生群”“减肥群”,里面推荐的基本都是无脂肪蛋白质饮食,“不吃肉”甚至被推崇为“健康养生秘诀”。近期,#这5种常见的促炎食物要少吃#话题还登上微博热搜榜,红肉及加工肉排在“促炎食物”第一位。  相似文献   

15.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9):61-61
虽然已进入9月,"秋老虎"却威力不减。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天热时往往胃口不好,尤其对脂肪类食物提不起兴趣。专家提醒,在这种天气里要特别注意调整饮食,尤其要补充蛋白质。天热时,人们出汗多,不仅会损失大量水分;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也会随汗水流失。同时,人体内的蛋白质在高温天气里吸收率下降,而分解速度加快,这意味着我们体内的蛋白质更容易缺乏。  相似文献   

16.
现在很多厨师都在研究美食养生的课题,一种把西方烹饪理念与中国养生理念结合的烹饪方法正在悄然兴起.这就是分子美食。分子美食学包括的议题有:人们特定的味觉和味觉感受器官以及普遍的食物喜好和厌恶是如何形成的?食物的烹饪方法如何影响食物成分的味道和口感?  相似文献   

17.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农耕历史源远流长,长期形成的农作方式及人们的膳食模式、饮食文化和食物养生的做法,凝练出独具特色、自成一体的理论和方法,与现代西方营养学既有相通之处,但也有较大差异,本文将其概述为四个方面,具体表现为膳食模式不同、膳食原则不同、食物分类及功效不同以及营养因人的体质而不同。究其缘由,主要源于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但这两种不同的认识各有其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实践探索都很有效。食物营养既是民生大事,又是每一个人每天都需要直面的科学问题,关键是要借鉴古今中外食物养生成果,以有益的健康方式来获得合理的膳食和营养。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药膳食疗非常重视食物的养生与治疗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各种食物的养生与治疗作用及药膳食疗的配方和应用,以期增强国民健康。一、食物的性味与功效中医自古就有药食同源的理念,认为食物与药物为同一来源,并且其性味功效理论相通。食物可分为三种性质:热性、中性、凉性,温热性质的食物多有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性循环、补充人体能量等作用,比如牛肉、红豆;  相似文献   

19.
《餐饮世界》2014,(1):109-111
中医古法遵循“四季五补”的养生食疗主张,即春季补肝、夏季强心健脾、秋季润肺、冬季补肾,并配有“五色配五脏”的养生食疗理论。食物的营养价值与食物的颜色有着密切的关系——红色食物养心;黄色食物健脾;绿色食物护肝;白色食物润肺;黑色食物补肾。严寒冬即将来临,享用黑白色食物可谓正当季。体验“纯正上海”的本帮菜餐厅——上海小南国特意推出了多款黑、白搭配的秋冬养生菜品及饮品:鲜甜入味的蒜子烧龙胆石斑鱼、甘甜软糯的甘蒸西北老百合、补气健脾的咖喱牛肉麻饼、润肺养颜的生磨杏仁茶等,无一不彰显上海小南国“精致、时尚、健康”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正日常饮食,爽口饱腹,营养丰富,给人体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物质,同时许多食物还具有寒、热、温、凉的不同属性,能够调整阴阳、补益气血、防病保健,具有养生功能。这就要求我们熟悉日常食物的寒热属性,以便针对自身体质和所患疾病,合理选择食物补充,达到调理体质、预防疾病、强身保健、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1.寒凉性食物凡是具有清热泻火、养阴凉血、通便解毒,适宜于热性体质和病症或暑热天气的食物,都属于凉性或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