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民以食为天,饮食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美食的钟爱,我们更多的是追求味觉和视觉上的享受,而它的魅力却不仅局限于此;美食是一种文化,它的背后有关许多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3.
民以食为天,饮食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美食的钟爱,我们更多的是追求味觉和视觉上的享受,而它的魅力却不仅局限于此;美食是一种文化,它的背后有关许多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第四节 酒政———酒与制度文化的产物酒政 ,或称酒法 ,就是国家对酒业实行的政策和制度。制度、政策都属于制度文化的范畴 ,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调整社会关系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规定或行动准则。它们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并受到思想观念文化的直接支配。中国酒政是中国酒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是酒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距今 4 0 0 0多年以前的大禹时期 ,“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 ,进之禹 ,禹饮而甘之 ,遂疏仪狄 ,绝旨酒。曰 :‘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孟子·梁惠王 )从此 … 相似文献
10.
在东北满族传统饮食中,有一种特色美食很出名,这便是人见人爱,让人百吃不厌的酸汤子。如今,东北城里已经很难找到酸汤子了,但在乡下还是人们常吃的一道主食。身在外地的满族人每当秋季回老家时,都让自己的老母亲做上一锅酸汤子解馋虫。酸汤子做起来有点像加工艺术品:把刚收下来的嫩玉米,先脱成粒放进盛有冷水的缸中浸泡,待米质松软后,用小磨一点点磨成糊状,装进一个大盆里放到火炕上自然发酵。等面飘出酸味时,就可以做酸汤子了。 相似文献
11.
12.
榫卯,是中国古代木工运用巧妙的思维创造出的运用于木构件之间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最基本的形式是将一个榫头插入对应件的卯眼中,而复杂的形式则是一组榫卯多向咬合,达到难分难解的地步。在中国古代,只要涉及木材使用的场合,榫卯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无论是一座建筑、一扇门窗、或是一件家具,不仅起到了连接结构部件的作用,更是处处考虑到了外在的美观,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文化。 相似文献
13.
榫卯,是中国古代木工运用巧妙的思维创造出的运用于木构件之间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最基本的形式是将一个榫头插入对应件的卯眼中,而复杂的形式则是一组榫卯多向咬合,达到难分难解的地步。在中国古代,只要涉及木材使用的场合,榫卯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无论是一座建筑、一扇门窗、或是一件家具,不仅起到了连接结构部件的作用,更是处处考虑到了外在的美观,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文化。 相似文献
14.
15.
“打量水”是浓香型大曲酒酿造中重要操作,量水温度要求不低于80℃,每100kg粮粉打量水80~90kg,采用上大下小的“梯梯水”方式较为合理。入窖发酵条件包括温度、酸度、水分、淀粉、用曲量及糠壳用量等。泸州传统的入窖温度是“热平地温冷13(℃)”,控制“低温缓慢发酵”,做到“前缓、中挺、后缓落”。入窖酸度以1.8~2.0为佳,能生成较多的己酸乙酯。入窖水分以53%~54%较适宜,水分过大,己酸乙酯的生成量也随之受到影响;入窖淀粉含量冬季为18%~22%,夏季宜降到14%~16%;糠壳用量单粮酿酒为20%~22%,多粮酿酒为23%~26%。(小雨) 相似文献
16.
上期文章讲述了传统商业渠道在挣扎,变革的瓶颈期,宝贝经济来势汹汹,推动了儿童产业的发展,儿童业态也成为商业物业未来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儿童业态一直被认为是实体商业的“客流发动机”,但转化率是一个硬伤,同时受困于同质化、业态单一等问题,各大儿童业态竭力寻求转型。 相似文献
17.
做电子商务的线上线下一定呈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趋势。例如,在美国,大卖场已经看不到小家电了,只有专业卖场才看到很少的一部分。未来中国也会呈现这样的局面。传统的小家电市场有淡旺季之分,但是在网上,淡旺季并不明显。这也证明了电子商务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家具艺术在当代的振兴思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家具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瑰宝之一,在世界家具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我国传统家具市场现状的分析,结合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对传统家具的新需求,从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普及到技艺的传承,从传统家具的造型意匠、品类创新到用材的拓展,从传统家具优良产业生态的营造到学术的繁荣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家具艺术在当代的振兴的多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坐下来,坐下来想一想。想一想我们需要什么,想一想怎么才能留下来。家具的原创,不仅体现在形态上,更需要体现在对生活方式的思考上。中国有制作世界级家具的历史,在新的时代设计师怎样设计出具有世界水平的作品?我们集体走出去了,这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想清楚往哪里走,怎么走。坐下来,想一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名单研究(第二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用微生物菌种是我国传统发酵食品产业的重要种质资源。该文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分离自我国酒类、乳制品类、调味品类和发酵茶等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菌种进行了收集、补充和整理,形成了第二版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名单。该名单共涵盖56个属124种,包括细菌74种,酵母22种和丝状真菌28种;较第一版新增菌种49种,主要涵盖醋杆菌属(Acetobacter spp.)、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p.)、伴生乳杆菌属(Companilactobacillus spp.)、乳球菌属(Lactococcus spp.)、魏斯氏菌属(Weissella spp.)、梭菌属(Clostridium spp.)、假丝酵母属(Candida spp.)、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spp.)、毕赤酵母属(Pichiaspp.)、曲霉属(Aspergillusspp.)、散囊菌属(Eurotiumspp.)和根霉属(Rhizopusspp.)等。更新了第一版名单中41个菌种的分类学信息。该研究为补充和完善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的应用及管理,促进我国发酵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