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白鹤滩水电站人工观测站观测的气象因素对20 cm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采用气候倾向率法,对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年际、年内和季节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采用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别分析了蒸发皿蒸发量与影响因素相关性。结果表明,年蒸发量、春季蒸发量、秋季蒸发量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依次为19.95、12.51 5.27 mm/a;年均风速(0.077 1 m/s)和年均相对湿度(0.941 2%)变化趋势较为明显;由一元线性回归得出风速和相对湿度是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由多元线性回归得出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均对蒸发有显著影响。蒸发的下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2.
气象要素变化趋势对潜在蒸发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58~2008年北京和天津两地区水文站和气象站气象资料,采用彭曼公式计算了潜在蒸发量,并分析了变化趋势及气象各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要素变化趋势对年、季尺度的潜在蒸发影响有着规律性变化,影响北京、天津两地区蒸发的主要气象要素为相对湿度和风速,为研究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五道沟水文实验站1964~2011年观测资料,从该区实际蒸发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着手,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和SPSS软件系统分析了其与气温、降水量、风速、日照、相对湿度及潜在蒸发量的变化趋势与相关性,探讨了实际蒸发量在年际、季节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实际蒸发量与潜在蒸发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当干旱指数R1.0时,气象要素共同影响实际蒸发量;当1.0R1.7时,实际蒸发量主要受风速、日照控制,其次受降水的影响;而当R1.7时,实际蒸发量主要受制于相对湿度、风速、日照的变化,与降水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
从气象要素和水体表观特性要素两大方面着眼,利用风洞开展正交实验,考察7种不同因素对蓄水屋面被动蒸发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太阳辐射对蒸发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水深、水面污染程度和水面浅色漂浮物覆盖率,而环境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影响较弱。高太阳辐射照度、中等水深、干净水面、一定覆盖率的水面浅色漂浮物、高温、低湿、中等风速最有利于促进蒸发。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黑河流域6个气象站1966~2013年气温、降水量、蒸发皿蒸发量、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长期数据系列,采用气候倾向率和滑动t检验法分析了近50年大黑河流域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及变异年份。结果表明,大黑河流域整体呈现暖干气候倾向,气温呈显著增高趋势,变化率为0.43~0.57℃/10a,气温增温变点大致出现了两次,分别在1986、1997年;降水量和蒸发量多呈不显著减少趋势,降水量先减(1981年)后增(1990年),蒸发皿蒸发量先减(1986年)后增(1996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多呈显著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新疆石河子市水面蒸发变化的特征,研究了新疆石河子市1964~2014年的水面蒸发量特点,发现石河子市51年间蒸发量呈减小趋势,1980年代中后期蒸发开始进入明显下降阶段;51年间石河子市蒸发量季节变化特征为春、夏、秋三季下降、冬季上升的趋势,其中夏季下降最为明显,冬季上升趋势微弱;2002年石河子市蒸发量发生由多到少的突变,且在51年的时间尺度上石河子市年蒸发皿蒸发量存在约18年的年代际周期,在该时间尺度上经历了3个偏少期和3个偏多期;由于2014年其小波系数等值线未闭合,由此推测2014年后的几年内石河子市年蒸发量仍可能处于相对低值区;关联分析表明气温、风速是影响该地区蒸发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王丽娟  陈正洪  李芬 《太阳能》2011,(17):15-18
利用武汉市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逐时太阳总辐照量和气象要素(气温、相对湿度、云量等)资料,分析武汉地区逐时太阳总辐照量与逐时气象要素的关系,找出对总辐照量有显著贡献的因子,对比各个气象要素对太阳总辐照量的贡献,利用2007年总辐照量和常规气象要素分季节建立逐时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利用回归方程分季节逐时预报2008年总辐照量,最后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总辐照量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太阳总辐照量与气温、相对湿度、水汽压及云量(低、总)有关,其中相对湿度及云量(低、总)与总辐照量负相关。分季节分时次建立回归方程发现:春季总辐照量与相对湿度、气温和总云量关系较密切;夏季总体上与春季类似,但气温对总辐照量的贡献不大;秋季总辐照量与气温、总云量、相对湿度、水汽压有关;除了和秋季相同的影响因子外,低云量对冬季总辐照量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气象参数对建筑能耗的作用规律,结合建筑能耗模拟与敏感性方法,分析气温、相对湿度、水平面总辐射、直射辐射和风速对采暖能耗和空调能耗的影响规律。针对5个建筑热工气候分区,计算上述参数对采暖能耗和空调的敏感系数,量化不同气象参数对采暖能耗和空调能耗的影响差异,发现气象参数对建筑能耗影响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基于传热传质理论,建立一种太阳能污泥干燥室内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空气流动以及对流和辐射传热,利用CFD软件Fluent的k~ε湍流模型、组分输运模型及辐射模型,初步分析了在太阳辐射条件下不同干燥室结构、排风形式以及通风量对太阳能污泥干燥室内干燥区域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速度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干燥室内温、湿度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55%和5.39%。对比分析不同结构下干燥室内的流场分布,两出口排风形式的太阳能污泥干燥室可以形成良好的干燥微环境。当两出口排风风速≥5 m/s时,室内干燥区域温度高于室外环境温度,同时相对湿度低于室外环境相对湿度,且增大出流风速,在干燥区域内空气扰流强度增强,有利于干燥室内污泥水分的蒸发。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统计降尺度的黄河源区气象极值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及极值事件的影响,在HadCM3的A2、B2情景下,应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预测了黄河源区未来气温、降雨和蒸发极值的变化趋势,并讨论了模拟效果。结果表明,模型对温度极值的捕捉效果不错,但降雨和蒸发略差,尤其是降水量、蒸发量较大的夏秋季。多数降水极值指标的变化趋势能成功模拟,而对量的捕捉能力是随指标变化的,黄河源区未来不同季节平均气温、蒸发的平均值、极值均呈增加趋势,最大持续干旱日显著减少,极端降雨强度在春秋季节大幅增加。这些变化将对高原寒区的水文及生态环境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