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卤化银乳剂经硫、金化学敏化后在D-19b和CD-4为显影剂的显影液中的灰雾显影。实验结果表明,经硫、金敏化的乳剂在D-19b显影液中灰雾显影所产生的密度均比在CD-4显影液中灰雾显影所产生的密度大。在D-19b显影液中一些硫敏化乳剂比金敏化乳剂灰雾显影密度大,但这些硫敏化乳剂在CD-4显影液中的灰雾显影密度却比同一金敏化乳剂的灰雾显影密度小,这些实验结果与硫、金敏化的两种乳剂分别在D-1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电子显微镜方法研究了亚硫酸钠溶解作用对显影灰雾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亚硫酸盐的加入使显影后的银颗粒从紧密结构变成粗银丝结构,并且发现有生成侵蚀坑的现象。我们把这些实验现象归因于溶解物理显影的发生。由于亚硫酸盐的溶解作用,卤化银颗粒的银离子通过溶解的方式迁徙到显影中心的附近,在生成银丝的同时,在颗粒靠近银丝的位置上形成了侵蚀坑。  相似文献   

3.
制备铱内敏乳剂时,乳剂颗粒表面和内部都生成了灰化中心,并且灰化中心优先在颗粒内部生成。实验结果表明,灰化剂分子可能与乳剂颗粒表面的Ag~+作用生成单个的Ag原子,随后这些单个的Ag原子分解成Ag~+和电子,电子进入卤化银晶体的导带。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灰化剂分子提供的电子象光电子一样进入了卤化银晶体的导带,电子进入导带后,容易被敏化中心或晶体缺陷捕获而形成灰化中心。  相似文献   

4.
感光乳剂微晶体电性能与灰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Wagner直流极化法对未经光照的卤化银乳剂微晶体作微观电性能研究。实验表明 ,在未经光照的卤化银乳剂微晶体中存在着一定量的自由电子和空穴 ,这些因素为灰雾中心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研究表明 ,卤化银乳剂微晶体灰雾的形成与其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1 前言 灰雾是指感光材料未经曝光通过显影而产生的密度。产生灰雾的原因很多,一般认为在卤化银晶体内部聚集了能形成显影核的较大的中性银原子,它通过显影也能产生密度形成灰雾。灰雾既能在感光材料制造过程中产生,也能在胶片储存过程中和加工过程中产生。例如,在储存过程中,温湿度高、与硬物摩擦、受到压力均会引起灰雾;在加工过程中,安全灯不符合要求、显影配方选择不当、显影时间长、温度偏高、显影液中防灰雾剂量偏少也能引起灰雾。对X线胶片而言,投照条件不正确,如千伏过高或过低、毫安大小、焦距不当等都会产生灰雾。灰雾对X线照片质量的优劣有很大影响,灰雾严重的胶片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甚至会引起误诊,给病人造成麻烦。因此,对X线胶片灰雾产生的原因必须进行研究,并采取预防措施保证X线照片质量,满足诊断要求。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试验压力怎样影响X线胶片灰雾的形成,找出压力大小与灰雾密度之间的关系,并找出胶片受压时间对灰雾形成的影响。(本文经李嘉明同志阅并提出宝贵意见,谨表谢意。)  相似文献   

6.
铱盐在AgBr乳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NH_4)_3IrCl_6(Ⅲ)和(NH_4)IrCl_6(Ⅳ)分别对立方体AgBr乳剂颗粒表面和内部进行敏化,用表面显影和内部显影的方法,对铱盐在乳剂颗粒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经铱表敏的AgBr乳剂表面感光度增加,而铱内敏的AgBr乳剂表面感光度降低,内部感光度增加;铱内敏并经灰化的乳剂在曝光后能形成直接正像。这是因为经化学灰化的铱内敏乳剂在曝光后,光生电子被乳剂颗粒内部的铱中心捕获而形成内潜影,光空穴则破坏颗粒表面的灰化中心,使其不能显影。因此,我们认为铱在乳剂颗粒内部起着电子陷阱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显影动力学方法就一种纯溴化银乳剂研究了各乳剂颗粒中不同大小的两类杂质中心的形成情况。结果表明,在通常的敏化和曝光的条件下,乳剂颗粒中较小的杂质中心主要形成于化学成熟过程中,而较大的杂质中心则主要在曝光过程中形成。讨论了这种看法与化学成熟过程和曝光过程的一些主要的动力学特征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Lith显影与常规显影不同,在一个较宽的曝光范围内,颗粒群体的还原是平行的而不是顺序的。顺序还原时,乳剂层的密度增长速率只是给出了颗粒间显影诱导期分布的信息。只有平行还原时,密度增长速率才给出了单个乳剂颗粒还原速率的信息。换言之,只有在颗粒群体平行还原时,表现显影动力学才具有单个乳剂颗粒的显影特征:在显影诱导期结束后开始了自催化的还原阶段。Lith显影的自催化性质应该归因于颗粒群体还原的平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硫敏化中心中的银原子簇的增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一定电位范围内的氧化还原缓冲液处理单分散立方溴化银乳剂颗粒表面上的硫敏化中心和由曝光生成的潜影中心,考察银原子簇的漂白和再生后的曝光效应曲线。实验结果再一次确认硫敏化中心中存在的银原子簇对硫敏化起重要作用,而且敏化效果也与银原子簇的含量有关。为此,提出硫敏化中心是由硫化银簇与银簇组成,它们在潜影形成的过程中各起不同的作用,但都有利于提高潜影的生成效率,因而共同产生敏化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光生电子和还原剂提供的电子在卤化银晶体中的行为,光灰化和还原剂灰化生成的灰雾中心的位置不同,光灰化时灰雾中心优化先在卤化银颗粒内形成,表明光生电子可可以直接进入卤化晶体的导带,还原灰化时内部灰雾中心只有在灰化剂量哆时才形成,而且滞后于表面灰雾中心的形成,表明的剂提供的电子虽然可以进入卤化银的导带,但它们进入导带的方式与光生电子不同。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直接双注法,利用较低分子量的鱼明胶作为保护性胶体介质制备了平均粒径14.3um的卤化银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与热稳定性。利用透射电镜(TEM)观测,研究了该纳米粒子乳剂的显影过程;探讨了显影剂组份、显影时间以及明胶含硫氨基酸组份──蛋氨酸(Met)等对显影银形成与生长的影响;特别揭示了明胶多肽链中具有还原性与卤素受体双重功能的Met组份对显影银丝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表明明胶大分子在纳米卤化银粒子还原形成纳米银丝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硫氰酸金溶液对硫敏化的立方体溴化银乳剂分别进行潜影加强和过敏化处理,并与硫加金敏化的乳剂进行感光性能的比较。硫敏化的乳剂经过潜影加强处理,感光度有明显提高,表明金具有促进乳剂颗粒显影的作用。另一方面,硫敏化的乳剂经过潜影加强处理,感光度虽有提高,仍达不到硫加金敏化的效果,而硫敏化的乳剂经过过敏化处理能达到甚至超过硫加金敏化的效果。这暗示着金对于硫加金敏化乳剂颗粒在曝光过程中潜影的形成是有贡献的。 本文采用Dember效应测量了乳剂的离子电导率,并进行了信号衰减速率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硫加金敏化的乳剂颗粒的离子电导率和一级衰减参数与硫敏化的乳剂颗粒的相比有减小的趋势。硫敏化的乳剂经过金盐溶液过敏化处理后,乳剂颗粒的离子电导率和一级衰减参数明显减小,从而验证了金盐法过敏化效应是由于增加了颗粒环境中的银离子浓度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显影过程电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单个乳剂颗粒显影过程的若干动力学特征,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单个乳剂颗粒的显影过程可以分作两个阶段:自催化阶段和快速还原阶段。在自催化阶段,决定过程速度的是显影液/潜影中心界面上电子转移的步骤,这时过程的速度与显影中心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反应具有自催化的性质。在快速还原阶段,乳剂颗粒内部填隙银离子向显影中心附近的迁徙成为决定过程速度的步骤;这一阶段与自催化阶段相比,持续的时间极短。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通过乳剂颗粒显影时间的频率分布求出颗粒中最大潜影中心相对大小的频率分布。该方法适用于在同样的原始乳剂和显影的条件下比较乳剂颗粒中最大潜影中心的相对大小频率分布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受阻显影技术和电镜研究方法研究了显影剂量对显影液中银成核速度和核分散度的影响。随着显影液中显影剂量的减小,卤化银颗粒上银的成核速度明显减慢,单个颗粒上显影中心的数目明显增加。实验结果表明显影液中银的成核过程和曝光后的潜影形成过程在机理上是有差别的。文章讨论了显影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可显性、临界尺寸和显影选择性等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显影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感光乳剂颗粒中两类不同大小的杂质中心在氧化剂作用下的行为。结果表明,经氧化处理后,有较大一类中心的乳剂颗粒形成潜影的能力大大减弱,而有较小一类中心的乳剂颗粒在未曝光的情况下显影的速度有所增长。本文将这两种现象均归因于杂质中心为氧化剂所氧化,并且认为,有较小一类中心的乳剂颗粒经氧化处理后,其显影速度之所以增长,是由于杂质中心遭受破坏以后,颗粒周围的明胶囊上原先为杂质中心所遮蔽的缺口暴露,从而使乳剂颗粒在该部位失去了明胶的保护作用,以致在显影液中得以较快地还原。上述现象在未敏化、硫敏化以及硫加金敏化的情况下都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16.
Sabatier效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核壳乳剂以及均质乳剂潜影分布和sabatier效应的研究,提出了产生Sabatier效应的可能机理:第一次曝光产生的表面潜影吸附了显影剂负离子以后变成空穴捕获中心而在第二次曝光时被漂白造成影像反转;卤化银颗粒上必须同时有足够的表面敏化中心和足够的内部敏化中心,两者应相匹配。利用这个机理可以解释许多有关Sabatier效应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对核颗粒进行还原掺杂和将其包壳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DMAB用量、内部有还原敏化中心(Ag2)的AgBr核壳乳剂.这些乳剂表现出明显的增感效应.当这些乳剂分别进行表面硫、金和硫加金增感后,一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感效应;另一方面又随DMAB用量的提高,灰雾明显增长,特别是在金增感和硫加金增感的情况下、此外实验结果还证明,提高核乳剂的包壳速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核壳乳剂的灰雾。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在曝光前后用不同浓度的稳定剂(或防灰雾剂)溶液处理氯化银乳剂样片的方法,分别研究 了不同结构稳定剂(或防灰雾剂)对硫增感和硫加金增感氯化银成像、潜影形成以及显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直接正性乳剂预灰化时,金有重要作用,本文使用在灰化结束后加入卤化银溶剂的方法研究金在灰化过程中作用,并交替应用金浴增强灰雾中心,再用氰化钠浴选择性地除去灰雾中心的金、研究金与灰雾中心的作用,实验表明,在灰化过程中加入金可以影响灰雾中心大小分布;当乳剂层内还原剂量大时,沉积反应是主要反应,而当乳剂层内的剂量少时,置换反应是主要反应,直接正怀乳剂还原灰化时,Au被还原而沉积在灰化中心上的反应是主要反应  相似文献   

20.
灰雾产生的原因 产生灰雾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卤化银不稳定而引起的.此外,贮藏不当,保存时间过长或者冲洗时显影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安全灯太亮等,都会导致灰雾的增加.灰雾的存在影响影像的清晰度,降低影像的反差.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避免灰雾的产生.胶印晒版之前,阳图版要求灰雾D0≤0.06,分色阴片允许灰雾度D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