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源对好氧颗粒污泥物理性状及除磷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提升内循环序批式反应器,分别以葡萄糖、乙酸钠、乙醇为碳源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考察了3种颗粒污泥的物理性状、除磷性能及除磷机理。结果表明:3种颗粒污泥在结构和处理效果上均能长时间保持稳定,其中以乙酸钠和葡萄糖为碳源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具有较密实的内部结构和较好的沉降性能;在进水COD为600mg/L、TP为15mg/L时,以葡萄糖、乙酸钠、乙醇为碳源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82%、88%、52%,其中对TP去除效果较好的两种好氧颗粒污泥(以乙酸钠、葡萄糖为碳源培养的)在反应初期均有较明显的释磷现象发生;以乙酸钠为碳源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在进水COD浓度为800mg/L时对TP的去除率达到最高(为92%).进一步加大COD负荷会使好氧颗粒污泥的除磷能力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2.
以乙酸钠为唯一碳源,分别在污泥浓度为2 000和3 000 mg/L时,研究了乙酸钠投配量对厌氧/好氧SBR生物除磷系统厌氧段释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酸钠负荷约为0.15gCOD/gVSS时,厌氧段聚磷菌释磷量相对最大,当乙酸钠负荷小于或大于此值时释磷量都相对较小;并且当乙酸钠负荷<0.24 gCOD/gVSS时,释磷时间随着碳源负荷的增加而越来越长,超过这个值之后,系统中周期内没有明显的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现象,其原因归结为乙酸钠浓度增大引起pH值过高,造成厌氧段聚磷菌不释磷,从而导致后续好氧吸磷过程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3.
实验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作为原水,为研究温度控制在10+1℃左右时,SBAR好氧颗粒污泥中DPB反硝化除磷,对好氧颗粒污泥细胞内PHB的作用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染色分析。结果表明:乙酸钠作为碳源时,反硝化聚磷菌利用COD合成了大量PHB,同时释放大量聚磷酸盐,并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曲线,缺氧段吸磷效果明显,除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ORP下活性污泥合成聚羟基烷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不同氧化还原电位(ORP)下,以葡萄糖作碳源时利用活性污泥合成聚羟基烷酸酯(PHAs)的产量和组分.通过调节氧气或氮气的流量,使ORP分别控制在-20、-10、0和10 mV,进而控制培养液中的溶解氧(DO)浓度.结果显示,随着ORP的提高,PHAs的合成速率、细胞生长率、葡萄糖降解率均增加,而PHAs中3-羟基戊酸(3HV)与3-羟基丁酸(3HB)的比值下降.因此,当以葡萄糖为碳源时,DO是活性污泥合成PHAs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三种碳源(乙酸钠、葡萄糖、脱脂乳和葡萄糖混合物)的SBR强化生物除磷系统比较研究发现,以葡萄糖为碳源除磷效果最好,通过对PHA(poly-β-hydroxyalkanoate)、活性污泥中磷含量的测定以及胞外聚合物(EPS)的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分析表明,PHA在厌氧结束时的量并不能完全作为后续好氧阶段吸磷效果好坏的确定性指标,EPS的生物吸附对磷也有一定程度的去除.  相似文献   

6.
采用序批式气升环流生物反应器(SBAR)构建短程同步硝化反硝化(SND)体系,在此基础上,考察碳源类型对短程SND脱氮特性与N_2O释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源类型可引起脱氮中间产物NO-2的积累率差异,从而导致N_2O释放的显著不同。分别以葡萄糖、乙酸钠、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的反应器,在短程SND脱氮过程中,NO-2积累率分别为88.35%、93.67%和70.39%;以乙酸钠为碳源时,N_2O释放量及其转化率最高,其N_2O释放量约为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的1.5倍,N_2O转化率则比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高出约25%。污泥微观结构的SEM照片和SOUR结果表明,不同碳源所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组成与活性的差异,造成脱氮过程NO-2积累程度的不同,从而导致N_2O释放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外加萄萄糖、甲醇、乙醇、乙酸和乙酸钠这5种碳源时,作为二级处理后续深度处理的反硝化生物滤池(DNBF)对N03--N、COD和SS的去除特性,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分别投加上述5种碳源时,DNBF对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70.2%、68.0%、73.5%、80.6%和82.3%,各碳源的适宜碳氮比分别为7.51、4.10、4.89、5.14和4.63gCOD/gNO3--N,反硝化速率大小排序为乙酸钠>乙酸>乙醇>葡萄糖>甲醇.投加适量碳源后,滤池出水COD和SS值仍可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显示,乙酸钠可作为DNBF的优先选择碳源.  相似文献   

8.
SBR无厌氧段生物强化除磷的诱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BR工艺处理人工配水,考察了进水COD及氨氮浓度、C/N值、好氧时间对诱导无厌氧段生物强化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醋酸钠为碳源、进水COD和氨氮分别为100和5mg/L、C/N值为20时,对在A/O运行方式下表现为厌氧释磷、好氧超量吸磷的SBR,逐渐缩短其厌氧时间且保持好氧时间为135 min后,好氧吸磷现象并不会消失,仅是吸磷量略有降低.该除磷现象的发生是系统微生物经过特定诱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借助SBR反应器,通过采用厌氧/好氧/缺氧(AOA)的运行方式来实现同步脱氮除磷.结果表明,在好氧段补充一定量的碳源可以抑制好氧吸磷,进而在缺氧段实现反硝化除磷,从而达到了同步脱氮除磷的目的.最佳碳源投量为30~40 mg/L,补充碳源负荷为12.8~17.2 mgCOD/gMLSS;长期运行时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稳定,对TN和PO4^3- -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85.5%、91.4%,同时NO2^- -N可以作为反硝化聚磷菌吸磷的电子受体;在一个SBR周期内,pH值呈规律性变化并和氮、磷的吸收/释放相关联,通过监测pH值可以初步判断磷释放、氨氮转化和磷吸收的终点.  相似文献   

10.
以C/N值较低的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当硝化液回流比保持不变时,混合液回流比(r)和污泥回流比(s)对MUCT工艺缺氧吸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和s均为1时,缺氧区2和缺氧区3中的DPB利用厌氧段储存的大量PHB为碳源,以硝酸盐氮为电子受体进行吸磷,吸磷量分别稳定在132.91 mg/h和105.38 mg/h左右,缺氧吸磷率维持在46.58%左右;r和s对COD总去除率的影响不大,系统对COD、NH+4 -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86%、98.83%和90%,出水COD、NH+4-N和11P分别在30、0.8和0.9 mg/L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