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借助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TLC/FID)、核磁共振(^1H-NMR)以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兖州煤与石家庄减压渣油单独处理及其共处理所得的甲苯可溶重质产物的组成、结构和分子量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重质产物的组成性质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共处理重质产物的组成性质并非煤与渣油各自加氢处理所得重质产物的简单物理混合,而是在二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说明通过共处理反应可从分子水平调配重质产物的组成性质,为重质产物的优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煤直接液化中油煤浆热溶产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压釜中用不同溶剂在不同温度下(250~370 ℃)考察了神华煤、新庄煤和Westerholt煤热溶产物的变化.结果发现:这3种煤的热溶行为不同,故热溶产物的组成也不同.神华煤以前沥青烯为主,随温度升高,神华煤热溶产物沥青烯生成量变化较为平稳,而前沥青烯生成量逐渐上升,到370 ℃时前沥青烯的生成量已增加到19.9%.新庄煤在低于310 ℃时两种中间产物相差不大,在高于310 ℃以后,沥青烯的生成量增加很快,逐渐占主导作用,其中间产物以沥青烯为主.Westerholt煤的热溶行为与新庄煤类似.采用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对神华煤及其热溶中间产物与抽余煤分析可知,神华煤经热溶处理后,脱除了一些含氧官能团以及某些脂肪烃结构,此外还发现热溶中间产物、抽余煤与原料煤的基本有机结构相似,表明热溶中煤的主体结构尚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了解煤的热解过程,探讨了煤化程度、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停留时间、热解气氛以及热解压力等不同热解条件变化对煤热解行为、产物分布和产品性质的影响,提出了通过对热解过程中不同影响因素的调控与优化,从而实现煤的定向热解转化得到所需要的热解目标产物的方法。针对煤热解产物油品的提质,提出了催化热解和共热解2个研究思路,介绍了不同类型催化剂以及与不同物质的共热解对油品提质的影响。实践证明,通过在煤热解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催化剂(催化热解)或富氢物质(共热解)能够有效地使热解油中的重质组分转化为轻质组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兖州煤与石家庄减压渣油共处理中反应条件对兖州煤转化及共处理产物分布的影响变化规律. 通过与煤及渣油单独处理结果的比较, 阐述了共处理中煤与渣油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及这种相互作用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石蜡基渣油与煤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渣油的裂解程度,当较低温度时, 渣油裂解程度低,而且渣油的存在阻碍了煤和催化剂与氢的接触,因此降低了煤的转化率;当较高温时,渣油裂解明显,促进了煤裂解自由基的稳定,提高了煤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5.
煤油共炼技术是煤与劣质油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以循环溶剂、 石油基重质油和褐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油煤浆浓度、溶剂性质、双组分溶剂(循环溶剂和重质油)配比对油煤浆黏温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双组分溶剂油煤浆的液化反应性.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油煤浆黏度迅速降低至较低值;相同条件下,浓度越大,黏度越大.双组分溶剂油煤浆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6.
边文 《煤质技术》2010,(4):53-55
对霍林河煤、神木不黏煤、淮南煤、潞安煤在N2或H2条件下进行了加压干馏实验研究,并重点考察了温度变化对加压干馏产物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煤沥青球主要用于制造机械强度与负载密度高、孔径分布可控的球形活性炭,球形活性炭已在环保、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而探索煤沥青球的氧化不熔化特性将对球形活性炭的产品性能产生影响以及指导后续炭化、活化操作,对煤沥青球预氧化的热转化机理及热力学性质研究可为利用煤沥青球制备球形活性炭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在氧气气氛中对不同粒径的煤沥青球进行不熔化处理,采用热重分析检测方法,运用KISSINGER法和Satava-Sastak分析法及其41种机理函数模型对煤沥青球的预氧化过程进行化学动力学参数的计算与反应机理分析,探寻其粒径的大小对各参数以及热转化过程中能量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沥青球的预氧化过程主要分为2个阶段,第1个阶段属于预氧化不熔化的热分解过程,粒径的大小影响氧分子在沥青球内的扩散,球体粒径越大则预氧化反应能量需求越高;但不同粒径的沥青球体与氧分子发生交联反应的本质相同,活性位点数目不多,指前因子的大小几乎不受粒径的影响。进入第2阶段的热缩聚过程后,沥青球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受第1个阶段不熔化处理的影响,球径越小则表面氧原子交联官能团越多、沥青球越稳定、高温下热分解反应需求能量越多...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兖州煤与石家庄减压渣油共处理中反应条件对兖州煤转化及共处理产物分布的影响变化规律,通过与煤及渣油单处理结果的比较,阐述了共处理中煤与渣油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石蜡基渣油与煤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渣油的裂解程度,当较低温度时,渣油裂解程度低,而且渣油的存在阻碍了煤和催化剂与氢的接触,因此降低了煤的转化率;当较高温时,渣油裂解明显,促进了煤裂解自由基的稳定,提高了煤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沪宁高速公路路面近年的使用情况和沥青混合料室内配比试验,对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温缩裂缝发展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证明沥青和集料的性质及配比、温度变化以及相关的外界因素是温缩裂缝发展和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煤的受热氧化及其对物理吸附氧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路长  余明高  陈亮  林棉金 《煤炭学报》2008,33(9):1025-1029
为探讨煤在氧化后发生的性质变化,选取无烟煤和烟煤2种煤样,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在每一次加热前后都测量煤样的质量,以及进行对氧气的物理吸附实验.结果显示,煤样的质量和对氧气的物理吸附量都呈现出随加热温度先增大,然后快速下降的特征.分析表明,煤样内部的氧化变化是导致其质量和吸附氧气量发生同步、一致变化的根本原因.在较低加热温度下,煤样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形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使煤的质量增大,同时这些中间产物具有更强的氧气吸附能力.在更高加热温度下,煤样被深度氧化释放出气体产物导致质量下降,同时煤质变得酥松,内部分子间作用力减弱,对氧气的吸附能力也减弱.对煤各阶段氧化后性质的分析同相关文献的观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It is studied that reactivity of petroleum catalytic slurry (PCS) and coal with Fe catalyst in 1 L autoclave, the following is mainly discussed, coal conversion and asphalt properties, especially related with petroleum cracking slurry (PCS) proper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processing conversion and asphalt yield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PCS ratio. PCS properties have important effect on coal conversion and asphalt properties. One kind of PCS shows negative effect on coal conversion. High aromatic PCS can lead to high ductility asphalt with good colloid properties. Coal and the PCS can lead to a strong matching effect.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瘦煤和1/2中黏煤在传统炼焦配煤中的比例,研究了在配煤中添加改质沥青及酚渣对焦炭质量的影响,采用不同配比的改质沥青和酚渣分别进行40 kg小焦炉配煤炼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配煤中改质沥青配比的增加,焦炭的块度减小、干基全焦率Kd降低、粉焦率增加、灰分Ad降低,而焦炭硫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配入质量分数1%的改质沥青时,焦炭的抗碎强度M4 0达到最大,比空白试验提高0.9%,配入质量分数1%~3%的改质沥青时,耐磨强度M10比空白试验低0.2%~0.3%;配入质量分数4%的改质沥青,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都达到最佳,分别比空白试验降低7.9%和升高15.7%;酚渣的配入大幅降低了焦炭的冷强度,其不适宜作为黏结剂用于配煤炼焦。  相似文献   

13.
煤炭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基石,在相当长时间内煤炭在一次能源的消费中仍将占据较大比例。为降低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本文简要介绍了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新型煤化工技术、煤基多联产技术、煤油共炼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及其国内发展现状。在参阅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分类别详细综述了对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评价结果。最后,本文对当前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结果进行了综合性的评述,并对中国煤炭利用的优先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 8#煤各分层 39个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统计分析,分区建立了顶分层瓦斯涌出量的线性方程式,详细介绍了 8#煤瓦涌出量与煤厚、采深、构造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煤质、变质程度、变形程度、实验温度、压力等因素对煤吸附/解吸性能的影响,系统采集了西南典型矿区煤样,进行了煤岩测试、工业分析和等温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中变质阶段,煤的吸附能力与变质程度呈正相关,高变质阶段呈负相关,Ro,max在3%左右吸附能力最强|煤的吸附能力与镜质组含量呈正相关,与惰质组含量呈负相关|低-特高固定碳阶段,煤的吸附能力与固定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水分、挥发分的存在降低了煤的吸附能力|变形程度越高,吸附/解吸能力越强|温度升高,煤吸附量下降,解吸率增高。压力升高吸附量增大,解吸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李丹  韩德品  石亚丁  石学峰 《煤炭学报》2010,35(8):1336-1340
为了解决采煤工作面煤层屏蔽或吸收高频电磁波不能有效透视较宽工作面的难题,提供了一种采煤工作面顺煤层透视的直流电法探测方法(简称层透视法)。通过研究直流电法AB-MN装置在工作面两巷道透视的探测方法原理,使用地电成像方法计算出工作面内部视电阻率的分布规律,由此探测工作面煤层内部的电性变化。其特点:透视距离较大,工作条件要求较低,对煤层电阻率有“放大”作用,属于非破坏性探测方法。应用证明:本方法适用于探测采煤工作面内部煤层变薄或缺失带、含水断层、高水压导水突水灾害性地质构造等,可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比较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7.
硅藻土复合纤维改性沥青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掺量的硅藻土复合纤维制备改性沥青,通过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基质沥青及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其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剂与基质沥青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改性剂在沥青中均匀分散,选择性的吸附沥青中的组分,使沥青的胶体结构重新调整,沥青中部分组分的存在形式及数量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使沥青的微观结构改变,导致改性沥青的聚集态发生转变的组分数量减小,温度稳定性明显提高。硅藻土复合纤维改性沥青的过程是一个沥青自身微观结构改善的物理镶嵌共混过程。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统计分析,以活动构造、最大主应力、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等主要因素作为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判据,建立突出预测模式识别的准则与模型,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实现了煤层突出危险性的分单元概率预测,进而划分出突出危险区、威胁区和安全区。克服了单一指标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同时实现了多指标定量化的预测,提高了预测效果的可靠性。谢一矿实例验证表明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