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汽轮机在滑参数停机时需冷却汽缸及法兰的问题,提出有效、快捷的冷却方法,以缩短检修工期和提高机组利用率.在机组滑停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冷却汽缸的汽源,并提出新的冷却汽源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空冷机组上发现动叶片振动频率值不在合格范围内的现象在国内还是首次,文中通过对327mm叶片可靠性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并进行了调频处理。  相似文献   

3.
国产200MW汽轮机汽缸膨胀不畅是当前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丰镇电厂1号2号机汽缸膨胀不畅已严重制约了机组正常和接带负荷,结合机组大修将泡缸中前箱滑动面,滑销系统等进行改进处理,实践证明,改进后启,停机安全可靠,可大大缩短启机和接带负荷时间。  相似文献   

4.
云浮电厂二期总装机容量为2×135MW,是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N135-13.14/535/535双缸双排汽、高中压缸合并、通流部分反向布置、凝汽式汽轮机。该机组高中压缸夹层没有外置汽加热(冷却)装置,在机组冷态启动时汽缸加热慢,同时在机组滑停时不能对汽缸进行有效的冷却,大大延长了机组的启停时间并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1改造前系统状况改造前的系统如图1所示。图1改造前系统在汽轮机启停和工况变化时,汽缸与转子同时受热和冷却,转子和汽缸分别以各自的死点为基准膨胀或收缩,由于汽缸与转子传热速度不同,加上在运行中汽缸的受热面积又较转子受热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机组容量增大、结构尺寸增大、蒸汽参数的提高及汽缸采用较好的保温材料和先进的包装工艺,停机后盘车的自然冷却时间较长。对100MW机组采用逆流空气冷却和真空抽吸同时使用的快速冷却法,仅用54h就达到了规定的温度,比自然冷却缩短了1~2天。经检查盘车电流、轴向位移、主轴晃度都无明显变化,汽缸、转子、隔板等零部件未发现因强迫冷却而引起损伤。  相似文献   

6.
汽轮机定参数停机后,采用汽缸强迫冷却可缩短汽缸自然冷却时间,提高机组可用率和发电量.真空抽吸空气冷却法分为正向和逆向,区别在于高压缸冷却空气的流线方向相反,靠射水抽气器来抽吸系统上与大气相通阀门的空气,使之进入汽缸来强迫冷却。简式锅炉余汽冷却是利用锅炉汽包的余汽,通过夹层加热联箱进入汽缸来强迫冷却。  相似文献   

7.
N100—90/535型汽轮机高压缸通流部分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国产N100-90/535型汽轮机是采用50年代的技术设计的,由于当时的设计水平有限,而且制造公差大,工艺粗,使得机组在实际运行中热耗较高,通过采用山东中实科技总公司的计算软件,结合本机组的特点,对小龙潭的该型100MW汽轮机进行改造,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汽轮机容量的不断增大和蒸汽参数的提高,其热容量大,保温良好,停机后的冷却时间也越来越长。本文以缩短机组检修工期,提高电厂经济效益以及机组可用率为出发点,就汽轮机强迫冷却停机进行剖析和研究。强迫冷却停机为滑参数停机和复合变压减负荷停机的有机结合。强制冷却停机在使汽轮机金属温度尽快降低的同时,又保证汽轮机的热应力、热变形和胀差不超限,在机组减负荷同时滑降主汽参数,最终在较低主汽参数与负荷下机组继续运行2~3h,使汽缸和转子的温度均匀同步下降,汽轮机各部件金属温差得到缓和,以冷却汽缸和转子,使调节级金属温度快速下降至规定值。结合华能大连电厂TC2F一38.6型汽轮机结构特点,在保证机组安全前提下,对汽轮机停机过程采用强迫冷却使冷却时间减少三天。对发电厂缩短定期检修时间,特别是事故抢修时间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十厂4号机小修停机后,第一次采用了空气强迫冷却技术,从25日9时至26日4时15分,机组整个冷却过程历19.25小时,汽缸金属温度由388℃降至150℃快冷结束。为更好地推广应用这一技术,现将试验方案、目的、使用情况介绍如下:1 试验方案(1)采用高中压缸沿正常工作汽流同向(即顺流法)进入加热后的热空气,冷却机组,同时加接法兰螺栓加热柜及汽缸夹层通入热空气,根据高压差胀、上下缸温差情况随时进行冷却。(2)冷却系统:如图1所示:图1 125MW机组空气强迫冷却系统图冷却用的空气,由锅炉压缩空气站供…  相似文献   

10.
600 MW超临界机组滑参数停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康 《华东电力》2008,36(2):45-49
滑参数停机能快速降低汽轮机转子和汽缸温度,缩短汽轮机检修前盘车运行时间,有利于尽快进行汽轮机本体检修。介绍了石洞口二厂600 MW超临界机组滑参数停机过程中锅炉压力、汽温、汽轮机转子应力、汽缸探针温度等参数控制的范围和操作要点。分析了滑参数停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家口发电厂1—6号机组投产以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汽缸法兰结合面漏汽问题,经多年治理,汽缸漏汽问题得以解决。为此介绍机组的漏汽情况,以及解决方法,以为同类型机组借鉴。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的提出邹县发电厂一、二期工程共有装机容量为4×300MW机组。汽轮机为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N300-16.17/550/550型亚临界、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冲动凝汽式汽轮机。全厂机组的每年计划性检修及临故修都在十余次,停机方式大部分采用滑参数停机方式。在每次滑停过程中,汽机往往都出现较大的高压负差胀,特别是在100MW负荷以下,锅炉滑停已近尾声的情况下,主汽温、主汽压较难维持,差胀更难控制,以致在打闸后达报警值(-1.1mm)。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汽缸壁较厚,汽缸在滑停…  相似文献   

13.
刘浩 《华东电力》2003,31(6):42-45
介绍了 GE公司 660 MW机组汽轮机结构及启动特点。对双向自动调整可倾瓦轴承、斜面式推力轴承、滑销系统工作原理作了描述 ;对冷热态启动方式、汽缸预暖、旁路系统及控制、进汽模式选择、变压运行方式等进行了探讨 ,对启动过程中的热应力控制提出了推荐性意见 ,可供同类型机组运行时借鉴  相似文献   

14.
郭萌 《西北电建》2003,(3):24-26,16
本文对有些机组滑参数停机过程中分析了引起汽温波动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滑停机曲线,造成减温水量过大,阐述了这些现象对机组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影响,及可能导致滑参数停机的失败,并提出通过合理的控制方法,避免汽温的波动,从多次试验观察,均保证了停机过程中汽温稳定调节,证明了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汽轮机快速冷却技术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光武 《华中电力》2004,17(4):60-61,65
针对汽轮机停机后需加速冷却的问题,提出有效、快捷冷却汽轮机汽缸的快速冷却技术,以缩短检修工期及提高机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轴封系统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漏气回收率降低,以珲春发电厂N100-90/535型汽轮机的热力数据为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回收热源的措施并予以改造,而且从安全和经济角度分析了系统改造带来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杨丽君  赵勋  王金 《黑龙江电力》2003,25(5):369-371
200MW汽轮机组停机后自然冷却时间长,影响机组检修的有效工作时间,降低了机组的可用率和电网的灵活性。为了缩短机组汽缸的冷却时间,可以采用快速冷却来强制缩短停机后汽缸温度的冷却时间。根据某电厂200MW汽轮机现有设备技术条件,介绍了低真空复合通风快速冷却的方法。试验证明,此方法既安全又经济,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缩短机组的冷却时间。  相似文献   

18.
针对汽轮机停机后需加速冷却的问题,提出有效、快捷冷却汽轮机汽缸的快速冷却技术,以缩短检修工期及提高机组利用率。介绍几种常见的快速冷却方法,对汽轮机快速冷却装置应用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快速冷却装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125MW机组为双缸、双排汽的单轴凝汽机组。其结构特点是高中压汽缸合缸且反向布置,新汽及再热汽的进汽集中在汽缸的中间,汽缸的支承面与转子中心线一致,即外缸的支承猫爪均设在上缸的中分面上。因此使汽缸猫爪支承点间的距离增加到5365mm,下汽缸的抽气口多,仅直径D_g≥125mm的接口就多达14个。这样,当机组承压受热时,管系端点位移、力矩逐一迭加到  相似文献   

20.
某热电有限公司600 MW超临界机组小汽轮机工作汽源设计为两路:一路为高压汽源,汽源来自再热冷段;另一路为低压汽源,汽源来自四段抽汽。高压汽源在低压汽源压力不足时进行补给,在低压汽源压力充足时作为热备用,热备用时疏水至凝汽器,这种设计是国内600 MW超临界机组的常规设计。但是这样的设计,直接增加了机组的冷源损失,降低了机组的热经济性。为了回收这部分热损失,通过对小汽轮机高压进汽管疏水系统及机组的热力系统进行综合深入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并实施技改,从而提高了该厂600 MW超临界机组的热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