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浩 《城市建筑》2011,(11):38-40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本文以北京为例,阐述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大众体育空间数量不足的现状,并结合空间实例分析当代北京城市大众体育空间的两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周海燕 《城市建筑》2014,(2):212-212
“功能、结构与美”是建筑生存的条件和原则,同时也是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要求。不论是哪个时期、哪种流派的建筑,都必须满足这三个条件,否则它就不是建筑。在这里笔者主要是以北京鸟巢为例来概述后现代建筑空间功能、结构、美方面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3.
《建造师》2008,(7):63-63
“水立方”和“鸟巢”被誉为北京奥运会两大标志性场馆,有着足以吸引眼球的独特外形,更有着鲜明的几何对位空间关系。方与圆、曲线与直线、固体与水体代表着不同的性格特征,诠释静与动、柔与刚、阴与阳的东方理念。赋予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如此韵味的中方设计师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建筑设计师赵小钧。  相似文献   

4.
单纯就是力量评国家体育馆“鸟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起鸟巢,人们通常会产生小巧、亲切、温暖的联想.一个能容纳9.1万观众、用钢量达4.2万吨、最大跨度达343m的庞然大物被称为"鸟巢",实在感觉反差太大.这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的体量、尺度令人震撼.截面边长1m左右的箱型钢梁交织在一起,从地面一直延续到屋顶,构成了建筑最外层的表皮,形态单纯而又抽象.钢梁的空隙中透露出看台温暖的红色,与冷峻的银灰色外层结构形成对比,使"鸟巢"沉稳中透着激情,尤其是夜晚的效果更加明显,整个"鸟巢"仿佛是一团外冷内热的火炭,极具表现力,令人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5.
《建造师》2008,(5):13-13
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主赛场,同时也是最后一座完工的新建奥运场馆“鸟巢”一个月后将正式完工。近日,从国家体育场传来消息,到5月20日,鸟巢内的各项安装将全部结束,其中包括开闭幕式需要安装的设备,届时“鸟巢”将静候奥运大幕的拉开。  相似文献   

6.
《建筑安全》2008,23(5):27-27
随着3月24日的奥运圣火点火仪式成功.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时间越来越短.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准备情况究竟如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居吉荣 《建筑》2005,(7):73-75
2001年7月13日,中国北京成功赢得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目前,奥运场馆工程建设已全面展开,“鸟巢”作为标志性工程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8.
《钢结构》2008,23(6):99-100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北京国家体育场的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2008年3月11日获得英国设计博物馆评选的建筑设计奖。  相似文献   

9.
胡斌  高立 《城市建筑》2011,(11):35-37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状况的调研,归纳其规划与建筑特点,总结国内大型赛事中体育场馆建设的成功理念,分析体育场馆大量建设与后续使用之间的矛盾,并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来审视和构建解决这一矛盾的设计理念,期望为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钢结构》2008,23(11):101-102
为北京奥运会“鸟巢”体育馆进行设计工作、受到各方赞叹的两位瑞士建筑设计师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和德默隆(Pierrede Meuron),将把他们的创意带到纽约。他们参与在纽约市内兴建一座透明玻璃摩天大楼。当这座建筑物在2010年建成后,骤眼看好像一层层单位半浮悬在空中,似人类幻想中的“空中楼阁”展现眼前。  相似文献   

11.
沈志晶  王光普 《建筑》2008,(10):6-15
自2003年12月挖下第一铲土始,经过将近四年半的等待,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由无数红色、灰色钢筋搭建而成的庞然大物,矗立在北京北部的建筑奇迹——“巢”,终于揭开了那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现出她的“倾城绝色”。“鸟巢”是一个巨大的惊叹,又像是一句钢筋铁骨的中国“语”:中国一定能成功办好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众体育及全民健身概念的推广,以及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理念的推崇与追求,体育设施的设计与建设逐步转向注重"为人所用"、"以大众为本"的目标. 对比2012年伦敦奥运会以临时场馆为主的场馆建设与管理理念,我国很多城市依然热衷于兴建大型场馆的现象需要被反思,我们每年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兴建的场馆,由于缺乏对于大众体育的正确认识和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导致场馆尺度不亲民,空间功能不适用、交通可达性差等不利于大众使用的因素出现,从而也就导致了场馆利用率低、养护困难、大量闲置的问题.长此以往,兴建大型、豪华型场馆必然会带来投资,建设、使用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大众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从2003年破土动工到完成竣工验收,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2008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在全世界选出的100个最具影响力的设计,“鸟巢”夺得建筑类最具影响力设计的桂冠。在奥运会期间,拥有9.1万个座席的“鸟巢”承担着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  相似文献   

14.
朱文一  孙昊德 《世界建筑》2013,(8):78-81,129
主办城市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主办城市主体育场频现赛时风光无限、赛后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所谓"白象综合症"。本文聚焦奥运主体育场,九问九谈奥运场馆赛后利用。  相似文献   

15.
《北京规划建设》2003,(3):86-89
设计联合体总建筑师:Pierre de Meuron,Herzog & de Meuron建筑师事务所设计联合体总建筑师助理: 李兴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设计联合体总工程师:Steve Burrows,英国曼彻斯特Ove ARUP Sports设计联合体艺术顾问:艾未未,独立艺术家设计联合体授权代表:王金森,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16.
桂琳 《建筑学报》2021,(7):63-68
介绍北京赛区所有场馆的基本情况,并重点描述遗产再利用、首钢园区复兴以及冰上场馆制冷系统的环保性等内容.北京赛区肩负2022年冬奥会赛事总体指挥、统筹调度的重要使命,其场馆建设在2008年奥运会遗产再利用、城市现有设施再利用、工业遗产复兴发展、冰上场馆制冷系统环保可持续、雪上场馆中国文化传承等方面,做出了诸多示范.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师从融化的雪的形态中找到灵感,将自然优美的曲线应用于室内空间形态设计中,把会所设计成了一个丰富多变的冰雪空间。情感让空间多了一层温度,记忆拉近了建筑和人的距离。客人们在冰雪宅的经历注定将是他们那个冬天里难忘的回忆。  相似文献   

18.
此次会议是继美国于2006年与2007年连续举办两次有关水的可持续利用国际会议后首次在中国举办。此次会议由美国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回用协会(NOWRA)与关国水环境研究基金会(WERF)发起,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承办,《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等单位协办,约300位来自全球范围内的嘉宾将出席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9.
杨震鑫  王冬 《华中建筑》2015,(1):139-144
在城中村改造和清理一再被提上议题的今天,仍然有一部分村落能发掘自身地理优势、文化特色以及未来发展动向,并在建设中对此作出回应。诚然,在民宅搭建中必然普遍存在不合理的甚至影响村落空间序列的做法,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合理的、机智的空间搭建方式,果断地去适应变化着的空间需求,也因此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曾厝垵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20.
彭涛  闫永涛 《规划师》2011,27(Z1):10-14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密切,对城市旧区更新、新区开发以及整体空间格局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亚运城”的选址建设是广州市借亚运会契机实施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从微观层面看,“亚运城”的建设推动了广州新城的逐步实施.从宏观层面看,“亚运城”加快了广州城市空间“南拓”的进程,促进了城市空间多中心结构的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