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氧化烧损是金属热加工中影响技术经济指标的一大重要因素。本文针对热轧板厂步进梁式加热炉氧代烧损状况 ,分析、讨论了影响板坯氧化烧损的诸因素 ,提出了有效的技术措施 ,使板坯氧化烧损得到了有力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降低加热炉板坯氧化烧损的技术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工业炉》1998,20(3):50-53
本文针对板材公司步进梁式加热炉板坯加热氧化烧损状况,分析、讨论了影响板坯氧化烧损诸因素,使板坯的氧化烧损得到了有效控制。加热炉的使用周期从原来的2个月延长到6个月。  相似文献   

3.
罗宝军 《四川冶金》2006,28(6):29-33
通过调查分析板坯加热工艺,找到影响板坯烧损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板坯氧化烧损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氧化烧损是金属热加工中影响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加热炉加热过程中,板坯的氧化烧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氧化铁皮还会降低成品表面质量,导热系数小使板坯加热时间变长,降低热效率,增加清除氧化铁皮的工作量等。通过分析、讨论板坯氧化烧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板坯氧化烧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氧化烧损是金属热加工中影响经济技术指标的重要因素。轧钢加热炉在加热过程中钢的氧化烧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氧化铁皮还会降低成品表面质量,延长钢在炉加热时间,增加停炉清渣次数等。通过分析、讨论影响板坯氧化烧损的因素,提出了降低板坯出炉目标温度、减少板坯在炉时间、合理控制炉内气氛等优化措施,板坯氧化烧损得到有效控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唐钢薄板坯连铸连轧辊底式加热炉燃烧系统的改造。改造后使加热炉提高了加热能力和加热质量,减少了板坯表面氧化烧损,降低了煤气消耗,经济效益显著。指出陶瓷蜂窝状蓄热体的使用寿命及损坏更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解决。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分析含钒板坯氧化烧损的危害与成因,制订了有效的措施,氧化烧损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板坯在加热炉加热过程中的氧化机理,从温度、时间及炉内气氛等角度阐述了氧化烧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降低氧化烧损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赵丹  谷聪敏 《中国冶金》2017,27(6):30-33
为了降低08Al板坯氧化烧损,采用模拟08Al板坯高温氧化烧损过程,研究08Al的微观氧化机理和特征以及不同加热条件(气氛组成和温度)对其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烧损随p(O_2)的降低而显著降低,在氧气体积分数小于0.1%中的烧损比氧气体积分数4%(工况)中的至少降低了70%以上;在氧气体积分数为4%条件下,温度从1 250降至1 200℃,08Al烧损减少了12%,相比之下,降低p(O_2)比降低温度能更有效地减少钢坯的氧化烧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氧化铁皮在加热炉内的形成过程,分析影响氧化烧损的因素,并提出减少钢坯表面产生氧化铁皮的措施。实施后,加热板坯产生的氧化铁皮有了明显的减少。由统计氧化烧损数据得出2016年下半年氧化烧损率平均高达1.6%,2017年上半年平均氧化烧损降低到1.2%。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某钢铁企业热轧加热炉氧化烧损带来的危害,重点叙述了工艺人员通过调整烧嘴火焰、优化加热炉供热负荷、优化板坯间距、控制炉内气氛和优化保温待轧制度等控制板坯烧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降低取向硅钢板坯烧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星云  崔昆 《钢铁》1996,31(9):64-68
研究和分析降低取向硅钢烧和提高一次修炉周期板坯加热量措施后,开发了MgO-Cr2O2系取和中硅钢板坯加热保护涂料。使用该涂料无需清理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利用硅钢氧化铁皮与涂导参高温下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了防烧损保护膜。仅在板坯上和侧面涂覆涂料就获得氧化烧损降低67%、一次修炉周期坯加热量增加80%的效果,并改善了加热质量,提高成品中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连铸工序全程无氧化保护浇铸生产,河钢宣钢二钢轧厂针对现有连铸工艺和设备设施不能满足含铝品种钢高质量要求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创新.通过研制新型钢包长水口、长水口清洗装置、中间包水口对中装置、浸入式水口氩封保护装置以及工艺技术优化等一系列措施,杜绝了钢水的二次氧化,有效地控制了连铸钢水的增氧量、增氮量和铝烧损,提高...  相似文献   

14.
结合某厂板坯连铸机的实际情况,采用射钉法对生产的Q345和模具钢连铸坯进行凝固规律计算,计算结果与现有的连铸专家系统计算相互验证。根据连铸专家系统计算,计算得到板坯轻压下的位置。板坯经轻压下之后,连铸坯内部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柳钢中轧厂和薄板厂采用连铸板坯生产薄钢板的生产情况,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杨军 《钢铁》2007,42(9):24-28
针对不锈钢冶金特性和最终用途特点设计了板坯连铸工艺装备和工艺参数,在热调试和生产过程中不断调整连铸工艺,目的在于改善板坯表面质量.目前,以304钢种为代表的板坯修磨率达到了样板厂水平,板坯表面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工艺设计被证明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胡佐兴  刘波 《钢铁钒钛》1998,19(1):48-51
分析了攀钢热轧板厂加热炉内钢坯氧化烧损严重的原因,提出了降低氧化烧损的措施,实施后使加热炉运行周期由原来的2个月提高到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8.
张春鸿  林劲松  潘建洲 《冶金能源》2005,24(1):25-26,44
针对连铸小方坯冷热混装加热工艺 ,造成加热炉能耗及钢的氧化烧损增加问题 ,提出了在生产实践中采取的技术措施 ,以节约煤气消耗 ,减少氧化烧损 ,提高成材率。  相似文献   

19.
吴建忠 《特殊钢》2000,21(6):46-48
浦东钢铁公司是我国发展连铸技术较早的企业,1965年转炉厂投产第1台连铸机;1983年特钢厂从奥钢联引进1台方、板坯兼容的不锈钢连铸机,1987年开始热调试、试生产;1992年2月17日运用4台国产小方坯连铸机在转炉厂实现了百万吨级的全连铸,而后为扩大品种规格,转炉厂于1993年又投产了1台仿德马克超低头板坯连铸机。1995年电炉厂建成1台国产断面为300mm×200mm连铸机。目前浦钢公司已发展成方坯、矩形坯、小板坯、大板坯俱全,多种机型的连铸比较高的单位。到1997年底连铸比达到80%。浦钢连铸机基本状况如表1。1连铸生产技术现状1.1连铸机的…  相似文献   

20.
冶金部于1982年12月初,在太钢召开合金钢连铸科研项目论述会,讨论通过了上钢五厂,重庆特钢与重钢三厂合金钢方坯连铸和太钢不锈钢板坯连铸方案,并确定了有关科研攻关项目。当前不锈钢板生产,采用精炼炉——连铸机——多辊轧机工艺是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太钢氩氧精炼炉计划于1983年上半年投产,并计划打算兴建与配套的板坯连铸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