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阐述了新都市主义的主要规划思想和原则;结合北京万年花城居住区规划实例,指出了新都市主义对居住区规划发展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指出了新都市主义在我国实施的困难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毫无例外地十分关注住宅产业的发展,这是因为住宅紧紧地维系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并对经济的涨落和社会的稳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正朝着中等发达国家挺进,人民生活也进入了小康之后的需求阶段。与此同时,中国近年商品住宅开发建设也逐渐形成两种格局:都市中心楼盘与郊区化住宅。文章针对郊区化居住模式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新都市主义内核思想正是对都市化和郊区化的扬弃,小户型住宅是新都市主义在中国的最好实践,探讨了新都市主义核心居住论与都市小户型住宅结合发展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张燕  王涛 《华中建筑》2011,29(9):91-94
在一个融合乡村自然和都市文化特征的新都市主义居住中心,为营造新一代的城市住宅和重现天、地、人、神四重整体的诗意栖居,设计者通过对追求“天地人合一”的易经文化中伏羲八卦图的数理借鉴以及对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与邻里关系的继承,力图在当地深厚的文化基础上,建立起适合于本地域的新都市主义居住形态与富有诗意地栖居方式.  相似文献   

4.
热点     
新都市主义 春天的时候,给研究生出试题,其中有一道简述题,说说什么是新都市主义.这玩意近些时候老有人说,但是说成什么的都有.最早,这所谓"新都市主义"是源于几位建筑师规划师在美国弗罗里达州海滨镇的规划设计实验,18、19世纪模样的理想式规划,小尺度的街道广场,建筑倾向于传统风味,严格的材料和颜色控制,等等.  相似文献   

5.
胡军  宋波 《住宅科技》2005,(1):26-27
二十世纪80年代晚期,在北美提出了旨在再造具有纯真状态的多样化邻里街区,主张都市的填补性发展应该优先于新地区拓展的“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理论。该理论经历了都市主义——郊区化——新都市主义的演变过程。“新都市主义”是对大规模“住宅郊区化”的反思。与西方不同,西方城市的郊区化浪潮与新都市主义不是一个阶段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峰  王晓健  杨曙霞 《工业建筑》2005,35(1):96-97,92
“新都市主义”是为了解决美国郊区化所产生的问题 ,而在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兴起的并且已日趋主流化的规划理论和思想运动。介绍了新都市主义的思想内容、规划要点。由于新都市主义是为了解决效区化的问题 ,它的经验教训对正在发展的中国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所谓混合功能区(Mixed—use)的概念,源自美国新都市主义,暂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泛指在同一栋建筑或者几栋建筑里混合一种以上的功能,或者在一个规划区域里,混合居住,商业,工业,办公,市政以及其他功能用地;总的来说是一个集工作、生活和娱乐为一体的步行社区,以创建一个便利的城市生活中心。  相似文献   

8.
陈勇 《规划师》2005,21(7):106-109
新都市主义是在西方北美大陆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模式和城市设计理念。20世纪80年代末,以美国佛罗里达沃顿郡海滨镇规划为发端,新都市主义在太平洋彼岸开始萌芽。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新都市主义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十届新都市主义大会,其影响慢慢扩展到世界范围。  相似文献   

9.
王国中 《建筑与环境》2009,3(1):116-118
本文阐明了“新都市主义”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原理,通过借鉴“新都市主义”的这些观点和思路。提出了新都市主义诸多原理应用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区规划建设的差异性与适应性,对我国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社区规划建设的弯路有着明显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都市主义”被广泛应用于时装、汽车、房地产业,时尚,科技含量高。同时,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新都市主义”建材也日渐风行。“新都市主义”建材没有很强的概念性,通常具备三个特点:时尚、环保、科技。首先是时尚性。“新都市主义”的核心在于它引领时尚潮流,时尚概念贯穿始终,这也符合现代都市人的品位与审美。因而,“新都市主义”建材的造型、设计、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的后发达经济城市中,大量单一模数化的高层住宅将逐渐被拥有新大都市特色的住宅模式所替代。新都市主义强调个体消费对城市的回归,发展和城市相互支持并紧密相连的个性化高层居住模式。这种集城市功能于一体的都市住宅综合体在满足人们对城市资源的高度利用的同时考虑了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关系的新前景,个体性与市民性的实现,功能主义与城市可持续性的整合,而这些理念也是目前中国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所需要学习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住区规划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娜 《建筑创作》2004,(8):28-31
新城市主义是指1980年代,针对郊区的无序蔓延及城市衰落,在美国城市规划及建筑界出现的一种思潮。本文介绍了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渊源,通过对新城市主义相关理论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对我国住区规划设计的种种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We set out th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the concepts and practices of new urbanism and neo-traditionalism that have emerged in the USA and discuss them in the context of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Our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new residential neighbourhoods in Christchurch and the aesthetic and community values inherent in new urbanism leads u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n New Zealand, at least, new urbanism is primarily a form of rhetoric designed to sell houses profitably rather than a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ject based on new forms of housing. In support of this perspective we use data from our research in Christchurch to demonstrate how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sits awkwardly with the concepts of community and traditionalism associated with new urbanism. We focus on the ways in which the creation of community in new urbanism rests on socio-economic homogeneity rather than diversity; homogeneity created by the people who design, build, regulate and sell housing and reinforced by the cost and appearance of the houses in new neighbourhoods.  相似文献   

14.
廉毅  尹国华 《山西建筑》2010,36(26):14-15
探讨了新都市主义居住区的内涵及基本特征,指出了居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要求与手法,介绍了规划设计居住区的关键所在,以促进城市居住区生活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We set out th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the concepts and practices of new urbanism and neo-traditionalism that have emerged in the USA and discuss them in the context of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Our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new residential neighbourhoods in Christchurch and the aesthetic and community values inherent in new urbanism leads u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n New Zealand, at least, new urbanism is primarily a form of rhetoric designed to sell houses profitably rather than a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ject based on new forms of housing. In support of this perspective we use data from our research in Christchurch to demonstrate how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sits awkwardly with the concepts of community and traditionalism associated with new urbanism. We focus on the ways in which the creation of community in new urbanism rests on socio-economic homogeneity rather than diversity; homogeneity created by the people who design, build, regulate and sell housing and reinforced by the cost and appearance of the houses in new neighbourhoods.  相似文献   

16.
住区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住区规划现状的大体评述,探讨了将城市设计引入住区规划的意义,结合国外的新城市主义理念,引介了西方住区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城市设计在住区规划中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辨析和引入新城市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居住区规划存在的若干问题,阐释了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引入"社区"概念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结合课程实例,对居住区规划课程的基础理念、教学方法等具体教改要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泉涛  韩勇 《工业建筑》2012,42(4):48-50,55
从分析胶东海草民居入手,以实地调研及现存民居为实例,挖掘传统民居中普遍而朴素的生态价值、现实意义及可持续性,并为具有生态价值的新民居设计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