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邓涛 《特种结构》2014,(2):38-42
本文以某工程圆形取水泵房为工程实例,论述了逆作法结构设计要点及施工的关键环节。针对逆作法施工中遇到井筒沉降量较大及渗漏水的情况,分析了问题产生原因,介绍了实践中相应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对取水泵房逆作法与基坑支护大开挖施工进行比较,总结逆作法的优点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轨道交通6#线东山口站左线站台隧道采用盾构先行过站后扩挖方案修建,地面环境复杂,且建筑物桩基所处地层含水量高、孔隙比大,盾构隧道扩挖施工易引起较大地面沉降。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扩挖施工诱发地层失水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现场扩挖施工变形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预测,并且运用叠加原理将得到的最终地表沉降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地层失水沉降及扩挖施工沉降比例为2∶3;盾构隧道台阶法扩挖上台阶施工地表沉降量较大,两台阶两部与两台阶四部扩挖法地表沉降差别不大,盾构扩挖法修建左线站台隧道最大地表沉降为右线CRD法站台隧道的65%;拱部大管棚、袖阀管注浆复合超前预支护增加了地表沉降槽宽度,减小了地表沉降量及倾斜;盾构轴线偏移方案减小了围岩塑形区范围,更好地发挥拱部超前预支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铁14号线将台站采用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先行通过,扩挖形成地铁车站。通过数值模拟进行受力转换计算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要大于大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且最大沉降点逐步由导洞上方移动到盾构上方,体现出群垌效应;初支扣拱弯矩最大部位发生在初支与盾构K管片接触部位,是受力转换的关键;导洞开挖和初支扣拱阶段引起的地表沉降约占总沉降量的85%,是沉降控制关键环节。提出了扩挖施工关键技术:盾构管片拼装施工、初期支护、管片拆除、二衬施工。  相似文献   

4.
朱文忠 《山西建筑》2004,30(20):52-53
结合南京地铁工程实践,对明挖深基坑的围护结构沉降、水平位移、桩体水平收敛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施工监测技术在明挖围护结构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和软土深基坑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既要保证整个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又要控制支护结构及其周围土体的变形,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盐北河闸站工程紧邻恒峰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厂房,不具备大开挖施工条件,且基坑开挖需重点进行沉降变形控制,故采用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结合内支撑的围护结构。该结构既能挡土又能防水,具有刚度大、变形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工艺流程,从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及钢筋安装等方面,对其施工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该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有效解决了建筑物地基承载力不足、抗震性能差、沉降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林小红 《山西建筑》2005,31(15):74-75
就人工挖孔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因抽水引起周围土层的沉降量计算和施工安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从而确保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8.
深港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工程地道采用明挖施工。基坑开挖深度10.0~12.0m,工程规模大。施工周期长,为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性,进行了周边建(构)筑物沉降、桩项位移、钢筋应力、桩身测斜、钢支撑轴力、坑外地下水位、立柱沉降等监测。同时对监测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隧道盾构施工时旋挖桩对减少邻近建筑物位移的效果,以苏州地铁4号线工程苏州火车站站至北寺塔站区间的一栋三层框架结构为例,对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进行了实测,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弹塑性模型,模拟了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在有无旋挖桩隔离两种情况下该建筑物的水平和沉降变形,对两种情况下建筑物的变形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旋挖桩能有效地隔断桩内外的地表变形,明显减少盾构施工引起的邻近建筑物沉降。相对于无旋挖桩隔离,有旋挖桩隔离时建筑物的柱底水平位移减少56.2%左右,竖向沉降位移减少67.6%左右。  相似文献   

10.
文章叙述了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产生的机理与沉降槽的特征,归纳出掘进超挖、盾尾空隙、施工扰动与失水、压气作业等几种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并运用Peck公式结合施工实例对沉降原因进行分析,说明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除与地层条件有关外,还与施工过程控制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磊 《城市建筑》2014,(29):228-228
本文结合邻近铁路营业线项目实际,主要阐述了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基坑支护、止水帷幕、沉降观测方案和施工技术组织。探究如何在确保铁路营业线安全的同时,还能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李霞 《城市建筑》2014,(12):387-387
住房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住房工程结算审核的实际工作,探讨分析了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加强住房工程竣工结算审核的实际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员莲 《城市建筑》2014,(8):235-235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程能够科学衡量投资单位的经营水平以及经营效益。本文分析了预结算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以提升预结算审核工作效果,防止工程造价出现混乱情况,从而提高预结算编制的科学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薛凤飞 《城市建筑》2014,(27):131-131
对于大底盘多塔楼建筑的整体基础设计,在基础内形成应力差异很大的多个区域。本文通过控制总体沉降、变形协调和整体倾斜等变形指标满足规范及使用要求,搜集邻近建筑的沉降观测资料,通过合理布桩、设置沉降后浇带等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黄桂玉 《城市建筑》2014,(26):97-97
建设方科学地确定项目造价,不但要对项目施工全阶段开展造价控制,更要对项目结算审核阶段有充分的认识。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分析了建设单位如何把好工程项目结算审核关。  相似文献   

16.
陈锡平 《城市建筑》2014,(18):225-225
近年来,建设工程造价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文章对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技巧,希望能够为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既有线铁路桥梁不均匀沉降病害整治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芳民 《城市建筑》2014,(2):286-287
既有铁路线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后沉降及运营过程中各种荷载影响,路基、桥梁出现不均匀沉降,影响轨道线路的平顺性,对行车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针对京津城际铁路桥梁不均匀沉降整治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确定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田祚梅 《城市建筑》2014,(11):222-222
要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就需要进行造价预结算审核。本文首先从目前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常见的问题入手,详细讨论了各种问题的来源;然后对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内容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预结算审核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工程造价预结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霍海涛 《城市建筑》2014,(24):149-149
公路路基下沉是影响公路行车安全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表现在路基整体下沉或者局部下沉方面。因此,本文主要从路基设计、物料选择、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找出了高填路基下沉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路基下沉的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深基坑工程建设过程涉及大量不确定因素,随着基坑开挖深度与规模增加,面临的风险也越多。因为风险具有必然性、动态性、多样性和模糊性等特点,风险评估结果往往不能用单一指标完全表达。本文以郑州轨道交通车站深基坑为工程背景,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对于深基坑施工期间内潜在的风险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理论进行评价。首先,分析基坑监测的数据,据此对基坑主体以及周边环境进行安全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基坑施工安全状态评价体系并建立与之对应的因素集;然后,假设每一单因素所属函数是相同的,且都符合线性分布,得到深基坑在不同安全条件下的隶属函数;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安全评价指标权重集及评判模型。综合评判得出本基坑整体工程综合评分为91.6,表明基坑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