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电池技术进展及在引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钙系/镁系/锂系为代表的热电池技术发展进程,详细地介绍了热电池锂合金阳极、金属硫化物阴极、多元化电解质和气凝胶保温等材料发展现状;指出以高比能量和比功率、长工作寿命、长贮存寿命为特点的热电池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引信热电池在设计技术、工艺水平、激活方式、标准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LiMx/FeS2为代表的新型热电池必将成为引信电源应用发展的亮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军用热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用钛合金材料制备了某型热电池的壳体,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放电试验.研究了相同条件下采用钛合金壳体和传统不锈钢壳体的2种热电池在质量、寿命以及比能量等方面的差别.采用钛合金作为热电池的壳体材料可明显提高热电池的比能量和寿命,钛合金是弹栽热电池理想的壳体材料.  相似文献   

3.
铅酸储备电池在非旋转弹引信上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铅酸储备电池是旋转弹电引信使用最多的化学电源之一,在非旋转条件下使用较为少见.针对非旋转弹无转速或转速低的特点,分析了铅酸储备电池应用在非旋转弹引信上需解决可靠激活及电解液保持两项关键技术,提出了利用后坐激活、利用引信其他部件提供的外力激活及特别设计的机构激活解决可靠激活和利用在电池电极间填充吸附隔膜解决电解液保持等技术途径.验证试验表明:铅酸储备电池可以在非旋转条件下应用,发挥其可靠性高、工艺简单以及低成本等优势,为非旋转弹电引信电源的研制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4.
热成像技术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能够将不可见的热辐射图像转变为人眼可以看见的可见光图像,在新的领域开拓了人的视觉能力,在国民经济和军事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20世纪70年代初,在成功地研制出便携式手持热成像观察仪之后,美国即开始研制用于步枪等轻武器的热成像瞄准镜。70年代末研制出可用于M16步枪的热成像瞄准镜样机。至9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将夜视技术的发展重点转向热成像技术,新研制的热成像瞄准镜性能大大提高,而成本则逐渐下降。热成像瞄准镜成为步兵装备的热门产品。  相似文献   

5.
着重阐述了空空导弹热电池实时模拟系统的研制目的、功能、特点和工作原理,根据实验数据对热电池的缩出特性进行了数学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给出了电池输出特性公式。  相似文献   

6.
耿嘉  朱艳丽  吴启兵 《兵工学报》2020,41(2):374-380
采用物理机械混合法制备了热电池用FeS2-CoS2多相正极材料,并探索了Fe、Co含量对热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获得混合硫化物的成分、结构以及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相正极材料相比,Fe/Co复合材料不仅保持了FeS2高电压的优势,又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热电池放电时间;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正极材料放电前后的形貌发生了变化,Li+通道随着反应的进行被产物覆盖而减少;当Fe/Co比为1∶4和1∶0.25时,单体电池放电的最高电压分别为1.67 V和1.72 V,且当截止电压为1.25 V时,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50.7 mA·h/g和167.1 mA·h/g,高于其他比例的多相硫化物。  相似文献   

7.
侯虹 《航空兵器》2001,(3):18-20
着重阐述了热电池指标提出原则和简要设计方法,汇总了目前各种电池技术指标,对于研制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针刺热电池无电压输出的问题,建立了故障树,进行原因分析和验证试验.查找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为隔板与挡板之间空隙小以及火帽表面有异物,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验证试验表明故障原因定位准确,解决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池电压无线电和红外非接触测试系统存在的体积大、采样频率低、标定困难、抗冲击能力差等问题,探讨了一种基于新型低功耗单片机的微型弹载引信电池存储测试技术.它利用单片机内置的多种资源,解决了系统微型化的关键问题;采用智能电源管理使系统具有极低功耗;通过模拟高冲击环境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基于该技术的引信电池测试仪实现了弹载状态下的各种环境试验及实弹测试,并成功获取了小口径实弹试验相关参数.与其他测试方法相比,具有可靠性高、高信噪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当高氯酸电池在全温下使用,要求有较高的电压精度时,则低温输出的功率密度较低,不能适应现代武器对全天候使用和小型化发展的要求,这就使它在武器上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我们采用酸碱中和的辅助方法,使该电池在-40℃低温放电时的电流密度提高了三至四倍。这就使该电池成为全温使用、廉价和小型化的新一代产品,有可能满足现代武器的要求。本文报导了高氯酸电池主要特性的测定结果,叙述了中和热利用的简单原理,介绍了高氯酸利用中和热以后的放电性能及其放电效果,并探讨了利用中和热,更新现有引电池信和导弹用的一次铅酸电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某时间引信在热电池激活时间、激活电压散布范围大的激活特性下作用时间精度超标问题,运用田口方法对某时间引信复位电路进行稳建性设计,对引起复位时间散布的质量因素进行了分类,对质量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确定了引信复位电路的最佳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两种提高热电池比能量的方法,分别从以钛合金作为热电池壳体材料和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制备热电池阴极片两个方面来实现.对两种方法制备的电池进行了独立的相关测试,并在相同条件下对传统热电池进行放电试验.实践证明,采用两种方法后,热电池比能量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鞭涡轮式火箭弹在研制过程中出现掉弹的问题,结合试验进行了深入地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找出了掉弹原因,通过对结构的改进,不但解决了掉弹问题,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密集度。  相似文献   

14.
影响热电池电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引起热电池电性能参数变化的原因,针对具体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尤其提供了部分不合格品筛选方法,对热电池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特点,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现状。从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特点着手,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研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电池设计、电池材料、电池制造和电池使用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电池安全性的各种因素,最后提出水中兵器锂离子电池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 彩虹机械设计局的诞生 20世纪40~50年代,随着航空工业中导弹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当时的苏联政府为了解决导弹设计中的空气动力、热强度、材料、发动机制造、飞行控制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促进处于计划经济下的国防企业间的竞争,设立了多个导弹研制和生产机构.  相似文献   

17.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最早研制成功热电池,但当时未投入大批量生产。战后美国得到了有关热电池的技术资料,于1948年研制出应用于电子引信的热电池。这种电池最初主要用于非旋转的迫击炮弹引信。为了满足军备发展需要,战后这种电池在各国竟相发展并不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引信电池性能对无线电引信的影响,分析了引信电池测量技术现状,提出了一种引信电池性能(电压、噪声等)非接触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红外光介质从电磁场中传递信号,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易受电磁场干扰,精度低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引信电池性能参数非接触测量的准确度。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00114815.X。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减少噪音,提高电压利用率,采用空间电压矢量SVPWM技术进行变频空调设计。以三相对称正弦波电压供电时交流电动机的理想磁通为基准,用逆变器不同的开关模式所产生的实际磁通去逼近基准圆磁通,由它们比较的结果决定逆变器的开、关,形成PWM波形。并把逆变器和电机看成一个整体来处理,具有模型简单、转矩脉动小、噪音低、电压利用率高等优点。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完全能够满足变频空调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帮助引信和武器工作者了解和合理应用热电池,综述了热电池的电激活、外置机械激活、内置机械激活和冲击激活等激活机构,及其通过电点火头、撞击火帽、针刺火帽或冲击热能点火的工作原理。电激活机构热电池设计简单,相对成熟,可靠性高,电性能稳定。机械激活热电池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激活机构承受的环境力、火帽参数、电性能等因素。冲击激活热电池设计更为精细,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