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道教建筑应有的独特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胤 《山西建筑》2005,31(13):31-32
阐述了道教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宗教理念,并对道教建筑的现状作了研究,分析了道教文化的独特性与道教建筑现状的反差,探讨了道教建筑更深层次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道教建筑在中国古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哲学思想,解剖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都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麻城五脑山帝主庙是麻城的道教圣地,其建筑族群不仅具有道教建筑的共性也有其自己的特色。是不可多得的道教建筑文化和地域文化载体。该文介绍了麻城五脑山道教建筑选址和建筑布局的特征,分析了麻城五脑山道教建筑的各种文化及其呈现的空间特征,总结论述了麻城道教建筑文化特征。呼吁要注意保护和利用现存的道教建筑,不要让我们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一天天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3.
<正>道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道教历来重视宗教建筑的精神价值,其建筑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道教文化的外在表现。因此,本文从道教文化着手,研究道教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进而对现存的道教建筑艺术进行研究,从其选址相地、布局立基、建筑形式以及装饰艺术特点中分析道教文化与道教建筑之间的关系,并将道教文化在道教建筑中的表现方式进行收集整理。之后,对开封延庆观进行实地调研,分析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从宏观的层面的了解延庆观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在设计时考虑道教文化、道教建筑、延庆观原址等要素,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并将道教文化元素应用其中。  相似文献   

4.
刘群 《山西建筑》2007,33(20):28-29
通过对会仙观建筑群总体布局、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及建筑装饰色彩的分析,说明道教建筑是将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及建筑形式与道教思想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并为研究古代道教建筑及道教文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道教是我国独有的宗教,从东晋到清朝,其盛衰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建筑亦然。宫观是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早期形制是一种楼阁式的茅屋,其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细部装饰,即雕刻与绘画。本文详细介绍了江南道教建筑的明珠——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用以对南方道教建筑艺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道教是我国独有的宗教,从东晋到清朝,其盛衰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建筑亦然。宫观是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早期形制是一种楼阁式的茅屋,其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细部装饰,即雕刻与绘画。本文详细介绍了江南道教建筑的明珠——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用以对南方道教建筑艺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道教是我国独有的宗教,从东晋到清朝,其盛衰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建筑亦然。宫观是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早期形制是一种楼阁式的茅屋,其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细部装饰,即雕刻与绘画。本文详细介绍了江南道教建筑的明珠——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用以对南方道教建筑艺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四川建材》2017,(11):60-61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和文化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国内大地上处处开花的道教建筑、绚烂多姿的建筑装饰也是传统装饰艺术研究的肥沃土壤。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在一些图案、纹样的产生上,这也折射出文化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对这些图案纹样进行研究,就能探寻道教文化对道教建筑装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传承至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建筑作为道教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直观地体现了道教的文化思想。邯郸道教建筑在我国的道教建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布局的空间组织手法更有自身的特色,着重表现在,通过将建筑群分为多个空间,进行层层展开,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来反映道教建筑群层层递进的组织规律和礼乐之制的布局思想。该文通过对邯郸道教建筑布局中的空间组织进行探究,提炼其地方及民间特色,可以为邯郸道教建筑乃至我国其他同类型道教建筑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道教建筑选址和建筑布局的特征,并以正一道祖庭江西龙虎山上清宫和天师府为例,详细论述了道教神殿建筑的种类及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李旭佳 《华中建筑》2009,27(7):178-181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史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在园林结构还是表意手段上都与西方古典园林以及日本古典园林有着很大的差别。究其根源,则不可不察中国特有的文化氛围。儒、释、道三家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思想框架,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对中国园林施以影响:“道”之自然为其提供形象化的基础,“佛”之自我为其提供抽象化的依据,“儒”家的中庸思想则在二者之间提供了适当的“度”,来取得平衡。中国园林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园林美学。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中国佛寺的文化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青  郑洁平 《山西建筑》2007,33(18):7-8
指出作为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传入中国以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语汇,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制,从佛寺的由来,儒家和道教思想对佛教的影响、世俗观念的融入以及佛塔的演变几个不同的方面,对中国佛寺的文化进行了阐述,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佛寺文化。  相似文献   

13.
惠州的传统道教祭祀场所受罗浮山道教祖庭的选址观念及道教文化的影响,随着道教的城市分支与地方民间信仰糅合,沿着东江水系边的惠州历史文化聚居点,对惠州的山水城市格局演化产生影响。通过对惠州东江水系中典型相近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得出罗浮山等传统道教祭祀场所与城、镇的山水格局的关联,由此发掘出传统道教祭祀场所的选址观念及道教文化对惠州山水城市格局的影响,以求找寻出惠州山水城市格局、东江水系、罗浮山道教与民间信仰祭祀场所的更多联系脉络,为惠州历史文化名城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保护带来更多广度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宁波天童山风景名胜区南山景区的设计构思中,运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造园理论与手法,以生态化设计为基础,以佛教文化表现为主线,精心规划布局设计,创造人、佛与自然真正契合的游览胜地。  相似文献   

15.
儒道释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三大哲学思想对中国古桥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从建造、结构、装饰和命名等几方面对潮州湘子桥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进一步揭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桥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白玎玎 《山西建筑》2009,35(13):353-354
指出儒、道、佛思想是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主要构成要素,通过详细论述儒、道、佛三家学说对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影响,进一步说明三者对中国古典园林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建构。  相似文献   

17.
武当山是中国重要的道教圣地,园林营建活动历史悠久、空间广袤、建造技术精湛,达到了皇家所要求的宏伟、威严和道教所追求的玄妙、超然,是人文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统一。本文通过对世界遗产武当山文化景观的概述,认为武当山是人类文化的见证和古代科学技术的典范,也是我们建设山地人居环境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8.
漳州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民族和宗教都出现较早.距今一万年就有先民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漳州的宗教产生、活动也比较早.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已流传于漳州各地,鼎盛时期,漳州一度被称为佛国.漳州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四大宗教,至2002年已依法登记的寺观教堂363座,其中佛教寺院就有163座.  相似文献   

19.
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反映各方面的文化成就和不同层次的文化发展。这种稳定的建筑框架,来自历史长期的文化积淀。这种框架表现的超稳定模式,渗入着儒、道、释的思想。无论什么建筑类型,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气质,反映着统一的潜在意识。文章概括地分析了建筑的环境性、总体性、秩序性、含蓄性、模糊性和求同性,以期说明其在建筑文脉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赵迪  张龙  刘佩怡 《风景园林》2017,24(5):107-115
赅春园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后山,是清漪园早期建造的园林建筑群,现存遗址。该园写仿江南金陵永济寺,抽象地写意镇江的金山和焦山,园林建造巧借天然岩壁、重塑山形地势,营造出攀登山林、一览全景之气势。园内山石设计巧妙运用留山、凿山与掇山等手法,其中清可轩与天然石壁意趣相得,为全园点睛之笔。园内文化内涵深厚,兼具儒、道、释等多元文化,是乾隆皇帝圣王理想的物化体现。本文通过对赅春园进行文献考证、实地调研、测绘和复原设计等研究内容,对其造园艺术进行分析,并探析造园主人乾隆皇帝的园林审美,进而推动万寿山后山遗址群的保护与展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