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麻油的保健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麻油是我国华北、西北高寒山区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长期以来,由于加工简单,产品的色泽和气味不易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因此,主要在产地自产自销。研究发现,每天适量摄入胡麻油可以起到降低血脂、延缓血栓形成、抑制多种慢性病发展和增强记忆能力等作用。胡麻油的食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有效成分分析 胡麻油中起保健功能的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它在胡麻籽的脂肪酸组成中约占45%。研究证明α-亚麻酸在人体肝脏中,在脱饱和酶和链延长酶的作用下,能够生成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就是说α-…  相似文献   

2.
胡麻油对南方人来说比较陌生,第一次接触胡麻油,是有次去包头调研时,吃到了用胡麻油拌的肉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国外发现紫苏油具防癌之效后,对其应用开发研究更趋活跃。加之,现对α-亚麻酸、廿碳五烯酸(EPA)、廿二碳六烯酸(DHA)等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理活性研究不断深入,人们认识随之日渐深化,故对富含α-亚麻酸植物性紫苏油更为刮目相看。紫苏,又名苏子、苏麻等。我国紫苏种植历史悠久,古代称茬,据载初始见于公元前二世纪《尔雅》,南北朝陶宏景(约公元526年)著《名医别录》曾载苏子制油,谓曰:“笮其子作油,日煎之,即今油帛及和漆所用者。服食断谷亦用之。”《齐民要术》有苏子“收子压油”之记载。明《天工开物》记有苏麻制油“供  相似文献   

4.
降脂调味粉制作工艺及功能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蜂胶、香菇、芦笋为主要原料 ,辅以香辛料等制成的降脂调味粉不但能增强食物风味 ,而且有显著降低血脂 (CT、TG)和低密度脂蛋白 (LDL—C)的功效 (P <0 0 5— 0 0 1 ) ,是一种新型天然保健调味品。  相似文献   

5.
王远微  刘雄 《食品科学》2016,37(9):227-231
辣椒素是一种香草酰胺类生物碱,是从辣椒中获取的活性物质,近年的国内外研究表明辣椒素具有降糖降脂的功效。本文综述了辣椒素通过与辣椒素受体结合、调节褐色脂肪组织和白色脂肪组织、释放脂肪细胞因子、改变肠道菌群结构、调节饮食和肌肉组织功能等几种途径发挥降糖降脂作用的机理,以期为辣椒素作为降糖降脂药物或者保健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保健油脂的基本功能和概念,并对降脂营养保健油的制备工艺、所选药食同源中药材的药理功效及最终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李海玲 《中国油脂》2022,47(1):60-67
共轭亚油酸是一类具有两个共轭双键的十八碳多不饱和脂肪酸混合物的总称,具有确切的减肥降脂活性与可验证的临床安全性,使其成为国际减肥市场的宠儿。简要回顾了共轭亚油酸减肥降脂的研究成果,并从调控能量代谢、脂代谢、骨骼肌代谢和糖代谢,介导脂肪细胞的分化与凋亡以及调节肠道微生物群6个方面总结了共轭亚油酸减肥降脂的作用机制,同时对其存在问题及发展机会做了分析与讨论。共轭亚油酸作为减肥降脂的天然产物,具有更大、更广阔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多烯酸植物油及其保健功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加兴  吴越  陈选  涂媛  周炎辉 《食品科学》2014,35(21):350-354
我国多烯酸植物油资源十分丰富。多烯酸植物油主要含有亚油酸、亚麻酸等多烯酸以及VE、植物甾醇、矿物元素、角鲨烯等活性成分,其中五味子油、猕猴桃籽油、葡萄籽油、美藤果油、月见草籽油的多烯酸含量均高达80%以上。研究表明,多烯酸植物油具有辅助降血脂、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炎、防晒、保湿、瘦身减肥等功效,可广泛应用于营养健康食用油、保健食品、护肤美容化妆品等领域,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多功能大豆纤维的降脂作用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续4周给小鼠喂食高脂饲料后,其血清TC、LDL-C以及动脉硬化指数显著升高,但血清TG和HDL-C无明显变化。在高脂饲料中加入6%,10%或15%多功能大豆纤维,可显著降低小血清TC、LDL-C及动脉硬化的指数,对但血清TG和HDL-C无明显影响。其作用机理主要在于MSF可降低膳食胆固醇的吸收率和减少胆汁酸的重吸收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由营养过剩引起的肥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与癌症等营养相关疾病日渐严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而其中的心血管疾病是造成全世界死亡率提高的首要原因。目前,针对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有大量降脂产品涌入市场,但大部分由于副作用或降脂效果不明显而达不到预期效果。近年来,人们密切关注和研究膳食多酚(polyphenols),已表现出其广阔的开发前景。多酚类化合物是所有酚类衍生物的总称,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尤其是深色水果、蔬菜和谷物,具有多方面保健和药理作用。本文从机体脂肪代谢、脂肪细胞演化、肠道微生物等方面介绍了膳食多酚的降脂机理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膳食多酚和降脂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选用亚麻籽胶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亚麻油进行微胶囊化。以微胶囊化效率和含油率为考察指标,考察制备亚麻油微胶囊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70℃,雾化器转速24000r/min,进料速度50.41mL/min;最佳微胶囊配方为:壁材与芯材比2:3(m/m)。在此工艺条件下,亚麻油的微胶囊化效率为95.32%,含油率59.48%。  相似文献   

12.
以5个品种亚麻籽为原料,分析和研究不同品种亚麻籽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脂肪酸分布、甘三酯组成,测定了亚麻籽及油中木脂素含量以及亚麻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结果表明:亚麻籽中粗脂肪质量分数为45%左右,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主要为亚麻酸(C18∶3/Ln),相对质量分数为49.20%~55.43%,其次是油酸(C18∶1/O),相对质量分数18.69%~28.21%,亚油酸(C18∶2/L)相对质量分数为10.85%~16.73%,总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达到88%以上;亚麻籽油中主要的甘三酯为OLn Ln(17.27%~20.50%)和Ln Ln Ln(11.91%~17.0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亚麻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均达到6.59 mg/100 g以上;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分析测定亚麻籽和亚麻籽油中木脂素(SDG)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3%~3.69%和0.03%~0.22%。  相似文献   

13.
亚麻籽油调和油的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亚麻籽油调和油的烹饪稳定性,本实验检测调和油分别在150℃和210℃温度条件下加热不同时间后理化特性、氧化稳定性和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调和油在150℃和210℃温度条件下加热60min时间内,酸价和脂肪酸组成受影响较小,未检测到反式脂肪酸和氧化聚合物的产生,表明油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加热时间超过30min,产生了少许醛类氧化产物和不良风味物质,且过氧化值和氧化诱导时间下降,其原因可能与油脂中抗氧化成分VE被破坏有关,在150℃和210℃温度条件下加热60min后调和油中VE的含量与加热前相比分别下降了11.1%和34.3%;因此该调和油在210℃烹饪温度下加热时,时间以不超过15min为宜。  相似文献   

14.
亚麻籽油因其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变质,导致感官品质下降。粉末油脂技术不仅使油脂对环境的抵御能力增加,而且还降低或掩盖了油脂的不良味道、气味等。本文以普通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利用反溶剂法制备了V型淀粉,与一定比例的亚麻籽油干法加热制备粉末油脂,并研究了复合温度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V型淀粉的吸油能力较好(1.54 g/g),优于商业多孔淀粉(1.08 g/g)。动态光散射及X射线衍射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V型淀粉制备的油脂粉末的粒径逐渐降低、相对结晶度逐渐增大,表明V型淀粉的单螺旋疏水空腔参与了对油脂的吸附。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温度升高油脂的扩散速度加快,较高温度下表现出了更高程度的复合;红外光谱显示,随着复合温度上升,1060/1022 cm-1峰值从0.81升至1.07,表明AS-NMS的短程分子有序性升高。该研究以V型淀粉为包埋壁材,生物相容性高,工艺简单绿色,为粉末油脂的加工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常规煎炸条件下,经过不同煎炸时间的亚麻籽油营养成分、理化指标及有害物质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其煎炸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未经煎炸的亚麻籽油不饱和度达81.77%,其α-亚麻酸的含量为47.50%,是一种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高营养价值的食用油。亚麻籽油在170 ℃连续煎炸60 h(5 d)过程中,亚麻籽油的色泽、酸价、过氧化值、折光指数、羰基价、极性组分、生育酚含量、脂肪酸组成均有显著(P<0.05) 变化,煎炸全程没有产生苯并(α)芘;5种主要脂肪酸(α-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C17:0以下的五种饱和脂肪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含量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余脂肪酸呈下降趋势。通过煎炸性能分析,煎炸35 h后的亚麻籽油的酸价超过国家限量,其他项目均在国家限量范围以内,经综合评估30 h基本到达亚麻籽的煎炸使用极限,在30 h的煎炸时间内是一种健康良好的煎炸用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亚麻籽油脂质体的稳定性,采用喷雾干燥法将其制备成前体脂质体。对亚麻籽油前体脂质体进行表征、同时研究其稳定性和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表明:亚麻籽油前体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9.23%,粒径为200 nm,电位为-12.8 mV,通过透射电镜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成功地包覆在脂质体的表面。进而比较亚麻籽油前体脂质体与脂质体在4℃和25℃贮藏环境中的稳定性,表明将亚麻籽油制备成前体脂质体稳定性显著提高。在模拟胃、肠液消化实验中,亚麻籽油前体脂质体的释放行为分别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和Higuchi方程。  相似文献   

17.
亚麻籽油软胶囊缓解视疲劳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亚麻籽油软胶囊对改善视疲劳的作用,开展人群试食试验.选择视力易疲劳的受试者101名,试食组51人,安慰剂50人,试食组口服亚麻籽油软胶囊每日3次,每次1粒,对照组口服颜色、性状与亚麻籽油软胶囊相同的安慰剂,食用量同试食组,试验期限为30d.然后进行常规观察、安全性检查、眼部症状检查、眼部自觉症状、眼科常规检查、明...  相似文献   

18.
亚麻籽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同时,亚麻籽油亦存在氧化稳定性差、水溶性低、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严重限制了其在食品及其它领域的应用。利用乳液体系包埋亚麻籽油是解决这些缺陷的一种潜力方法。本文归纳总结了普通乳液、微乳液、纳米乳液、Pickering乳液、多层乳液以及乳液凝胶等不同乳液体系的特点及其包埋亚麻籽油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乳液体系提高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原因,对乳液体系包埋后亚麻籽油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乳液体系的深入研究以及亚麻籽油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亚麻籽油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成年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摄食亚麻籽油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显示,28d后各剂量亚麻籽油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下降达到27.0%~35.1%、甘油三脂下降3.8%~28.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3.48~9.28mg/dl。亚麻籽油对血脂调节作用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