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彦伯 《建筑师》2014,(3):92-99
对于建筑师作品有深度的品读需要穿过其形式表象,了解建筑师的思想及具体作品的生发过程。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的建筑设计传达了强烈的关于空间的哲学思考,本文拟通过分析其设计的思想主张、策略原型以及关于空间的哲思,呈现与建筑形式表象无关的建筑师个人思考文本,并尝试探寻自然、社会、文化对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辰 《建筑与文化》2016,(1):126-127
本文研究了著名美国建筑设计师史蒂文·霍尔的著作和作品,从其工作过程、近期创作、思想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建筑现象学在城市方面的思考、在建筑设计方面上的运用,以此对我国的建筑设计与建筑理论发展提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混沌理论的概念特征,讨论其对当代建筑设计思想的影响。以不同时期的几个日本建筑师的作品为例,分析了混沌理论在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王秀  周茜 《城市建筑》2014,(23):40-40
建筑设计中的感性思想与理性思维是一对互相矛盾而又互相依托的统一体。本文以建筑设计中的感性思想与理性思维的分析与实例举证,探讨了优秀的建筑师在创作建筑作品过程中,怎样正确处理感性体验与理性思想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建筑设计中的感性思想与理性思维是一对互相矛盾而又互相依托的统一体。本文以建筑设计中的感性思想与理性思维的分析与实例举证,探讨了优秀的建筑师在创作建筑作品过程中,怎样正确处理感性体验与理性思想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向蕾 《山西建筑》2006,32(23):33-34
以瑞士建筑师组合Herzog&de Meuron的作品Laban舞蹈训练中心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非理性成分进行探讨分析,阐明建筑师在理性设计过程中也会与感性交织,从而促成建筑设计创作最终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路易斯.康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概念的阐释,以青年建筑师张应鹏的作品来具体释读其理论在当前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延伸、发展,指出路易斯.康的建筑创作精神是对建筑功能性空间和空间的非功能性的良好阐释,其创作精神可供我国建筑师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何鹏  唐国安 《山西建筑》2007,33(34):33-34
介绍了地质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创作理念、基本功能布局、重点部位与细节处理,以及对建筑文脉及其景观设计的一些探索性研究,同时指出当今的经济技术条件为建筑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建筑师应当充分激活创作思维,掌握先进的设计技术,以创作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9.
从1997年1月1日开始,我国第一批5000多名一级注册建筑师将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及建设部颁发的《实施细则》开始行使自己的义务和权利。作为“名正言顺”的建筑师们,特别是青年建筑师们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建筑师的定位问题。条例虽规范了注册建筑师的职责和权益,但我以为建筑师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定位:1.建筑既是建筑师的作品更是建筑师的产品建筑师的创作在某些方面类同于美术家的创作。他将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艺术修养融于其建筑设计中,创造出既有美学内涵又有使用价值的建筑作品。作品中凝聚着建筑师的智慧和…  相似文献   

10.
库哈斯是一位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领域都有着深刻见解和个人标识的独特建筑师。他利用其激进的建筑创作思想,富有张力的表现手法,近乎偏执狂的批判反讽叙事强势与传统建筑学形成对立。本文通过对其出版的书目及发表的文章进行梳理,探究其建筑创作的思想策略,以及其在建筑或者方案设计当中的运用。总结库哈斯的建筑创作思想策略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及创作的影响及未来城市发展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北京建筑设计的国际化其实质是"西化";其国际化程度在中国内地与上海并列第一,且深入到城市的核心地域;与国际建筑师在北京的活跃程度相比,目前还鲜有北京建筑师走出国门到发达国家创作建筑。这些都要求我们从加强城市规划引导、促进建筑理论更新和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平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使城市和建筑师在全球化过程中切实受益。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日本建筑师开始关注自身建筑的地域性与多元文化,其中以桢文彦、原广司等为代表,多位建筑师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对聚落建筑的大量调查研究。文章以人物为线索整理了日本建筑师在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期间对世界聚落的调查经历,梳理其关于聚落建筑的理论思想,并结合不同建筑师的代表性实践作品,探究日本建筑师在不同时代对聚落建筑的思考与推进。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21)
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著名建筑师,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旗手",其建筑设计理念对设计界影响深远。该文基于建筑设计理论和城市规划理念的理论框架,分析与总结勒·柯布西耶的美学思想,希望对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产生更深刻的思考,以获取值得借鉴的经验,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4.
概述越南建筑师武重义竹构建筑设计思想内涵;继而探索构件要素基本构法,并选取武重义创作的“拱、穹顶、伞形、空间网格”4类竹结构模式,对其在地性设计方法与关键技术深入分析,揭示出武重义竹构建筑设计的独特性,并以其作品为依托,提炼与推演出相关设计方法与技术策略,以期为我国的竹构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德勒兹的"平滑"思想,很多当代设计师开展"平滑"的研究探索。"平滑空间"是德勒兹"平滑"概念的建筑、室内设计方向的探索研究。在当代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中,探讨"平滑空间"理论研究及实践创作研究已有不少,在这种思想理论的影响下,国外各种有视觉冲击力的、奇异的建筑形态不断地涌现出来,为建筑形态提供了全新的认识思维,丰富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内涵,使建筑呈现多元的特征,给建筑师的实践创作提供了很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基于"平滑"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建筑师开展"平滑空间"的探索。文章基于建筑师的空间设计角度,分为两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并按照当代"平滑空间"的建筑形态与方式类别,选取了一些应用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中突出的建筑作品进行归纳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正寄语"中国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奖"是建筑设计领域青年建筑师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在建筑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建筑师。该奖项的设立,不仅增强了公众对于建筑行业的关注,更能够引领建筑业界的执业风向,提高青年建筑师的理论与创作水平,鼓励他们在建筑实践中勇于探索,激励他们潜心钻研、精益求精,创作出更为优秀的建筑作品。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处东北严寒地区,高纬度寒地城市典型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对城市的认知与解读是至关重要的.该文对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关于城市的思考进行了若干探讨,深入研究和总结了他们在城市建筑设计方面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有助于我国的建筑设计创新与建筑设计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李克 《江苏建筑》2004,(1):17-18
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创作活动,设计程序是很关键的。在现实工作中很多的建筑设计工作,是不以建筑师的创作思维为主体的,诸多的限制,制约了设计工作的规则,但反过来,又给设计思想提供新的创意点,使之来选择最佳的创作切入点。作为一名建筑师,本文通过一个方案设计思考过程的介绍来揭示一种思路略陈管见,来表达对建筑设计切入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8)
建筑设计既要保留中国气质,又要不断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史是融会贯通的。建筑师必须以建筑哲学和美学思想为基础,并基于中国当代文化,方能创作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质的优秀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20.
石上纯也是当代日本最受瞩目的青年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超出了人们对建筑的物质性理解,他的创作手法十分具有独创性,本文试图从石上的几个作品中初步解读其创作理念、思想,希望引起更多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