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城中村”改造实验——以珠海吉大村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晴  常青 《城市规划》2002,26(11):21-27,45
分析了珠海吉大村演变的历程和目前存在的建筑密度大、道路不成系统、治安混乱、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小农思想严重等方面的问题 ,对吉大村的街道、祠堂、古住宅建筑的历史价值进行了评价 ,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吉大村的改造的目标和定位 ,提出了“保留优秀的建筑遗产” ,“对吉芝街进行保护性改造” ,“引导社区新风尚的形成”等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3.
贺鑫  肖江伟  袁媛 《安徽建筑》2012,19(5):36-37,11
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称之为"城中村"。当前社会,城中村面临着一些列社会问题:人口杂乱、城市规划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使用权属等。文章以郑州市老鸦陈村为实例进行城中村的规划设计,提供充足的各种公共设施的配套设施,重视"城中村"改造中的文物保护和文脉延续,以及住宅户型进行多样化的设计,以期可以对诸类改造提供借鉴,开拓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冯萍  程屹  孔凡娥 《规划师》2006,22(2):39-40
简村是佛山市典型的城中村之一,佛山市相关政策的出台为简村的改造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次规划在分析前几轮规划未能实施的原因的基础上,以政府和村委会、村民共同关注的问题为切入点,把改造的目标定位在经济可行性及政府和多数村民可以接受的标准上,确定了"以综合整治为主,以局部地块整体改造为辅"的规划思路,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急剧扩张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造成了“城中村”的特殊现象。本文以益阳高新区为例,对益阳高新区“城中村”改造所面临问题进行了全面地研究,结合益阳市“城中村”改造政策以及高新区开发建设特点和现状情况,提出了益阳市高新区“城中村”改造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章征涛  刘勇 《城市规划》2019,43(7):60-66
分析了我国城中村改造中参与主体的联盟、组织和作用机制等问题,指出当前我国城中村改造与城市更新的地方政治结构不同,解释城市更新的“增长联盟”框架不能直接套用到城中村改造中去:一方面,城中村改造突破了“增长联盟”的主体关系,投资方与原有村民结成了紧密的联盟关系,打破了原有政府权力和开发资本的联盟;另一方面,增长与反增长的边界变得模糊,在经济利益的影响下,不同参与主体倾向于选择性增长(介于增长与反增长之间)。以珠海市山场村改造为例,实证了上述研究发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原有的“增长联盟”理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型城市化,棚户区改造大力推进的背景下。本文结合河南省三门峡市城中村的改造模式和对策进行探索和思考。根据城中村在城市规划中具体位置和经济发展等因素下,全面分析了"城中村"改造中的主要问题,从而积极探索"城中村"的改造模式和改造对策,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为城市决策和发展提供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4)
随着河北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城中村"拆除以及重建过程中,青年人这一有生群体的生存现状,成为"城中村"村民能否顺利实现市民化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城中村"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当前"城中村"青年人的生存状况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昆明市五华区前所村前期设计方面的内容。重点阐明了建筑创作中设计者对中国传统"风水"理念的贯彻。  相似文献   

10.
许莉俊  黄鼎曦 《规划师》2007,23(6):42-44
城中村规划长期以来都按乡村标准执行,与周边的城市地域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别及矛盾,需要尽快确立适用于过渡期的规划技术标准.选择调研分析、案例实证、对比研究三种方法,以城中村与城市的差异为基础,针对城中村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土地利用、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城中村规划标准.  相似文献   

11.
“城中村”现状调查与整合——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晓 《规划师》2004,20(5):5-7
在缺乏资源和远见的背景下,城市为获取发展空间而采取的妥协性征地政策,造成了“城中村”问题。“城中村”改造的基本策略应该是:在基本保留村落现有格局的前提下,有规划、有控制地实行以局部性改造为主的开发和建设。  相似文献   

12.
庞熙炼  王锐 《规划师》2006,22(C00):39-41
张家边村位于中山市主城区与火炬开发区之间,其改选应从城市空间优化角度出发,形成“一心,四轴,六组团”的总体布局和“两环、四开道”的路网结构,置换用地功能,高速公共设施,强化以两个山体绿地为重要节点的绿化景观系统,以求带入整个城市体系中,发挥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深度发展和城市更新的推进,城中村治理成为城市空间治理面临的关键难题。根据巴西贝洛奥里藏特城市发展办公室的相关贫民窟数据和文献资料,可将其贫民窟治理历程大致分为联邦政府强硬治理、公众重夺民主权、公众深度参与城市更新和规划实施效用减退四个阶段。贝洛奥里藏特市在多年探索过程中发展出协作式规划的治理模式,力图将社会正义和环境公平纳入协作规划目标。虽然巴西贫民窟由于历史久远和社会结构负载等原因一时无法得到有效治理,但贝洛奥里藏特市案例体现了地方政府对规划政策与公众参与结合的贫民窟治理路径的积极探索,其处理各利益主体复杂关系的协作式规划模式可为我国城市更新与城中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在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城中村"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地方都开展了"城中村"的改造工作,不断探索改造方式和改造策略。但是现有的"城中村"改造措施往往只针对城市的物质空间,忽略了其中原住民的发展诉求。本文以重庆市改造后的"城中村"为例,对"城中村"原住民融入城市的困境进行研究,剖析其原因,再结合实际情况对原住民市民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紧锣密鼓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北京绿化隔离带上的许多农村发展却出现了发展滞后、环境恶劣、外来人口聚集等一系列问题,催生形成"城中村",与周边环境形成鲜明的反差。北京绿化隔离带上"城中村"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资源,如何对其开发成为规划的关键,结合朝阳区高碑店村的规划实践,对此类"城中村"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及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城中村”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真正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必须解决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是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时期。澄海在这段时间里,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发展,市区人口从1981年的7.35万人发展到2002年的22.79万人,城市的用地范围不断扩大,城市规划区面积也从1981年的7平方公里扩大至2002年的40平方公里,市区的规划建设用地逐渐向周围的农村地区扩展,部分村庄迅速地“容纳”于城市之中,市区在不到30km2(不包括旧区)的范围内分布有25个乡村居委会(附表),总人口101610人(2003年),暂住人口…  相似文献   

17.
“城中村”是有中国政策特色的城市化产物。本文就其社会弊端、要害症结作了简要分析,就其现状改造、城市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朱晓娟  李斌 《现代城市研究》2011,(7):93-94,105,106
成长型城中村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留部分农田,采用CSA模式进行积极地生态田园式改造,发展休闲农业,加强城乡联系,把城市反哺农村号召具体化,使本地经济生态环境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二元体制的影响,"城中村"改造的主要难点之一是如何在保证外部效益的基础上,协调各相关群体的利益关系.对此,广州市文冲村改造应用GIS与线性规划模型相结合的"城中村"改造综合评估方法,通过GIS获取基础数据,在满足城市规划要求、确保投资收益平衡和解决相关群体利益问题的基础上获取最大效益的线性规划模型,并以此为依据,制订"城中村"改造建设方案和资金运作方案,辅助改造决策.这种新方法为城中村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另一种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秦小东 《四川建筑》2011,31(5):43-45
从包头市城中村与城市规划关系入手,从城市规划角度介绍了包头市城中村现象,并描述其特征和在城市规划中的影响,并针对包头市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和改造规划中的难点问题,提出的一些城中村改造规划的解决思路,希望可以为国内城中村改造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